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成为史蒂夫·乔布斯 (2)
记者打算先问几个简单的问题暖暖场。这些问题本来就是苹果公司的公关部门事先准备好的,可是史蒂夫说起话来却像是和记者有什么仇似的,一脸的恨意。随后,他开始指责这位记者。
“您今年44岁了,如果让您回过头来对25岁的自己提一点建议,您会说什么?”这位记者问道。
“不要理睬那些愚蠢的采访,”史蒂夫的语气简直令人难以忍受,“我没时间应付什么人生哲学之类的屁话,我非常忙。”
这位记者震惊了,史蒂夫突然发难让他有些胆怯。“我的问题完全没有恶意,”他日后回忆道,“这些问题都是用来缓和气氛的,可是史蒂夫浑身上下都透着恶意。对于一个忙前忙后为他搭建平台以烘托他智慧的人,史蒂夫竟然如此傲慢无礼。采访结束后我哭了,幸好不是当着他的面。他就是有一种黑色魔法,他一直视你的眼睛,你所有的自信就会一扫而空,只有在他面前瑟瑟发抖的份。那天我什么话都不能说,一说话只能让他更愤怒。这种感觉就像是看着笼中的巨蟒,摇尾吐信,大发淫威。我采访过沉迷毒品的摇滚明星,他们都比史蒂夫更容易合作。很难想象,如果他没有研究过禅宗该有多么可怕。”
《连线》杂志决定取消刊发这篇文章的计划。
苹果公司开始在各种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刊登广告。史蒂夫·乔布斯会亲自拿主意,决定要不要刊登广告。没有人敢冷落他。
史蒂夫侮辱起人来从不犹豫,因为他从来没有因此受到一点惩罚。有一次他的表现尤其令人难以接受。当时,负责处理NeXT事务的公关公司尼豪斯·瑞安·王派高管和史蒂夫商谈皮克斯的生意。史蒂夫在皮克斯的公共宣传中过分活跃,经常惹恼迪士尼的人。他们觉得史蒂夫对宣传自己更感兴趣,而不是宣传电影。
史蒂夫坐在桌旁,前后摇晃着身体,开始侃侃而谈《虫虫特工队》的票房表现将会多么出色。还没等公关公司的人开口讲述他们的宣传技巧和专业手法,史蒂夫就告诉他们没机会了。
“我觉得你们这些家伙没戏。”史蒂夫说道。
资历老一点的人比较谨慎,所以沉默不语,但是公关团队里最年轻的女孩刚刚大学毕业,初生牛犊不畏虎,她开口争辩了。
“你所说的一切对我都毫无意义,”史蒂夫说道,“你为什么还张着嘴说个不停?”
史蒂夫一直冲年轻女孩大喊大叫,最后女孩的泪水滚落脸颊。
不过,最后史蒂夫还是和公关公司谈拢了生意。
史蒂夫手下的高管明白,与史蒂夫打交道只有两种方式:要么彻底顺从他的意愿,要么就得具备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能够从残酷的争执中全身而退。“史蒂夫会试探你、挑战你、恐吓你,”与史蒂夫亲密工作6年的托德·鲁伦·米勒说道,“他用这些作为手段,获取事实的真相。在粗俗语言的背后,他其实是在问:‘你相信自己说的话吗?’如果你委靡不振或者胡言乱语,那你就输了。我觉得,这也是塑造自己性格的时刻。”
即使是史蒂夫的老朋友,待在他身边时也会觉得不舒服。“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史蒂夫才成为真正的史蒂夫,”海迪·罗伊森说道,“你永远没法真正‘走进’史蒂夫的世界。你随时会说出在他看来愚蠢的话,然后你就进入蠢蛋的行列了。史蒂夫觉得每个人都无关痛痒。但是很少有人会永远忽略史蒂夫的重要性。他就是这么一个有吸引力的人,无论怎么欺压你,最后你总会回到他身边。我有幸见过许多名人,但他是我遇到过的最有魅力的人。史蒂夫给我的感觉就像巧克力对我的诱惑一样。虽然对我没什么好处,但我真的太喜欢了,所以只好尽量拒之门外。我喜欢待在史蒂夫身边,因为他就是宇宙的中心。当然了,那只是属于他的宇宙。”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海迪就一直是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的朋友。现在,如果电话铃响起,一看是盖茨打来的话,她一点也不会紧张。如果海迪遇到了麻烦,她知道自己可以打给盖茨。如果海迪在西雅图,她也会去拜访盖茨和他的妻子梅琳达。“盖茨把我当做朋友,但和史蒂夫在一起时,你会觉得他时时刻刻都在评判你,”海迪说道,“和史蒂夫待在一起会觉得不舒服。史蒂夫说的话能让我汗毛直立,能让我浑身颤抖,比如当他开始说‘我来和你慢慢说清楚这件事情’。但如果别人对我说这句话,我肯定会哈哈大笑。”
海迪认为,史蒂夫的世界观带有分明的等级观念。史蒂夫自己位于最顶端,接下来是拉里·埃利森,他的性格和史蒂夫差不多。然后是苹果公司的高管,负责软件的阿维依·特万尼安和负责硬件的乔恩·鲁宾斯坦。他们俩才智过人,已经效忠史蒂夫十多年了。然后轮到一小部分理智而聪敏的人,比如说海迪自己。等级制度的最底层就是一大批蠢蛋,大部分人都属于这一阶层。
讽刺的是,虽然史蒂夫·乔布斯竭尽全力为大众创造产品,但如果这些小人物胆敢跟他谈论他的工作或者产品,史蒂夫经常不会有好脸色。史蒂夫的公关人员表示,史蒂夫很擅长在千百名拥趸面前登台演讲,但单独面对一个人时就会变得很不自在,而且讨厌给别人签名。在圣克鲁斯的NeXT销售会议上,当一个NeXT的销售人员试图跟史蒂夫说话时,史蒂夫不停地打断他的话,并且反复说道:“你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即使那时候NeXT身陷困境,史蒂夫仍然敢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一个忠心耿耿的销售人员。
