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全面英雄赵兴元 > 第六章 难忘鱼水情 病重志更坚

第六章 难忘鱼水情 病重志更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943年,日本鬼子的大扫荡又开始了,在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指导下,赵兴元所在的部队一方面开展生产自救,一方面对侵入我根据地的日伪军进行英勇反击。赵兴元带病参加战斗,破封锁,拔据点。但是他的疟疾因无药可治,越来越严重了,犯病的间隔越来越短,经常高烧到40度左右,实在不能随部队行动,在上级的强行命令下,被送到团卫生队治疗。

团卫生队设在蒙山北坡的小公馆村。该村地处蒙山山顶,缺少耕地,村民多以打柴为生,很多人家是半年粮食,半年糠菜,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

太阳西斜的时候,赵兴元拄着根棍子,团里派出一名便衣帮他背着行李,走了50多里山路,走走歇歇来到卫生队。病房十分简陋,实际上是老百姓放粮的团瓢。这种团瓢盖起来非常容易,先用柳条编成栅栏的样子,圈成圈,抹上拌草的黄泥就是墙,上面再盖上野草就成了。战争年代,又遇灾荒,各家没有存粮,就用它当了病房。他走进团瓢看了一下,墙上有几处大小不一的洞,透着风,棚上黑黑的,光线很暗,看不清什么,估计不会漏。地上铺了很多草,看来是当床的,只是草已经成碎面了,遮不住坚硬的地面,看来,这个团瓢里曾经住过伤员。赵兴元准备弄些草来简单收拾一下,先住下来,明天再彻底整理。他走出团瓢,太阳高高地悬在西边的山顶,阳光照着他和团瓢,在这空旷的坡地上拉出两条长长的黑影,显得那么孤单。忽然,赵兴元发现自己洗得发白的军装变黑了,再仔细一看,是跳蚤爬满了全身。看来这个病房里不仅有碎成粉末的杂草,更多的还是跳蚤。无奈之下他只好把衣服脱掉,使劲抖了几下放在一边,只穿一件短裤重新走进团瓢进行清扫,又用火把屋子周围烤一下。这一烤不要紧,那些跳蚤有的跳到墙上,有的跳到房顶上。无奈之下,他只好做了一个吊床,把自己吊在半空勉强躺了一会儿,根本无法入睡,跳蚤把全身都咬起了红疙瘩。天亮后,赵兴元正准备找些材料彻底修理一下这个团瓢时,碰到了自己排里正在这里住院的副班长房干。房干看到排长乐坏了,急忙打招呼,当得知赵排长正为病房发愁时,就说:“原先我就住这里,让跳蚤把我咬得整夜都睡不着觉,挺不住了才搬出来的,后来我在西山坡上用树枝、山草做了个草棚子,可舒服啦。你到我那里去吧,咱俩住一起也好做个伴,白天咱们上山找吃的,晚上咱俩说说话、讲故事。”就这样,赵兴元住进了房干的草棚子,白天他们一同到山上捡拾板栗、柿子、酸枣等秋天没有收净的野果子,补充卫生队伙食上的不足,晚上讲着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天水关收姜维等三国演义的故事一同入睡。

不久,赵兴元又犯了疟疾,高烧不退,有时还神志恍惚,在一次夜间外出解手时,突然晕倒在野地里。直到第二天清晨卫生员巡诊送药时,才发现了昏迷不醒的他,叫醒了房副班长把他抬回了草棚,经医生全力抢救,才脱离危险。经过这次险情,卫生队更加重视他的病情了,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卫生队长特批,每天保证为赵兴元补充一个鸡蛋,并且全天都吃高粱面做的煎饼,这种优厚的生活标准,在卫生队中是独一无二的。几天后,卫生队经研究,决定给他打三支“六〇六”。“六〇六”据说是经过了606次试验才成功的一种药,是卫生队以及整个蒙山地区最好的药,只是这种药不是专治疟疾的。当时,在卫生队中有好多疟疾患者注射这种药以后痊愈了,赵兴元也满怀希望地注射了这种药。可几天过去了,没见一点效果,他失望了。“为什么别人的病可以治好,偏偏我的病就治不好呢?”原因是他的病比别人重,又整天急于回归部队参加战斗,不能安心养病,当然见不到效果了。为此,这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硬汉子竟然急得掉下了眼泪。

正在他情绪低落的时候,教导员沈萍的信及时地寄来了。沈萍似乎知道他面临的情况,给他送来了最好的治病良方,信中说:“生病是暂时的,是一定会好的。缺少药品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个乐观的精神状态。一些人身体不好精神好,身体会慢慢地好起来;一些人身体好精神不好,身体会慢慢地坏下来。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胜利,看到光明,要勇敢地度过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在等待你的好消息!”赵兴元心情激动地读着沈教导员的信,仿佛在和教导员亲切地谈心,也好像看到了战友们殷切期盼的面孔。他打消了悲观和急躁情绪,一心养病,争取早日回到部队参加战斗。

