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霸业 > 第二十二章 城外驰道

第二十二章 城外驰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出城的时候走春明门,回来的时候走明德门,这是早就制定好的,也是这个时代的规矩,叫做来去不同路。

早就有了兵部的报批和京都府的备案,所以高府的车队自然是无比顺畅,虽然没有什么标示,但是还是不少人把高天城认了出来。

高天城的名气自然不用说了,在洛阳东城洛阳县这一块又常常抛头露面,大家自然清楚小高大人的长相。

虽然不知道小高大人这是要干什么去,但在洛阳人心中,小高大人就是大唐的骄傲,作诗那就不用说了,据说能让咱们这几年过的这么舒坦的文德新政也是小高大人的手笔。

诗作那玩意儿离咱太远,关键是咱也弄不懂啥意思,但是吃饱玩好可就是咱的福分了,不管小高大人去干什么,问声好总是应该的。

于是,一路上问好的、请安的、喝彩的络绎不绝,高天城倒是面不改色、稳重如山,只是在马上微笑着颔首致意,只有最近的孙元看着高天城略微颤抖的双手心里明白自己的主子恐怕心里早就乐疯了。

连一向沉稳的老夫人听见车外的嘈杂声,都忍不住让侍女悄悄打开了车帘瞅了一瞅,看见所有人都在向自己的孙子喝彩,心里忍不住的得意,在侍女的刻意恭维下,本就是一脸皱纹的老脸又是增加了不少甜蜜的褶子。

出了城门,高天城的脸都有些僵了,这种程序化的微笑自己足足练了三年才有现在的效果,自己对着铜镜都能体会了“如沐春风”的感觉。

越过城外的民巷,车队来到了驰道上。

四百年战乱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江北各地的道路比较通顺,毕竟无论是那个割据势力也希望在自己的境内兵力运作能够更机动一些,另外再就是“跑路逃命”的时候能够更快一些,因此大唐建国以后只是略加修补,便成了现在大唐的主要交通系统——驰道,这也是大唐所有的基础设施中唯一能够胜过南齐的地方。

上了驰道,视野也就开阔了起来,景色也就逐渐浮现了出来,正是阳春三月,两旁的农田里不少农户正在劳作,自己的田地可能是极为上心的,加上周围嬉戏的幼童,爽朗的笑声充盈着整个田野。

高天城心情很好,华夏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只要不是天灾都能坚强的活下去,他们唯一的诉求就是吃饱喝好,这个世上其实他们才是最容易满足的动物。

自己不来到这个时代均田制也会出现,毕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一定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但毕竟自己的到来加快了这个进程,或者说自己盗用了前人的智慧让大唐的百姓提前享受到了均田制所带来的欢乐,这就足够了。

自己没有梦想着改变这个世界,或者说提前进行工业革命一类的东西,有些客观规律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而改变的,即使你是穿越而来的。

高天城只能尽自己所知、自己所能让自己的小翅膀多扇一下,默默的影响一下这个时代,对高天城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唯一一点不满足的就是路两旁的农夫们并不认识自己这个“改革的倡导者”,否则应该是满含着感激的泪水上来给自己作拱,自己大度的扶起,表示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再即兴赋诗一首留下一段佳话才是最美妙的。

出人头地永远是下位者的梦想,真正站在一定高度上以后你只会看到更高的山峰,你不会再在乎一些基本的物质享受,反而你更注重的是出人头地后所带来的尊重感与满足感。

西南远处那座山脉就是邙山了,自己去过的唯一一次就是去送自己的师傅回山,自己的师傅是个真正的文人,和自己的“沽名钓誉”不同,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执着于某些事情的,在世人眼中,他们或痴狂、或木讷,但这些人内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值得每个人的尊重,自己的师傅赵公明就是其中的一人。

对于真理的渴望让赵公明非常的简单,一个大儒从来没有什么门第之分,只是简单的追求自己梦想中的学术,这也让高天城真正了解了中国文人的传承。

默默地在心中向着师父的方向致意,打定主意回来后一定要去拜访一下师父,解开自己给师傅留的难题,这老家伙估计现在每天想的都是这个。

振奋心情,撩动一下马缰,来吧,让我们“红尘做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狂奔共享人世繁华!”。

