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两派相争
童贯这时已经是枢密使加封太师,官居一品,再往上封的话,那就很是有些不可思议了。毕竟童贯的身份是太监,如果他真的再被加封的话,蔡京父子的权势显然又要再弱一分了。这显然让蔡京十分担心,担心徽宗会和他渐渐疏远。而这种疏远,他已经感觉到了一些不妙的迹象。从童贯的加封再到梁师成杨戬等人的掌权,这份宰辅的大权眼看就要被瓜分殆尽,他着实有些沉不住气了。
看到一身大红色公服,站在殿前月台下大步迎上来的李成,他神色不变地捻须笑道:李大人,许久不见,还是神采夺人,果然是少年有为啊!
李成上前拱手笑傲:下官见过大人,大人身体如此健朗,真是叫人羡慕。
蔡京呵呵笑道:李大人无需羡慕,老夫如今不过是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便是粉身碎骨亦是无妨,何况还能走动,自然是要尽忠的。得近天子乃是天大的福分,等闲人自然不能辜负圣恩,何况本官深受皇上隆恩。
李成早已知道童贯这次成功剿灭南方匪乱,必定会被徽宗晋封为郡王,开自有宦官一来最高的爵位,也让童贯成为历史上爵位最高的宦官。不过话说回来,童贯作为一名宦官,能够掌兵三十多年,其中的厉害的确不比蔡京差多少。
不过眼下的局势,自己和蔡京水火不容,和童贯的关系自然没必要弄僵。这时闻言,不觉拱手道:自从太原回来后,李成历经荣辱。一心做好份内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事情,实在无心过问。
蔡京冷笑道:李大人,如果你真的无心过问,待皇上问起,最好还能如此!
李成不想和一伙快死的人争执,也不想在这种时候和蔡京等人积怨太深,便点头道:这是自然,皇上的决定臣下自然不能违抗,一切谨遵皇上的旨意便是了!
话音未落,便见一名青衣内侍急匆匆从殿内跑出来,向两人躬身道:皇上有旨,两位大人立刻觐见。
蔡京这才冷哼一声,扶着身后的小厮向殿内走去。李成看着蔡京的背影,心中也不觉有些好笑,如果蔡京知道自己的结局,还会这样专横吗?可是,这些事情,就算告诉他,他也未必相信,自己就静等着到时候的异常好戏了!
想到这里,已经来到殿内,匆匆扫了一眼,便看到童贯果然已经站在前面了。便知道徽宗这次对童贯已经是极为欣赏了,不然也不会将童贯招入殿内单独谈话了。
看到殿内的情形,蔡京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脸色变登时大变,还没等徽宗开口,便立刻重重地跪下失声痛哭道:皇上,老臣……老臣不能随侍皇上左右……真是有失人臣之道,皇上……老臣愧对皇上……
徽宗叹了一口气,命内侍扶起蔡京,这才皱眉道:太师不要想得太多,朕召见童爱卿也不过的问候他的近况罢了,并没有其他意思。
说毕,向李成点头道:李爱卿这些时日担任御史大夫以来,似乎朕的事情少了许多,果然是一员能臣!
李成这段时间,除了劝回去一些无力弹劾的奏章,也刻意挑选了几名能力稍强的御史监督官员们的言行,虽然对京城的这些重臣没什么作用,但是对于地方基层官员却起到了不小的震慑,使得地方矛盾减少,地方上奏的奏章自然也少了许多。
听到徽宗的赞许,李成忙跪下叩道:微臣不过是尽心做好份内的事情,皇上的嘉许,令微臣愧疚!
