第3章 NeXT公司 (2)
史蒂夫需要证明自己。他渴望向大家证实自己对未来计算机行业的设想是正确的,董事会把他打入冷宫是大错特错,他可以再次改变世界,而且他丝毫不掩饰这种渴望。离开苹果公司时,他仍坐拥数十亿美元,这些钱按史蒂夫的说法就是“该死的钞票”。如今,1985年9月,史蒂夫召集了众多媒体来到他的客厅,就是要释放这股冲动,对苹果公司大骂一句“你这该死的”!
安迪·坎宁安走进他的厨房,劝他放弃这个想法。
对于安迪的明智建议,史蒂夫的反应可称不上是感激。安迪只好跑出去,告诉那群已有些不耐烦的记者演讲取消了。
苹果公司诞生于郊区排屋,而NeXT电脑公司则成立于几英里外宽敞的宅邸。苹果公司创办时,史蒂夫还会在后院玩玩吉他,弹奏鲍勃·迪伦的曲子,他母亲克拉拉则安心地在厨房水池给他的小侄子洗澡。创业之初,他们享受着这种恬淡的乐趣。而在1985年9月,NeXT公司的起步就远非如此了。史蒂夫的合伙人经常在宅邸后面的长廊上闲逛,读着《新闻周刊》上关于自己的报道。他们登上了亚洲版的封面,就特意让人把杂志送过来,一看究竟。本来他们也能登上美国版的,只是突如其来的墨西哥8.1级地震占据了所有头版头条。
那时还是初秋,他们会出去晒晒太阳,然后再回到办公室,打几通电话簿上的人。有时,他们会亲自出去为新办公大楼选址。这时往往不能带上史蒂夫,免得房东认出这位富有的租客从而提高租金。但晚上,他们会让史蒂夫偷偷地进来,看看房子怎么样。他们看中了天主教管辖区的一处废弃修道院,离苹果公司总部不远,而且建筑风格雄伟。气势磅礴的钟楼矗立在淡黄色的操场上,让人有置身托斯卡纳的感觉。如果真选了那里,还真有几分讽刺意味,因为当年在创办苹果公司之前,史蒂夫就考虑过修行,不过是在日本的禅宗寺院。最后他们租下了迪尔克里克路一栋小型的现代办公楼,就在富丽堂皇的斯坦福山的岔路上,隐蔽、僻静,周围环绕着着一大片尚未开发的空地,四周景色非常优美。过去史蒂夫也喜欢在那里散步,不过那时陪伴他的是约翰·斯卡利,他们在那里一走就是几个小时。然而,两个人“分道扬镳”后,斯卡利拥有了苹果公司,史蒂夫却打算在斯坦福山置业。
一天,史蒂夫驾驶着自己的黑色保时捷,载着财务主管苏珊·巴恩斯。苏珊是6名创始人中唯一的女性。她是美国财经类最高学府沃顿商学院的高材生,读的是工商管理硕士。此时她还不到30岁,聪颖过人,自信独立,性格时而火暴,时而沉静,应对史蒂夫这种雷厉风行却又阴晴不定的老板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找哪家银行呢?史蒂夫问道。其实他们并不需要钱,史蒂夫已经投进了自己的700万美元。不过,他们得设立一个工资账户,印制自己公司的支票。
找花旗银行吧,苏珊回答道。花旗银行是一家资金雄厚的大型银行。
于是,她拿起了史蒂夫的手机,拨通了花旗银行的电话。电话立刻被随机转接给花旗数百名经理中的一位,史蒂夫接过了电话。
“我是史蒂夫·乔布斯。”
这位银行经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史蒂夫·乔布斯!怎么可能!巧合的是,他面前就摆着报纸,报道说乔布斯已经离开苹果公司自立门户。现在电话那头就有人自称是乔布斯本人。这肯定是个恶作剧,他那帮兄弟肯定正守着电话偷着乐呢。
这位银行经理决定不妨把这个恶作剧演下去,逗逗这个人。
他装出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不好意思,乔布斯先生,您的公司才刚成立,我们不受理这种业务。哪天您的公司真的有模有样,年收益5000万美元以上时,您再找我们吧。”
然后,这名经理挂断了电话。
史蒂夫告诉苏珊,他知道该怎么做了,随即拨通了美国银行总部的电话,约见银行总裁。史蒂夫一直相信从高层着手最有用,加上他本身就是名人,很容易就能做到这一点。尽管表面上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史蒂夫的业务在任何一家支行都能办理,但全美最大的银行的总裁却很乐意见一见史蒂夫。