一见自己的少爷提马狂奔,护在周围的几个老兵和孙元连忙提马赶上,孙元的骑术极烂,一会就被几个人远远的落下了。

虽然说是高武嘱咐过了要让高天城磨砺一下,但是家里人还是给高天城准备了单独的马车,万一少爷累了歇歇也是好的。

秋月沾了这个光,可以自己一辆马车,正偷偷掀开车帘看着田野的春色,看见自己的少爷提马狂奔,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要是自己也会骑马该独好,若是和少爷骑一匹马更是好上加好,想想自己依偎在少爷的怀里共骑一马,秋月的脸都红了。

老兵们不一会便追上了高天城,看见老兵们游刃有余、悠然自得的样子,高天城心想自己的骑术还真是差得远啊,比起这帮马上都能吃饭睡觉的老家伙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一会的功夫,高天城便停了下来,跟自己预先的完全不一样啊。

预想中的画面应是这样的,阳春三月,一位浊世佳公子策马狂奔,鲜衣怒马说不出的万种豪情。

现实情况是全他娘的是土啊,估计自己的形象现在也好不了哪去,这驰道太坑人了,回头一瞅心里总算平衡了,好不容易赶上来的孙元从烟尘滚滚中骑了出来,脸上已经看不出人模样了,光看着精灵古怪的眼睛还在眨巴。

高天城不满的吐了吐嘴中的灰尘,朝着旁边的老兵说道:“老吴,不仗义啊,你们为啥提前蒙上了口巾,不知道提醒本帅一声。”

这帮老兵这些年一起教导高天城,早就熟捻无比了,虽说天城少爷缺乏经验,但平常训练里的只言片语便让自己这帮老军伍吃惊无比,,什么“单兵素质”“迂回穿插”诸如此类的自己这帮老兵闻所未闻,就连大帅听了也是目瞪口呆,天城少爷详细一解释自己再回去琢磨琢磨还真是这个理,真是龙生龙、凤生凤啊。大帅举世名将,大公子更是军中楷模,就是孙子也是熟知兵法,厉害、厉害啊!

尤其是马掌的出现,更是让老兵们对高天城死心塌地,自己都是四五十的人了,这个年纪在大唐军中不算老、也不算小,有了这玩意说不定自己还能重返沙场,上南边闹上一闹。

就是一点,高天城总是让自己这帮老兵叫他小帅,虽然没有军中的职务,但家将就是这样,你爷爷是大帅,儿子自然就叫少帅,儿子死了孙子自然就是少帅,至于小帅这个称呼听上去太小家子气了,再说军中也没这个称呼啊。

几个老兵也给小帅提过意见,没想到这次小帅很认真,说是古时候有个叫做张学良的少帅,人家别国的武将领着十万大军入侵,这个少帅领着六十万大军连抵抗一下都没有抵抗一下就撤了,害的老百姓生灵涂炭,我爹也是顶着这个少帅的名字战死的,不吉利,太不吉利了。

小帅号称大唐第一才子,说的一定是真的,老兵们心里自然无比鄙视那个姓张的少帅,何况老兵里还有高恩赐战死后幸存的亲兵,听了以后更是深有同感,将军那么英武的人竟是死在这个名号下啊,于是老兵们就改了口,小帅就是对高天城的唯一称呼。

“小帅啊,这个原来都告诉过你的,野外作战,尤其是骑兵,这口巾是必不可少的,你这“兵法大家”不会没有准备吧,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平常早就习惯了和小帅互相挖苦的什么军事素质,逮着机会的老兵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高天城很是尴尬,这个事自己真是忽略了,这帮老兵没一个好玩意,这个时候还不忘揶揄自己,正巧灰头土脸的孙元赶了过来,一脸严肃的对着孙元说:“平常怎么教导你的,你看看弄的灰头土脸的,口巾呢,骑兵必备的口巾呢?”

看着和自己一样灰头土脸的高天城,孙元满心悲愤,你也不瞅瞅自己比我强多少?明明自己忘了,还他娘的教育我,每次都是我当替死鬼。

嘴里还是回答着:“标下驽钝,竟是忘了教官的敦嘱,标下马上去取,教官,用不用给你取一块?看你的样子------”

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住企图大放厥词的孙元,高天城不紧不慢的说道:“本帅是要亲身体验一下不带口巾的危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啊。好了,本帅的亲身体验结束,去给本帅也去取一块吧。

勒了一下马缰,双腿一夹,悠闲的骑着马缓缓而去,留下身后无数“鄙视”的目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