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两仪盛宴 一
接下来的程序进行的倒是极为顺畅,毕竟都是演练好的东西,真正实质性的谈判早都在鸿胪寺和礼部已经争得面红耳赤商定成文了,到了太极殿上自然是一团和气。
南周鸿胪寺正卿吴恩可干的就是这一行,礼仪上自然没得挑,其余的突厥特勤(突厥可汗阿史那硕吉之子)阿史那思云、吐蕃副相葛尔东赞、吐谷浑仆射慕容乌琦毕竟属于战败的一方,也都在鸿胪寺的指导下严守礼规,场面上倒是极其融洽。
高天城现在早就毫无睡意,开玩笑,好不容易自己外公帮助自己圆过去,再出点差错不用皇上赐罪、爷爷教训,高天城自尽的心都有了。
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眼前的这幅场面,觉得与后世新闻中的电视场面到是极为相似,用后世的话应该这么说: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中,宾主双方就推动双边关系在新的一年的更好发展及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各代表纷纷转达了自己的“老板”对大唐皇帝陛下的问候,祝愿大唐皇帝新年安康!李荣也表示了对各国首脑的新年问候,场面极其热烈融洽。
在首先接见南周鸿胪寺正卿吴恩可的时候,大唐皇帝表示:首先感谢贵国在去年复杂的地区形势及冲突中给予大唐的支持,我代表我老李家以及整个大唐子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大唐建国时间短,经济实力差,在这一点上需要跟“老大哥”南周多多学习,大唐愿与南周结为兄弟之邦,世代友好。同时,作为当今天下唯一的两个汉族国家,更应该加强合作,共御外族。当然,作为两个超级大国,大唐与南周的关系是当今天下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没有之一,双方更应该为天下稳定做出大国应有的贡献。
在接下来集体接见突厥特勤阿史那思云、吐蕃副相葛尔东赞、吐谷浑仆射慕容乌琦三个外邦首领的时候,李容则表示:当今地区形势复杂,动荡混乱,希望各方势力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这毕竟是用献血等巨大的代价才换来的。同时对各方势力在战后表现的诚意表示满意,并表示在新的一年中在外贸关系等几个方面尽量给予对方最大的支持。
殿内的大臣都知道,这些都是场面话,现在只是暂时维持了一种平衡的局面,到底怎么样还要看谁的拳头大,就是这些外使们也是清楚得很,但是现实就是这样,你可以互相捅刀子,但捅刀子前还得该喝酒喝酒,该互相吹捧就互相吹捧,这就叫做政治。
最热烈的场面出现在最后的“九九来潮”,鸿胪寺也不知道从哪搞来了那么多的部落首领,奇装异服的什么样的都有,高天城估计这些部落首领有的部落不一定有高府人多,也就是抓过来充数的。
经过鸿胪寺的训练果然不同,虽然衣着、身高、形象都不一样,但动作出奇的一致,一进殿门就集体大礼参拜,高呼万岁,并集体希望永远沐浴在大唐的阳光之下,让高天城怀疑是不是专门训练好就为每年的元正大朝会准备的。
这让太极殿内元正大朝会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颇有点“万邦来朝”的意思。李荣很满意,文武大臣们很满意,虽然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的意思,但毕竟代表着短暂和平的开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这次又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也都该喘口气了,什么叫做和平?开国公高武节前就说了:“放下刀子,拿起银子,多生孩子!”,虽然粗俗点,但文武大臣都觉得是一语中的,话糙理不糙啊。
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大唐皇帝李荣表示这次元正大朝会是一次和平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从今天起,大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希望文武大臣们保持战争时代的优秀传统,大、好、快建设新大唐!
在所有人的山呼海拜后李荣宣布赐宴,三品以上大臣及各主要国家使节赐宴两仪殿,其余的部落首领则和三品以下官员赐宴太极殿前,同时宣布洛阳取消宵禁一直到过完上元节,与民同乐。同时嘱咐大家吃好喝好,不醉不归!
