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国师
施东顿时明白过來:“国师是想让襄王认为我们人多。不敢让小队人马堵截。只能大队人马寻查。让他们疲于奔命。”国师笑道:“疲于奔命倒也不可能。我们这样的方法只能迷惑他们一时。根本不可能迷惑太长时间。襄王可不是京城的那个草包大太监。襄王这人韬光养晦。霸气内敛。实际上这朱棣一脉最有资格做皇帝的就是他。”二人边走边聊。不多时便走出了营帐。來到了林子中。士兵们纷纷靠着树荫歇息着。
施东看了一眼四周。连忙摆手道:”国师。此话可不能乱讲啊。要杀脑袋的。”
国师笑道:“无妨无妨。我主是开明人。如何会堵群臣之口。历史就在这里。回顾整个靖难之役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场叔侄二人的生死对决。抛去了价值观道德情感上的讨伐。朱棣的胜利完全是理之必然、势之所趋。早在太祖皇帝“龙驭上宾”时。就已经注定了。
太祖皇帝独特的集权方式。造成了他死后建文帝面对的窘迫局面。他大开杀戒。杀光一切可能会危及他或他子孙手中权力的文臣武将。无论是同起草莽、忠心耿耿的元勋。还是计定乾坤、辅国佐君的良臣。或者能征善战、勇冠三军的宿将。一一被他除尽。丝毫不考虑第二梯队人才的培养和接替。与此同时。他还收回一切尽可能的权力。集中在帝王手中。因此。当他死后。等到建文帝继承大统时。除了一柄权力空前巨大的帝国权杖外。身边竟沒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文武英才。以至于靖难之役发生后。当燕王朱棣听说李景隆被任命为平叛大将军。领兵五十万來征时。忍不住替建文帝“担心”道:“此人智疏而谋寡。色厉而中馁。骄矜而少威。忌刻而自用。未尝习兵。不见大战。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也。”当然这应该不是一个玩笑。”
施东的脸色大变:“国师年纪并不大。为何知道这许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若是我连对手是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如何去打。”国师笑道。
“但是这是大忌啊。”施东担忧地说道。
“大忌。若是我主以此为忌。那我不妨解甲归田。此乃是前车之鉴。我主心中可明朗着呢。施东啊施东。你可要知道前车不忘。后事之师。为将者。当断立断。决不能迁延。”
“施东受教了。难怪殿下让施东跟随国师。果然受益匪浅。”
“让你跟着我。并不是要学我。我不按常理行事。只有一次之机。或胜或亡。”国师淡然地说道。
“这。。。恕末将直言。这可是效仿当初朱棣之法。从那朱棣正式扯起了“靖难”之旗。宣布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本年为“洪武三十二年”。他才真正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只能胜利的道路。或是失败的道路。虽然他喊出的口号是“奉天靖难”。但却矢口否认自己“谋逆”。真的与我们很相似。我们也依然喊着复国之号。实际却是谋逆之实。”
国师拍了拍施东的肩膀。笑道:“你学的很快。但要活学活用。或许《孙子兵法》《战国策》《六韬》之类的兵书都被将领们熟记于心。但是偏偏是最近的反而会让人淡忘。因为他们都沉浸在胜利中。还在享受胜利的果实。却沒人去想这样的果实是怎么來的。当初北京城的四周要塞。都已经被朝廷派來的亲信重兵把守。军队加起來达十万之多。而朱棣所能支配的却只有燕王府的八百名亲兵。双方实力悬殊。无法武力对决。对此。朱棣的策略是阴谋加闪电出击。这岂不是与我们及其相似。而且我们还比朱棣的人数更多。而襄王更少。我们有什么理由失败。若是失败。那便等于承认。我们输于朱棣。而襄王。强于建文帝。”
施东缄默不声。却是国师笑道:“我们能允许自己失败。但是殿下会给我们几次失败的机会。若是还想以后独当一面。那必须要完成这次任务。”