徽宗看了一眼坐在下面的童贯和蔡京,笑道:今日只有我们君臣四人,童爱卿这次平贼有功,朕理应嘉奖,只是却不知如何奖赏,不知李爱卿和太师有什么想法。
李成急忙拱手道:童大人身为宦官,还能领兵打仗,为国尽忠,实在是千古楷模。皇上怎么奖赏,都是可以的。
蔡京闻言,顿时便忍不住了,立刻上前拱手道:童大人身为内宦,如今已经贵为枢密使参知政事,若是再加封赏,实在是大为不妥。
说到这里,一名青衣内侍忽然进殿跪禀道:中书令蔡攸,御史蔡攸,在殿外求见,另外有杨戬大人,梁师成大人在殿外候旨。
徽宗微微皱了皱眉,看了童贯一眼,摇头道:命杨戬和梁师成进来,蔡攸和蔡攸就无需进殿了。
李成闻言便觉得今天的召见,应该不是仅仅为加封童贯,恐怕还有其他的事情。想起历史对于北宋末年的记载,心中便没有多少热情。只是淡淡地看着殿中的几人。对于宋史,他知道不多,只是知道金兵南下的日期,加上这段时间的韬光养晦,对于徽宗君臣的事情,他只了解不多。只是看到几人神色不定,便知道没有什么好事。
正想着,杨戬和梁师成已经同时走进殿中,看他们进来,徽宗这才皱眉道:平身罢,今日无需多礼。
不等梁师成开口,蔡京已经躬身道:皇上,老臣听说皇上因为平定乱匪要再行加封童大人。
徽宗看了一眼殿内的几人,微微笑道:童爱卿此次平定方腊,确实有功。所以真准备加封童贯为太子太师,以此表彰其忠勇报国之心。
蔡京闻言,立刻有些着急,童贯这一加封,便是位列三公,权势上直逼蔡京,加上童贯又掌兵权,蔡京实在难以接受,忍不住拱手道:皇上,童大人固然忠勇可嘉,只是童大人身为内宦,而位列三公,实在是闻所未闻的事情。若是如此,恐天下士子不平,无法向天下交代啊!
徽宗丝毫不以为意,只是笑道:太师此言差矣。童贯虽然只是内宦,但是忠勇不逊任何外官,这次若非童爱卿剿灭乱匪,其他人还真的不能但此重任。正所谓赏罚分明,朕觉得,既然童爱卿如此立下大功,诺是不赏恐怕更加不能向天下交代!
徽宗已经说到这里了,蔡京也不好反驳,只是拱手道:皇上,童大人终究都是内宦,皇上定要三思而行啊!
徽宗淡淡一笑,摇头道:今日召见诸位爱卿,并非只为商议此事,而是另有要事商议。朕要看看众位爱卿有何高见。
看到徽宗已经岔开了话题,蔡京也只能躬身道:不知皇上所议何事?
徽宗看着在场的几人,点头道:近日辽兵屡屡犯境,而金国那边又一直没有消息,朕想问问众位爱卿,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此事。
蔡京顿时抬眼看了一眼众人身后的李成,拱手道:此事乃是李大人出使金国的主要使臣,皇上自然该问李大人。
他话音刚落,梁师成便上前拱手道:皇上,辽兵屡屡犯境,乃是边事,自然该有边地守军处置,我们身在京城,即便心急如焚,一时也远水难解近渴。
杨戬这时却昂然上前,拱手道:皇上,辽兵屡犯,实在另我天朝无光,微臣愿为皇上前去议和,若是事成,皇上便不用再为辽国忧心。
徽宗闻言,摇了摇头,皱眉道:与辽国议和,实在令朕心有不甘,金国迟迟不给回信,朕若贸然与辽国议和,如何向金国交代?何况辽国与我大宋世代为敌,若轻言议和,将来面对金国如何说得过去?
徽宗话音刚落,童贯便大步上前,正色道:陛下,微臣愿为皇上平定边患,一挫辽人气势!
看到童贯挺身而出,徽宗眼前一亮,立刻含笑道:爱卿刚刚平灭乱匪,这时前往攻辽是否有些勉强?
童贯立刻抱拳道:为皇上尽忠,哪里能顾及自己?微臣一切都是皇上所赐,自然要为皇上分忧,如今辽兵犯境,辽国皇帝耶律淳又刚刚病死,正是我大宋千载难遇的良机,童贯就是肝脑涂地也要为皇上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