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挟洋自重分股权
精品百货的开业,算是大获成功,名声也算是彻底打了出去。第二天,精品百货增加了售货员人手,加强了管理跟安保措施,导致顾客哄抢的事情不再发生,但却又演变成了大排长队的奇特景象。
看到这个情况,李志高跟刘润生再次改变策略,宣布精品百货的东西不再零售,全部变成批发,也就是只接待批发商,并且要求所有的结算方式都要用黄金来结算,这样一来,才让大排长龙的场面减少了一些,但依然生意火爆的不行。
仅仅过去七天,光靠批发,李志高上次在现代社会采购的货就卖出去一小半,销售额足足超过三百万大洋,由于只要黄金来结算,约折合十万多两黄金,因此可以说是真正的日进斗金,让熟知内情的李志高跟刘润生都咋舌不已。
但也正是因为生意好的离谱,刘润生才有了新的担忧,怕长此以往会遭人眼红找麻烦,毕竟他们的势力还很弱小,经不起别人的觊觎。
也就是现在时间还短,别人还没摸清李志高的底细,才没有乱动,但就算外人不知道精品百货公司实际的利润,光看每天人来人往的货商,外加那个只要黄金结算的方式,也能大体推断出其中利润的一二。
按照刘润生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没点保护伞之类的东西,早晚要出事儿的。
这不仅仅是猜测,就在前天,刘润生的妻弟,那个在巡防营当警察的张德平就偷偷过来提过醒,说城里最近的风声不太对,好像有许多团伙势力已经在打他们百货公司的主意了,只是肥肉太大,他们暂时还没统一意见,没有立刻下手而已。
对这种强盗觊觎,也不是没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弄一个武装保安团,保卫家产兼震慑周围的人,但那需要时间,暂时是不可能的,所以就目前来说,最好最快的自保办法,就是让出部分利润,拉当权派下海。
为此,李志高专门找了马文,主动让出三成股份,跟他合伙成立了一家精品百货公司,这样一来,精品百货公司就成了李志高跟马文合伙的美国洋行,而那家叫精品百货的铺子,也变更成精品百货公司的产业。
公司变成美国洋行之后,李志高跟马文又合伙宴请了长江水师提督程永和,知府大人王永霓,以及当涂县知县范绪鸣这几个太平府的主要官员吃饭。
由于早有暗示,因此这些大佬都应邀前往,而在饭局上,李志高也不啰嗦,先说出精品百货的洋行背景,然后又主动提出,要拿精品百货公司的四成股份分给他们,具体这四成股份怎么分,他们自己看着办,一旦股权分好了,以后分红方面会按照股份数,每半年算一次。对此,李志高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各位大人能多多关照一下精品百货公司,不要让什么人找麻烦。
李志高主动送出股份来,他们也都明白什么意思,精品百货公司的背景以及赚钱能力,他们也都略有耳闻,于是当场就表示,以后精品百货公司的事儿,就是他们的事儿,保证不会让任何人干涉他们赚钱,不对,是干涉精品百货公司的正常商业运作。
就这样,有了挟洋自重的洋行背景,再加上分利润给有当权派,精品百货公司暂时也就稳稳当当的站住了脚跟,再也没明面上的人来找麻烦。
而且从此以后,精品贸易公司也就成了太平府的重点保护单位,精品百货的门口长期都有警察在帮着站岗维持治安不说,精品百货公司所在的街道上,还经常有流动警察来回巡视,连晚上也有,就差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保护了,如此周密的防卫,想来应该能震慑一些不开眼的家伙了。
虽然这样做要分出去部分利润,比如明面上看来,李志高只有三成的股份,不过那都是虚的,跟赚到的钱相比,那实在算不了什么。
而且,就算精品百货公司的销售额越来越高,生意越来越好,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精品百货公司能提供许多别人生产不出来的精品。而这最根本的进货管道,却又只掌握在李志高手里,只有他能买到这些稀罕货。
既然进货是李志高说了算,那方法就多了去,比如他可以虚开进货价,让进货价也变的很高,这样一平衡,表面看来,精品百货公司虽然生意火爆,但赚的实际利润也就一般化,只不过因为贸易总量越来越大,资金周转量也越来越庞大,这才显得很赚钱而已,对于这些小头嘛,暂时分给他们也无妨。
马文也就罢了,李志高是真心希望跟他做长久,毕竟他以后还需要一个美国朋友帮忙。而且通过这几天的接触,他发现马文这个美国人其实人还不错,没有完全做到利欲熏心的地步。
事实上,如果马文真的利欲熏心,什么都不顾,他的商行也不会只做那些煤油灯等日用品的生意了,毕竟这年月在中国最赚钱的,是鸦片、军火跟高利贷。说白了,马文就跟很多此时来中国淘金的外国平民百姓一样,还是讲基本的道德跟公正的,跟那些政客以及大商人不一回事儿。
但至于那些清朝的官嘛,李志高在心里冷笑了下,先让你们得意一阵,等辛亥革命一开始,哼哼哼,到时候吃了多少都得给我吐出来!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儿了,现在嘛,最害怕的不是巧取的问题,而是怕人豪夺,也就是那些黑帮团伙。因为官员可以收买,但黑帮却很难收买,这主要是他不可能再分股份给黑帮,而不分股份,一般的收买很难满足那些本地泼皮黑帮的胃口。