史蒂夫的名声让自己左右逢源,而且他也不避讳利用这种优势办事。在苹果公司时,他喜欢亲自给崇拜的名人送去麦金塔个人电脑。所以,他才结识了很多名人,比如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小野洋子(Yoko Ono)和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苹果公司有一个慈善项目,叫“孩子等不及了”,旨在向公共学校捐赠电脑。但在苹果公司内部却流传着一则笑话,说史蒂夫启动了和这一慈善项目相抗衡的计划,那就是“明星等不及了”。史蒂夫豪掷数百万美元买下了曼哈顿圣雷莫公馆最顶上的两层,那里可是中央公园西路最具有艺术气息的房子。史蒂夫还定期来纽约“朝圣”,知名女演员、艺术家和作家都是他社交圈中的常客。在那里,他一度与林璎约会,林璎是美国越战纪念碑的设计者。史蒂夫还认识了畅销书《预科生手册》(The Preppy Handbook)的作者利萨·伯恩鲍姆(Lisa Birnbaum)。一次,史蒂夫的朋友安排他相亲。这位女士就住在圣雷莫公馆,就在他家楼下,名叫黛安。史蒂夫连她姓什么都没问,就莽莽撞撞地打电话过去了。电话里,他们交谈甚欢,随后,史蒂夫决定约她见面。
“好呀好呀。”黛安立刻同意了。
她说起话来既兴高采烈,又玩世不恭,还带点迷人的傻气,感觉似曾相识。这腔调很像……伍迪·艾伦电影里的角色安妮·霍尔(Anne Hall)。
“戴安娜,你姓什么?”史蒂夫问道。
“基顿。”
名声能拓展史蒂夫的社交生活,但这常常会令工作变得更复杂。所以,史蒂夫对自己的名声又爱又恨。史蒂夫创建NeXT公司时,希望今后一起共事的人能与自己交往自如,不会对他敬畏或害怕,不会盲目相信他创造的神话,也不会把自己当成偶像去膜拜。苏珊·巴恩斯找来一些重要法律公司和会计公司的合作伙伴来拜访NeXT,以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这时,史蒂夫就会给他们精心设计一个残酷、省时的测试。他会西装笔挺地出现,扮成令人肃然起敬的商业人士,然后坐在会议桌的对面,和蔼可亲地要求这些人拿出自己的客户清单。当他们都把清单交给他时,史蒂夫会瞥上一眼,接着轻蔑地斥责起来。
“这份客户清单太糟糕了。”史蒂夫说道。
几乎大部分情况下,这些阿谀奉承的人会立马点头哈腰,温顺地同意史蒂夫的看法,说自己的客户清单确实很糟糕。但是,来自毕马威会计事务所的一位合伙人却是例外。看到史蒂夫如此傲慢无礼,他愤怒了,那样子恨不得一拳把史蒂夫揍倒在地。对于史蒂夫刚才那样的粗鲁表现,正常的反应就该如此。而这正是史蒂夫想要的,这就是他想要的外聘顾问。
苏珊·巴恩斯和NeXT公司的销售主管丹尼尔·莱文都与史蒂夫在苹果公司共事过。过去的共事让史蒂夫知道,这两个人会在必要的时刻挺身而出,有足够的自信顶住他的压力。但即使史蒂夫扬扬自得,乐观地认为自己和他们都是平起平坐的伙伴,苏珊·巴恩斯和丹尼尔·莱文对这一点却不敢苟同。
对于丹尼尔来说,他们搬到迪尔克里克路后,有一天上午发生的事情就能说明这一点。丹尼尔早上6点钟左右来到办公室,他穿着蓝色牛仔裤,因为只要那一天不用代表公司出去开会,他们都喜欢穿便装上班。几小时后,史蒂夫也来了,穿着从威尔克斯-巴什福特(Wilkes Bashford)专卖店买来的布莱奥尼牌(Brioni)西装。威尔克斯-巴什福德可是旧金山最昂贵也是最受尊崇的男装店。
“嘿,今天我们要去银行。”史蒂夫兴奋地说道,就好像自己是个上学的孩子,准备去银行开设人生第一个储蓄账户。他们得开车去城里与美国银行的总裁见面,见面地点就是美国银行那座灰暗的摩天大楼。
“那我回家换上西装。”丹尼尔说道。
“直接去我家,穿我的西装就行。”史蒂夫坚持道。