秋去冬来,敌人的扫荡逼近小公馆村,团卫生队收拾东西准备撤离,轻伤员陆续归队,少数重伤员随医院转移,赵兴元的疟疾略有好转,要和部分伤员被分散隐蔽在老百姓家中。

一天清晨,一名30多岁的地方干部来见赵兴元,自我介绍说:“我姓李,是这个区的区长,上级把大家交给我们区政府,我们一定能把大家隐蔽好、保护好。经区政府研究决定,我们准备把大家转移到敌占区,一部分同志分散到当地群众家,个别同志要住到伪军家,赵兴元同志,你就住在汉奸大队长家里,不过请你放心,他不敢把你怎么样。这样吧,俺回去弄副担架,明天来抬你。”赵兴元连忙说:“不用,不用,俺能走。”尽管区长这样讲,但赵兴元从入伍就没有离开过部队,现在要插入敌占区,还要住进汉奸大队长家里,心里总是有些不对劲儿。

天黑后,在李区长的带领下,这支由伤员组成的队伍进入敌占区。大约半夜2点左右,李区长带着赵兴元来到了那个汉奸的家。汉奸队长的父母见李区长领来了个陌生人,很害怕,又是烧水又是做饭。李区长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我是李区长,咱们是认识的,你们不要怕,也不要忙了。”他又指了指赵兴元说:“这位同志是八路军的干部,因为身体不好,要在你们家中住上一段时间。告诉据点里你们的儿子,这是他立功赎罪的好机会,你们也一样,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如果出了问题,人民政府是要找你们算账的。另外,我们这个干部身体不好,要给吃细粮,他的一切费用人民政府会一个不少地还给你们,你们做的好坏,过几天我要检查。”这个汉奸队长的父亲是个老实人,急忙说:“请区长放心,我们绝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赵兴元感觉这两个老人与普通农民没什么两样,老太太还整天烧香拜佛,他的儿子怎么会当了汉奸呢?后来了解到,原来他儿子是当过国民党兵的兵油子。

李区长走后,天就亮了。赵兴元由于对情况不是很了解,想到外面看看,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就借了一把镰刀,装作是割草的老百姓来到门外。他怀揣着配发给自己的两颗手榴弹,白天割草,晚间回汉奸家属家休息,平安地过了三天。

第四天,这个村的甲长突然来到赵兴元住的房子里,神秘地说:“据点上一个姓孙的密探要来见您,他已经发现您住在这儿了,您看怎么办?”赵兴元想:“既然发现了,为什么不来抓我,还要求来见我?这其中定有蹊跷,不用怕他!”就答应了下来。

天黑后,甲长领着一个满脸长麻子的人进了赵兴元的房间。这个人进门就自我介绍说:“我姓孙,老百姓都叫我孙麻子,是负责这几个村的侦探,我今天来见见八路军同志的意思是想告诉您,我上有老下有小,当汉奸就是为了混碗饭吃,绝不会出卖良心,拿自己人去向日本人买好。不瞒你说,我被八路军俘虏过,八路军长官放我的时候,我向他们保证过,绝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小鬼子在中国长不了,请赵同志向人民政府证明,我孙麻子对人民没做过坏事。”赵兴元听了孙麻子的一通自述,心中有底了,严肃地对他说:“中国人不能替鬼子办事,我相信你。你也该知道八路军是不怕死的,你如果出卖我,我没有别的,只带着两个手榴弹,到时候咱们同归于尽。”听了这话,孙麻子赶紧摆手说:“不,不,我绝对不出卖你,我愿为八路军办事,请长官相信我,在我管的辖区内你放心,你的安全我完全负责。我和甲长研究了,他负责你的生活和治病,我负责你的安全。”

赵兴元就这样在敌占区最危险、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开始了他的第二段养病治病生活。当群众得知他患有疟疾之后,千方百计给他治疗。有偏方说新鲜鱼能治疟疾,大冬天的,就有人下河给他打鱼;听说野兔子眼能治疟疾,会打猎的就天天到野外打兔子;说鲜胡椒加老醋能治疟疾,就有人送来鲜胡椒和老醋;说童子尿和烧热的砖放在肚子上能祛病,就一连几天都有人送来这样的东西……

半个多月后,敌人扫荡结束,李区长接走赵兴元,送回团卫生队,转移到沂水北边的刘家峪,住在南山李大爷家。李大爷家跟汉奸大队长家不一样,家无隔日粮,一家三口喝着麦麸子掺白菜帮子、萝卜缨子做的粥,却千方百计到集上给赵兴元换挂面吃。他要是不吃,李大爷就做他的思想工作,李大娘就把做好的挂面端到他面前,看着他吃。

赵兴元身在老乡家,心却早已飞回部队,几次要求结束养病重返战场。上级领导了解他的病情,劝他留在老乡家继续养病。赵兴元坚决不干,跑回排里,第二天晚上就带领全排去打莲花山北面的一个汉奸据点。

对于赵兴元来说,这段养病治病的经历非同寻常,不但为他今后战胜各种疾病和伤痛树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他切身体会到人民战争的威力和战争年代中的军民鱼水情,为他的人生又上了一课。为什么他这个八路军干部敢住进汉奸大队长的家?为什么敌占区据点的密探会主动来表示要负责他的安全?赵兴元从中悟出了许多战场上未曾想过的道理。特别是鲁中人民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和十分危险的环境中给予他的关心和爱护,更让他刻骨铭心,永世难忘。他感到,自己为推翻压在劳苦大众身上的三座大山,为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奋不顾身、浴血战斗是值得的,即使牺牲了,也在所不惜。不这样做,就对不起培养他的党和人民军队,就对不起养育他的人民群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