无名小卒从来没有机会和史蒂夫相处,实际上,多年来,那些最聪明、最成功的人士也没法和史蒂夫很好相处。“说老实话,史蒂夫不会把别人当成朋友。”盖伊·川崎(Guy Kawasaki)说道。盖伊两次担任过苹果公司的高管,同时也是成功的作家和企业家。“无论你对史蒂夫而言有用还是没用都一样。史蒂夫没有道德原则,他并不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尽管他会骂你蠢蛋,但并不是真的想伤害你。”
“和他做朋友很难。”鲍勃·梅特卡夫说道。鲍勃已经跟随史蒂夫22年了。“他会对所有人发火。史蒂夫惹恼了很多人,因为他们没法理解他。你和他在一起时,他会固执己见,侃侃而谈。我的原则就是,和史蒂夫在一起时千万不能被他说服。史蒂夫总能在争论中获胜,即使他是错的也能颠倒黑白,因为你收集论据的速度不够快。史蒂夫得罪了很多人,因为他总能依靠高人一等的智慧强迫别人听从自己,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他无法忍受与笨蛋共处。他总是不太合群,也不喜爱团体活动。史蒂夫可以说服任何人,即使有时他并没有必要这样做。”
就算和其他有权有势的人在一起,史蒂夫也不会表现出一点宽容。20世纪90年代末,史蒂夫和劳伦妮曾邀请鲍勃·梅特卡夫一起去听琼·贝兹的慈善音乐会。音乐会在一个公园举行,结束后他们一起野餐。当鲍勃掏出自己的烤牛肉三明治时,史蒂夫不屑地看了一眼鲍勃,然后好好地教育了他一番,告诉他吃肉的学问。
作为朋友,史蒂夫的确对他人的要求太多,令人无法忍受,可是他对有些朋友也是非常忠诚的。他在大学期间的老朋友伊丽莎白·霍尔姆斯有几年一直待在马林县的一个社区组织里,可是当这个社区组织后来发展成一个邪教组织,伊丽莎白还是执迷不悟,甚至接受了邪教的安排嫁给了一位教友。然而史蒂夫仍然没有舍弃这段友情。在伊丽莎白所有在其他地方的朋友中,史蒂夫是唯一一位受邀并参加她婚礼的人。
史蒂夫同样希望他的朋友也能够对自己忠诚。苏珊·巴恩斯回忆道,NeXT的合伙创始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纷纷离他而去,那种感觉就像是背叛了“信任的盟约”。以后只有当史蒂夫用得着这些人的时候,才会准许他们重新走进他的世界。所以大家很容易理解,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史蒂夫身边的老朋友寥寥无几。他偶尔还会联系自己高中的死党比尔·费尔南德斯。比尔现在住在图森市,是一名自由工作者,从事站设计。史蒂夫曾说过,在他的养父母去世之后,比尔是他认识时间最久的朋友,这句话让比尔深受感动。史蒂夫还说过比尔在教育子女方面是他的榜样。这种夸奖肯定让比尔非常自豪,但同时也很吃惊,因为除了有一次问他如何避免小孩触电外,史蒂夫从来没向他讨教过育儿之道。
史蒂夫的朋友知道,他的魅力其实来源于他各种悦耳动听的赞美之词,然而他的功力太深厚了,就算有所警觉,最后他们还是难免一头栽了进去。20世纪90年代末,史蒂夫打算与疏远多年的朋友杰夫·拉斯金重修旧好,他知道应该怎么办。后来他在某个场合评价杰夫并不只是在计算机方面非常有天分,还是一个在各方面都非常聪明的人。杰夫听到这话自然非常高兴,这就是他最希望听到的评价。史蒂夫找到了最好的满足杰夫虚荣心的方式。
“他拍马屁的功夫一流。”杰夫总结道。
史蒂夫对付比尔和杰夫的这套手段在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先附和再领导”。从销售汽车到邪教招募,凡是需要控制、影响他人的领域都离不开这些手段。无论是不是有意为之,史蒂夫运用了很多经典的心理技巧来控制、胁迫他人,以此保持自己的权力。他的惯用伎俩几乎是从心理学教材上照搬下来的:首先要人回归到儿时的那种无助状态,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对他责骂、威吓,让他失去自我,迷迷糊糊。一旦彻底摧毁了他们的自尊心,把他们打回到婴孩那种孤立无助的状态,自己再以一个强大的家长形象出现,为他们提供指引。日后这些人取得了什么成功,一定也会将其归功于这位家长式人物的领导。
史蒂夫的这套手段倒是与华纳·爱哈德(Werner Erhard)有几分相似之处,尽管爱哈德成名的时候,史蒂夫才刚成年。他创立的爱哈德研讨会训练法在20世纪70年代红遍了大本营旧金山湾区,吸引了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但内心没有安全感的成功人士。爱哈德承诺,培训后他们一定会大有收获,可是他的方法却是将学生关在没有窗户的酒店宴会厅,让他们长时间地接受辱骂。他骂他们“混蛋”,很多学生最后都大哭或者歇斯底里地颤抖。训练结束后,这些人却觉得这种方法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下定决心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