到现在元正大朝会圆满结束,高天城估计足足得进行了将近五个时辰,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一听终于开饭了精神大振,咱也终于尝尝皇家宴会的滋味。
这个时候还不能给自己的外公打招呼,李荣和太子虽然已经退下,其余的众人正在礼官的引导下依次退出太极殿,前往两仪殿用膳。高天城总觉得以刚才在承天门前训斥自己的那个猥琐中年人为首的那几个绿袍官员还在虎视眈眈的瞅着自己,自己年龄小,可并不傻啊,可不去触这个霉头,呆会喝酒吃饭有的是机会。
其实黄光也很懊丧,今天这个小县公还真没给自己留多少机会,第一个机会自己抓住了,偏偏人家示了弱,自己要是抓住不放也说的过去,毕竟他违背礼仪在先,但想想开国公的权势,还是别再整了,秋后算账咱也算不过人家啊。
刚才高天城自己独喊一声的时候黄光也是眼前一亮,觉得也是一个机会,而且是在陛下面前直接露脸的机会,但转头一想还是算了,说人家忠义县公咆哮殿堂?人家喊的什么?人家喊的为陛下贺、为大唐贺,自己贸然这么上去万一出了差错,这辈子可就毁了。没过多久就听见高天城的解释,心里很佩服自己的远见,幸亏没多说话啊。
心里也挺佩服这个九岁的孩子,原先也是听过这孩子的诗作,一见面就看这孩子的言吐也是不凡,就是怎么能干得出和淑宁公主、两位皇孙打闹的事情呢?想不通,实在想不通,但想想人家爷爷的权势,再看看人家的学识,原先那股想借高天城为自己造势的心态也就渺然而去了。
高天城自然不知道自己还成了殿中侍御史们眼中的香饽饽,甚至不知道黄光是什么殿中侍御史,只是简单的认为想要回去不挨打,今天千万别惹事了。鸿胪寺早就告诉自己了,自己这次上朝最大的考验在两仪殿,用膳的时候那南周鸿胪寺正卿吴恩可少不了要考量自己的,心里也是暗自警惕。
大家都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场合了,这三品以上的几乎每年都要在两仪殿用上几次御宴,就是加上那几个外史对自己的位置也都大体知道,因此坐定也是极快。
高天城知道自己跟着自己的爷爷走准没错,还想着老高家也算有大面子,在皇宫里吃御宴能爷孙同席也是一段佳话。进了两仪殿发现这里早就万事具备了。
现在也就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但火烛也是已经点燃,整个两仪殿本就奢华大气,在下午的阳光中再加上火烛,过年的气氛扑面而来。
这才抬头观察一下整个殿内,早就布满了长型的木几,一看就是两人一席,席地而坐。高天城明白这个时代豪门大家里甚至皇宫里用膳都是坐在胡椅上用高桌了,但今天不一样,这是御宴,还有外使,自然要遵循古礼席地而坐,才能显得正式。
说是席地而坐其实就是跪着,早在鸿胪寺官员教导的时候高天城就叫苦不迭,内心想着真这么个吃法老子宁愿不吃这顿御膳,但到了现在才明白,人心再大也大不过肚子,自己现在这种状态莫说跪着,就是吊着自己也能吃下两只鸡啊。心里琢磨后世都说御宴好吃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啊,每次皇帝赐宴的时候想必众人都是饿坏了,当着皇帝的面还得保持君子风度不能多吃,于是自然觉得极为香甜,对,肯定是这个道理。
坐北朝南单独的一席自然是皇帝李荣的,不用看位置,光那金闪闪能晃瞎眼的餐具就能告诉你这是谁的地盘。圣座两侧各摆着几幅稍大的木几,这应该是为外使们准备的,不管战胜战败咱大唐是礼仪之邦,远来是客的道理自然要讲,这几位肯定是上座,其余的几张大几估计是给王爷们和一品大臣们准备的,其余的众人就没有那么讲究了,都是略小号的木几,不单是一字排开,前后左右也都是排的满满当当,只是空出了大殿中央的一片位置,既然是御宴,歌舞表演自然是不可少的。
高天城估计了一下爷爷的身份肯定是要做大几的,这场内不管大几小几其实都是两人席,心里更是迫不及待,赶紧跪下吃饭才是正理啊。
好不容易跟着自己的爷爷走到左侧第四席,看着桌上早就摆满了冷盘,花花绿绿的看上去就有食欲,恨不得马上开吃,正待入席,突然发现情况有点不对,我靠,什么情况啊,没有你们这么办事的?年龄小也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