丹尼尔知道史蒂夫的衣服不可能合身。丹尼尔曾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游泳明星,练就一身游泳运动员的身材,衣服必须定做才能合身。他两米出头的大个子,体重200多磅,胸围足足有46英寸[1],配上32英寸的细腰,几乎有些不成比例。丹尼尔的夹克通常袖口都很大,这样才能衬得上他的宽肩膀。而史蒂夫比丹尼尔矮,也比他瘦,大约1米8左右的个子,体重只有160磅。这两个人很明显不能换衣服穿,而且丹尼尔的家也不远。但此时此刻,丹尼尔突然明白了些什么。史蒂夫这看似随意的友好举动,暗含的潜台词是:我和你一样,我和大家都一样。史蒂夫把丹尼尔当兄弟看待其实是想暗示他:我和你们都一样。
但他们并不一样,丹尼尔深知这一点。史蒂夫是玩游戏时最有优势、最有力量的孩子。
关于媒体对他的种种解读,史蒂夫非常不屑,他说那是“另一个史蒂夫”,是纯粹的杜撰。他还说,不管媒体怎么写自己,他都会当做是在说别人,只有这样他才不至于疯掉。有时史蒂夫非常渴望重新做回普通人。有一次,在帕洛阿尔托,史蒂夫看见有妇人摔倒在地,冲上去想帮人一把。谁知他刚把手伸过去,就被那人认了出来:“天啊,这不是史蒂夫·乔布斯吗!”这件事让史蒂夫非常郁闷,他不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些旅行社的做法更讨厌,他们会派接待人员去飞机出舱口接史蒂夫,那些人还非常高调地穿着显眼的黄夹克,让人一眼就能发现史蒂夫的名人身份。在纽约,情况可能会好一些。有时,史蒂夫在那里的街道闲逛一两个小时,都没人会认出他来。史蒂夫很享受这种偶尔的默默无闻的感觉。
当别人真的认不出他是谁时,史蒂夫总会忍俊不禁,得意洋洋。有一次,他去伍德赛德的一家店租影碟,准备结账走人时,发现收银员正在读报纸上关于他的报道。史蒂夫恶作剧般地指了指那篇文章,没想到收银员非常平静地说道:“是,他也光顾过本店。”然后又加了一句:“您长得有点像他,但是他本人真的帅多了。”
[1]1 英寸=2.54 厘米。—编者注
如果说名望既是福也是祸,那么钱更是如此。
苹果公司成立之初,史蒂夫绝对是白手起家、只身创业的理想人选。当时他没钱、没经验,也没有社会关系。但就是这种逆境最能让他尽情释放才气和自信。然而创立NeXT公司时,一切都不一样了。现在,史蒂夫有用不完的钱可以拿来投资。他很快卖掉了自己在苹果公司7000万美元的股份,苏珊·巴恩斯把这些钱都用于购买短期国债。这种方法不仅安全,流动性也好,只要史蒂夫需要,就能立刻折现。而且他有的是时间。像史蒂夫这样的传奇人物,总能吸引一大批出类拔萃、激情四射的人才,而且他在媒体方面的号召力也无人能及。这一次,可以说他占尽了先机。可是,这反而给史蒂夫制造了最大的障碍。他这种性格注定了能在逆境贫乏中一鸣惊人,但在富贵安逸中却会步履维艰。极端的完美主义者总是需要强大的阻力来鞭策自己挑战种种极限。资金有限、困难重重时,他们才能被迫作出选择,投身其中,继续前进。如果条件优越,他们就会过多苛责自己,束手束脚,或者前思后想,无法抉择,变得不知所措。
史蒂夫的家庭背景使他更适合白手起家,苹果公司就是这样诞生在他家的车库里。史蒂夫早早就发现自己独立赚钱的本事,他在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里长大,虽然算不上穷,但绝对谈不上富裕。当时,家里连彩电都买不起。为了凑钱给5岁的儿子上游泳班,史蒂夫的母亲克拉拉不得不给别人带孩子。后来,克拉拉还在一家公司的财务考勤处兼职。史蒂夫的父亲保罗是个手艺娴熟的工人,没上完高中就辍学了。他当过机械师、二手车销售员、收回赊购货物的员工,以及房地产经纪人。保罗·乔布斯的副业就是买来旧车,然后把车子修好。他的判断力很精准,总能发现值钱的东西,做成值当的买卖。在二手家具市场闲逛时,他总能买到便宜的东西。但轮到他卖东西,却奇怪地抹不开面子向顾客要价。他讲究公平买卖,这点与他在美国中西部的成长经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