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低碳真相 > 第34章 减碳,中国正道(3)

第34章 减碳,中国正道(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基于这种低碳观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节能日光灯,开小排量车,使用节能电器,开始使用自带的购物袋而不是一次性塑料袋,开始在自己的花园里种菜,吃的菜也偏好“绿色”食品……甚至,连白宫主人也开始自己种菜了!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2009年3月为位于白宫南草坪的菜园动土。这块菜园种出来的作物将成为白宫大厨的料理食材,成为给第一家庭,甚至国宴享用的桌上佳肴。

但在中国,尽管近几年中国一直在倡导“低碳”,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深入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内心还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2010年2月28日,新浪发起的“您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多少?”的调查显示:在1 036名接受调查者中,仅有22.9%的人表示知道低碳生活方式,有51.1%和26.1%的人分别选择知道一点儿和不知道;在“您认为低碳生活方式是否容易坚持执行?”的选项中,有75%的人表示有点儿难度,仅有10.3%的人认为容易。

有了这些基本的逻辑和常识作为基础,此刻在中国做好低碳宣传工作,提高民众低碳意识,就显得非常有价值了。

政府可以通过阶梯电价等各种价格政策来引导全民树立低碳意识。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络、手机等各种媒体平台,向全社会推广低碳理念,培养全民低碳意识。社区、学校、社会组织可以开展低碳讲座、宣??等方面的活动,让全民去参与低碳行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应该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节能,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让每个中国人都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一起行动起来。让每个中国人都明白低碳不仅是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责任。让每个中国人最终参与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中来,实现低碳发展,保卫地球。

第十,加快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

碳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的制度设计,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它在欧洲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并没有欧洲的配额制,所以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只是初现雏形。中国碳交易市场中,比较常见的是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交易,简单地说就是发达国家用资金和技术换取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权。截至2010年3月17日,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达2 443个,到4月20日,已成功在联合国注册806个,占全球总量的37.45%,相应的预计年减排量占全球的59.69%。目前国内已获得签发的减排量占全球的48.35%,减排量和项目数均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没有就后《京都议定书》时代达成协议,使得清洁发展机制未来的交易充满变数。

2008年,中国最早的三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在北京、天津、上海分别成立,2010年1月底,首个低碳交易市场落户深圳。但由于中国没有实行碳配额制度,这些交易所基本上是无所事事。而想一下子要实现全中国的碳配额制,目前肯定不现实。所以现阶段,中国的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一方面要着眼长远,为未来迟早要实现的碳配额制作好平台准备;另一方面要务实地着眼于现在最有发展潜力的VER项目交易。VER项目是一种自愿减排的交易,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公司或者机构,由于自身宣传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会购买一些减排量来抵消其日常经营和活动的碳排放。

2009年8月5日,国内自愿碳减排第一单交易达成: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了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 026吨的碳减排指标,成为第一家通过自愿购买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的中国企业。在这笔交易中,碳减排指标经过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的核证,为奥运单双号限行期间北京市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减排的二氧化碳量的一部分,其购买资金则作为捐赠全部注入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绿色出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此后,2009年12月25日,上海稻草人旅行社有限公司通过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购买经核证的自愿减排量,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自愿为旅行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负责的旅游公司。“稻草人旅行”还承诺:在2015年之前成为一家彻底贯彻碳中和原则的公司,即在项目活动中产生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采取多少抵消措施进行碳中和。这两项自愿达成的减排行为,属于中国正在建设中的VER交易的成功案例。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需要在低碳理念的培育下,大力推进VER项目市场,争取向VER的商品市场和配额市场发展,最终向碳期货市场迈进,即向证券化、金融化的碳市场发展。如果能够达到这些目标,无疑会用市场的力量大力推动减碳。

“碳试点”可以更猛点

之所以提减碳而不提低碳,是因为减碳能够结合中国的机遇和挑战,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务实地推行中国的战略。但是也不一定要在整个减碳过程中全部实行这种中庸的宗旨,中国应该允许试点,在中国广大的区域和产业中间选择部分城市、产业进行试点。

在试点的城市或地区可以采用比较接近低碳的政策。因为作为个体,而不是个整体,即使部分区域完全实行严格的低碳政策也不会对中国整体的发展形势造成巨大的挑战和障碍。这如同当年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知道在全国一下子实现大幅度的改革开放,必然会冲击整个经济和政治体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他就选择了5个经济特区来进行改革试点。

事实也证明,小平同志的这个试点战略是成功的,由点到面,逐渐推进,最终形成了中国以一个整体接受改革开放的大格局。当时深圳的一些做法在内地看来是非常激进的,甚至是难以接受的,但是由于深圳的面积非常小,这种小范围的试验并没有影响到内地的发展。在改革过程中,采取双轨制这种模式,摸着石头过河,才使得改革开放慢慢渗透到了内地。

同样,在建立中国减碳经济、减碳社会的过程中,也应该出现一部分城市实行大幅度减排的试点工程,按照国际的标准来实行低碳社会的建设。

其实,中国已经在进行低碳的建设,应该说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虽然中国提出的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口号,但是这和减碳、低碳理念是一致的。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批准在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城市建设。

既然选择了两个地方作为试点,首先就要做一些尝试性、创造性的动作出来。为此,第一就必须要突出重点,中国于2009年一年内批复了13个省市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加上2008年以前的各种不同的试验区,那么中国基本有20多个比较有名的试验区,推出之后,所谓的重点就变成了非重点。同样,目前中国大面积推进这种试验改革配套区,也削弱了各个地区的独特性。

在气候变化历史大环境下,在全世界都在积极推进低碳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也必须考虑到选择重点发展低碳,既然已经在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设立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试验区,那么在各种试验区之中,就要把重点放在这两个试验区上面。

既然是试点,那么就要尝试在试验区内对企业和行业,实行碳配额分配制度,从而在金融中形成一个碳交易市场。中国碳交易市场之所以到现在发展缓慢,是因为中国没有配额制,是自愿式的减排市场,所以就没有这种配额交易的存在。目前世界上,配额交易中以欧洲最大,因为欧洲对各个企业、各个行业实行明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配额制,这形成了欧洲碳交易市场的巨大基础。

那么对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这两个城市群就有必要进行这种试点。在试验区内实行一个总量控制,设立一个基数。比如以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数,在这个基数上对行业和企业实行明确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如果超标,就必须在这个区域内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量,形成一个小范围的二氧化碳区域交易市场,从而利用市场、法律、交易等各种工具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这一点其实和欧洲现在的模式一样。

既然试点,就要在试点区域里面,对建筑、交通、工业这几个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行业,必须要按照中国最严格的标准来实施。

试点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且是巨大的代价,尤其是资金上的代价,在这点上,中国政府如果是想真正应对气候变化的话,就应该拿出一些真金白银来帮助试点地区大胆试验。中国政府必须要加大对“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鼓励其大胆进行改革。

如果试点不成功,还可以对国际上有个交代。可以这样来解读:中国已经按照你们的游戏规则来对二氧化碳总量配制限额进行试点了,但试点的结果并不理想,反而严重影响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了人均收入的提高。这也将成为中国在参加国际气候博弈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谈判筹码。

当年深圳改革开放的时候是承受巨大压力的,但最后逐渐形成了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也帮助中国的经济从长期的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中来,转向了外向型经济。同理,在减碳、低碳经济这个国际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中国也需要这样做,并且试点可以来得更猛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