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章 占领西伯利亚
这场发生在俄国的战争,带给了世界太多的震撼。
中华民国利用空中优势,对苏军施行精确的空中打击,再用装甲师强行突破防线,并进行纵深穿插的战法,彻底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种消耗战,变成了快速的闪电战。
其中,中国空军的战略轰炸给世界的震撼更加剧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中华民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向俄国各大城市投掷了超过100万吨的炸弹。
这简直就是前所未见的大规模战略轰炸,使红色俄国的工业生产、交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难以想象,如果这么多的炸弹丢到了美国本土上,真不知道美国会变成什么样子。”芝加哥日报这样报道道。
英国《泰晤士报》则报道道:“如此猛烈的战略轰炸,已经彻底改变了世界战争模式,一个强大的军事大国,已经在亚洲崛起。”
这场战争只进行了三个月的时间,接着双方的战斗规模便开始缩小了。
一是中华民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帮助沙俄、乌克兰、白俄罗斯组建政府、安抚人民、投资建设方面,以让他们巩固统治,并对红色毛熊形成战略包围圈。
二是红色毛熊高层发生了变动之后,已经有了妥协的倾向。因此战斗规模开始减小,但是对红色俄国的持续打击还是在进行的,在谈判没有取得正是成果之前,战争不可能停止。
不过军火消耗却是急剧减少,战略轰炸机部队也多数都停在机场未接到什么轰炸任务需要执行。
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华民国宣布取消了十小时工作制,各工厂恢复八小时工作制,并停止了民用工厂的军火生产。
三个月的军事行动中,中华民国国内的气氛是比较紧张的。人人都在忙着生产,此时战争结果已经有了眉目,全国的秩序开始恢复正常。
三个月当中,中华民国一共歼灭苏军近三百六十万人,而自身伤亡为十一万人,其中近半还是那些附属国陆军的伤亡。
从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个时代的外科手术式的战争,还远远达不到那种低伤亡的地步。
这是科技程度的问题,这个时代的军事装备,远不能和后世的美军相比。
但是中华民国也已经具备了外科手术一般的战争能力。其核心就是空军,空军不受地形制约,行动也无比迅速。具备远距离打击的能力。
这一场战争,不仅让国民更加坚信中华民国的强大,增强了国民的自信心,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国的肌肉,极大的震慑了蠢蠢欲动的欧美国家。
此时看到了中华民国强大军事力量的欧美国家。他们本国的舆论顿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从原先抨击中华民国发动战争,摇身一变开始赞扬中华民国的军事行动,是为全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云云。
但是这显然无法掩饰他们之前在罗斯柴尔德财团的牵头下对红色毛熊提供援助的事实。
只是当前中华民国还没抽出手来而已。
尽管如此,已经对罗斯柴尔德财团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罗斯柴尔德次团已经于谈判中答应,援助刚成立的沙俄帝国。援助金额为价值10亿炎黄币的物资,相当于是罗斯柴尔德财团先把钱给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生产出物资后援助给沙俄帝国。
相当于沙俄、乌克兰、白俄罗斯人吃到的免费粮食。领取到的免费棉衣,其成本都是罗斯柴尔德财团出了。
英法等国,也被中华民国的军事实力所震慑,更加不敢违背当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与中国签订的关税协议。
美国也认清了与中华民国的强大差距,尽管隔着太平洋和大西洋。却也不敢向之前那般肆无忌惮。
……
在西伯利亚,三百万陆军迅速的攻占了整个西伯利亚的城镇。
西伯利亚的城镇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些城镇都是沿着铁路线分布的,西伯利亚铁路横贯亚欧大陆,这些城镇就分布在铁路沿线。
当初沙俄开发西伯利亚的时候,速度是非常快速的,一度号称俄国速度,西伯利亚的城镇被迅速的建设起来,人口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破了一千万。
但经历了苏俄内战,以及俄国饥荒之后,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已经锐减到了五百多万,将近六百万人。
但是西伯利亚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这里的俄国人日子过得还算是可以的。
不过这里显然已经不属于他们了。
中华民国沿着铁路线迅速的控制了西伯利亚的各城镇之后,随即调动了大量的汽车,并将铁路运输疏通,开始强制性的转移西伯利亚的俄国人。
中华民国对此,派出了大量行政、宣传人员,对那些俄国人采取萝卜加大棒的手段。