施东四下张望了一下。悄声说道:“国师。你知之甚多。朱棣称帝之后手眼通天。为何却沒能抓住建文天子。”国师嘿嘿一笑:“朱棣起兵。谓之“靖难”。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效周公辅成王”。可就在他因“靖难”而攻破京城后。他要辅佐的“成王”却不知了去向。这难免会使人们心生疑窦。坊间遍布疑云。此“疑”乃是朱棣的心头大患。因为这会直接影响他能否坐稳那张龙椅。由是。斯时就成了对建文帝问題的绝对敏感期。而朱棣对这一时期内的敏感人物的处理也特别残酷。譬如:在政治上不能与朱棣保持一致的方孝孺、铁铉、景清、练子宁。下场都很惨;方孝孺被灭了十族。铁铉被下了油锅。景清被剥皮碎肉。练子宁被割了舌头。斯时。血淋淋的事实就在眼前晃动。即使出于最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任何知道建文帝行踪的人。也得把严自己嘴上的开关了。这就是朱棣为了清除建文帝的一切影响。包括所有文字记录和建文年号的绝对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内。传递任何有关建文帝踪迹的言论和文字都有可能掉脑袋。因此。经过绝对敏感期对有关建文帝文字记录的反复清理。使本來可以清晰了解建文帝踪迹脉络的线索。反而被朱棣给抹杀了。虽然他曾经要郑和下西洋來找寻。但是大海茫茫如何去找。坚船利炮。何人敢说。要知道这个世上最不会说谎的就是死人。朱棣如果抓到了建文帝。会把得之不易的皇位还给他。当然不会。所以建文帝必死无疑。而知道建文帝下落的人。必然也知道建文帝一旦被找到的下场。等建文帝一死。那自己也时日不多了。杀人灭口。那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岂不是说朱棣的残暴反而救了建文天子。”施东低声问道。
“也毁了建文帝。因为沒有一个人愿意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也就是说世上从此沒了建文帝。朱棣不傻。他知道自己走错了。但却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国师嘿嘿地说着。
施东一伸大拇指:“国师真乃神人也。如此隐秘之事。国师年纪轻轻居然观察入微。”
“也就是因为如此。我才当上了国师。刘先生无论资历还是见识都是我的数倍。却沒能当上国师。便是因为我知道人所不知之事。”国师虽然这样说。但是就算知道的再多又如何。如果运用不得当。就像一个背着满身黄金的人却不知道在哪里花一样。最后反而招致杀身之祸。而国师却能驾驭自己心中所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都拿捏得当。且看人甚准。绝不轻易让人反感。这才是他当上国师的最大理由。
国师盯着他们隐蔽的山林中的一处水潭观看许久。马儿纷纷泡在水中。虽然阳光明媚。但是水边还是一片的蛙鸣。深水处也看到鱼儿不停的把鱼嘴伸出水面。还不停的跳动着。于是指着水潭说道:“明日雨后。人马下行。切不可骑马。让马儿负重行走。”
“明日雨后。“施东抬头瞄了一下太阳。险些被强烈的阳光照到泪流满面。于是挠着脑袋说道:”如此大的太阳。怎么可能会下雨呢。国师弄错了吧。”
“你看那鱼儿。看那蛤蟆。”
“沒什么区别啊。沒腿的沒腿。四条腿的四条腿。”
国师面纱下的嘴角抽搐了几下:“民谚说。鱼儿跳。雨來到。白天蛤蟆出洞。下雨一定。”
“为什么捏。难道龙王不让他们呆在水下。”
国师的身形微微一晃。解释道:“蛤蟆理构造特殊。肺呼吸功率不大。单靠这样的肺呼吸是不能吸到足够氧气的。所以。癫蛤蟆除了靠肺呼吸外。还得靠皮肤來帮助呼吸。用皮肤呼吸得有个条件。那就是要经常保持皮肤的湿润。使空气中的氧首先溶解在皮肤的粘液中。再由皮肤进入血液。如果皮肤干燥。皮肤的呼吸作用就不可能进行了。这就给它的生活造成了困难。因此。它很怕强光照射和干燥天气。白天就躲在阴暗处。晚上出來觅食。大雨來临前。空气湿度大。所以它白天也出來活动。而那鱼儿呢靠呼吸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天晴时大气压力高。水里溶解的氧气多。它就安静地沉栖在水底;阴雨之前气压低。深水中的氧气大大减少。鱼纷纷浮上水面呼吸。。。。。你懂不懂。”国师看着一头雾水的施东问道。
施东的脑袋摇得像风车一样:“我不懂那个什么痒气也不懂废。就听说过呼吸。就是呼气吸气。吐呼呐吸是高深的内功法门。难道蛤蟆和鱼也在修炼内功。要借助天水的能力。对。我是听说一门绝世武功叫做蛤蟆功。难道就是这样练的。”
国师再也站不住。微微的移动了一下脚步:“龙王要出水降雨。龙门大开。这些鱼儿想要越过龙门。飞升成龙。这次懂了沒。”施东的脑袋点得和磕头机一样。说道:“懂了懂了。那癞蛤蟆出來是干什么的。”
“干天鹅的。”国师丢出一句话转身就走。若再留下半刻。只怕要脑溢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