一个个家庭收拾好了行礼,乘坐上中华民国的汽车、火车,向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安置区迁徙。
中华民国和沙俄政府联合出面,对他们进行了许诺。
但凡愿意迁移的,一律帮助他们建设房屋,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每个家庭分配三百亩土地,愿意当工人的,每月工资不低于10炎黄币,并且有各种福利保障,比在西伯利亚生活要好得多。
至于不愿意迁移的,则用武力强制性迁移,对于抵触十分严重的,在强制性迁移过程中进行秘密处决。
西伯利亚的人口迁移显然也比较容易展开,因为都有铁路和公路,交通上比较方面,城市又是沿着铁路线分布,迁移起来也十分快速。
这些俄国人就算再不请愿,也只能迁移了。
俄国人前脚迁移出去,中华民国政府后脚就把中国老百姓迁移到西伯利亚去了,迁移到西伯利亚的人口多是华北地区的百姓。
华北地区的老百姓会耐寒一些,华南地区的老百姓迁移到中亚行政区去还行。但西伯利亚就不是很适合了,那里太冷了,过去后很容易被冻伤。
华北地区的人口,经过不断的移民之后,已经陆续迁移了近八千万人口,其中东北、北海行政区、中亚行政区是主要的移民方向。
其中中亚行政区和东北行政区的人口比较多,中亚行政区的移民人口则是最多的,相比来说,此时中亚行政区的人口移民数量,已经逐渐超过了东北地区。
中亚行政区比东北地区要大不少。农业资源虽然不如东北那么得天独厚,但农业资源也是很丰富的,全生产粮食可养活十亿人口。另外一个就是工业上。中亚行政区的工业成为中华民国增长最快的地区。
中亚行政区矿产资源丰富,又是战争前沿,很多军工业开始向中亚行政区发展,冶金工业也有不少向中亚行政区迁移。
加上中亚行政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吸引了大量的工人移民到中亚行政区。中亚行政区的人口迅速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工人前往中亚行政区居住、工作,那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已不似最初的荒凉。
整个华北地区,原先的两亿多人口,已经剩下一亿两千万左右。
而中华民国人口最多的长江流域地区。人口则开始向中亚行政区、东北、南洋、澳大利亚迁移。
华南地区的广东、福建地区,则有很多人口向南洋、澳大利亚移民。
整个中华民国,其人口流动。是华北地区的人口主要向北移民,华南地区主要向南移民,长江流域地区即向北也向南移民。
而移民过程中,其特征又是大量人口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工地。
移民人口。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如三年免税、还有银行低息贷款等等政策。
而此时中华民国的国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也就造成了很多低收入群体,这些低收入群体也是移民的主力。
另外,商人是移民的急先锋。
他们到达移民区之后,可以发挥组织生产的社会功能。此时中华民国向西伯利亚地区移民,财团和民族资本商人,甚至还有大量的民资商人都参与了进去。
西伯利亚的那些矿产资源,即是财团垄断。财团在西伯利亚地区要修建更多的铁路、公路,还需要开采那些资源,那就需要很多工人,从而在国内组织工人前往西伯利亚工作。
前往西伯利亚地区工作的工人,其工资水平要比国内高出一截,这也是最吸引那些工人的地方。
另外还有大量的民资商人,以及低收入阶级进入西伯利亚,自行开垦耕地,投入农业生产。
还有林区开发之类的,西伯利亚的财富非常巨大。
利益受移民的推动力,在这样的推动力之下,中华民国的移民进程是非常快速的。
每一次移民,都能造就大量的中产阶级的诞生,这些中产阶级又是消费的主力。
财团对民资的围剿并非是要把他们消灭,更不是要消灭那些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显然是要培养的,而民资则属于高产阶级,这些高产阶级相当于是一群羊,肥了就要宰杀,瘦了就要继续养。
此时中华民国的财团就在养这些民资,大量的贷款丢出去导致市场极度繁荣,民资的春天已经到来。
这场移民,是俄国人被移民出去,中国人移民到了西伯利亚。
相当于在西伯利亚主权还未确定下来的时候,中华民国就开始移民了。而此时俄国的秩序非常混乱,如此混乱的局势下,人们的注意力普遍被还在持续的战争所吸引,注意力根本就没有集中到西伯利亚去。
西方人搞出一个原则,那就是实际居住权,大于历史主权。
这是西方人在为他们的移民活动做的辩护,如美国就是通过屠杀印第安人才形成的国家。
如果承认历史主权高于一切,那么他们也就非法的了。
当中华民国把国民移民到了西伯利亚,这片土地就已经是属于中华民国的了。除非是俄国人能够把中国老百姓再从西伯利亚迁移回中国,再把他们的人迁移到西伯利亚,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今的沙俄政府都和中华民国串通一气了。
而且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西伯利亚是属于亚洲地区。而俄罗斯人是欧洲人。
欧洲人占据着亚洲,这就说不过去了。
早在几年前,宋教仁就提出过:“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
在道义上,中国即占得住脚跟,在既成事实上,中国老百姓移民过去后,中国占领西伯利亚也成为了既成事实,而非是俄国人占据西伯利亚成为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