要知道,李志高平时坚持收钱只要黄金,所以如今那越来越高的销售额,都是实打实的金条,而不是什么银票。
这么多黄金,外加李志高陆续收购的珠宝玉器以及名贵药材都放在自家院子里,要一点风声没走漏是不可能的,就算风声没走漏,外面的有心人也能猜测出一二,因此哪怕是在城里,哪怕有巡防营的警察站岗,也是相当的不安全。
李志高很明白,警察的震慑,只能是一时,但当自己赚钱多到一定程度,利润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哪怕有警察站岗也没用。
正如之前所说,这世道枪支泛滥,警察有枪,强盗也有枪,不找警察跟官府的麻烦,只是暂时还没必要,真的有必要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客气的。
对此,李志高采取的办法双管齐下。
首先,就是频繁穿越,不留大钱在铺子里。
别看平时每天都生意红火,货物一车一车的往外拉,金条一箱一箱的往家里带,让有心人眼红的要命,但实际上由于李志高的频繁转运,因此在库房里并没有多少钱。
整个铺子里,平时就只留着三万大洋当作领钱周转,真正的大资金,比如说金条跟珠宝玉器名贵药材等,几乎都是隔一天就被李志高挪去现代的仓库里了。
同样是出于对强盗的顾虑,他也再次把仓库里的大量存货重新又拉回了现代,只在这边保留价格不过十万大洋的存货。
就这样,李志高回去现代的时候,就带着金条跟玉器珠宝,回来的时候,就带着在部分现代产品,让清朝这边的存货保持在价值十万大洋的数量。因为小心谨慎,加上也不会有人想到会有穿越,基本倒也没什么差错出现。
他没有家眷亲戚在这,平时又坚决不出铺子,还有戒指在手,就算万一遭到抢劫,损失也不会太大。
第二个办法,也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早日建立自己的护卫商团,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基本的战斗力。
出于同样的担忧,不用李志高督促,得到了三成股份,已经自认成为公司大股东的马文,对护卫商团的上心度,比他还急。
因为心急,所以马文也赶不及从美国商人那买货了,干脆从一个芜湖的英**火商手中买,毕竟太平府此时还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美国人虽然靠门户开放政策在这里也有部分势力,但跟英国人还是没法比的。只不过,英国人的势力主要都集中在芜湖,这才让太平府治所当涂县的美国人多了起来,但当涂的美国人主要是好似马文这样的商人,军火商嘛,还得是去芜湖找英国人。
由于有马文这个美国人出面,加上是现钱交易,因此军火买的很顺利,没几天,就买来0.303口径,也就是7.62毫米口径的恩菲尔德步枪300支,子弹三十万发。这样算来,平均每支枪1000发弹药,按照此时拴动步枪100发子弹一个基数算,等于每支枪十个基数,在拴动步枪来看,算不少了。
这种恩菲尔德步枪,在见惯了现代武器的李志高看来,是简陋的不行,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先进的步枪了,至少比那些警察以及新军手中普遍装备的汉阳造,也就是俗称的老套筒要先进多了。因为这款枪射速快,再加上射击精准,所以这种枪在这里还有个名号,叫英国快枪,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步枪之一。
虽然马文已经很卖力气的讨价还价了,但这批军火的价格依然不便宜。其中每支恩菲尔德作价110块大洋,子弹每千发80块大洋,如此算来,三百支步枪外加三十万发子弹,总共是五万七千块大洋。
这笔钱,明面上算是精品百货公司出钱,但由于已经分了股份,这就等于李志高、马文以及那些清朝的本地官员合伙出钱,这样一来,别的先不说,至少在政策上,那就是一路通行。
比如人还没招齐呢,太平府很快就给了这个护卫团一个团练的编制,顺便给李志高弄了一个五品候补道台的身份,以及一个团练督办的职务,刘润生跟马文,也都得了个团练会办的职务,从此以后,这个团就是清政府正经承认的地方团练武装了。
军火买好,名分也正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招人了。
招人就简单多了,这年头大清朝别的东西不多,就是人多,只要给钱,肯卖命的人有的是。
招兵给的条件,在多方协商,特别是李志高的坚持下,最终决议是每人先给五十块大洋安家费,然后每人每月三块大洋的饷银,全部包吃包住。万一作战期间有人死伤,伤了给免费治病,死了赔一百块大洋,残了给五十块大洋,还给安排工作,这待遇,比地方的清兵以及警察都强太多了,也就是新军能比一比。
待遇虽好,但要求也高,标准跟当初招收家丁的时候差不多,要年龄不超过二十五,身高不低于一米六五。
就这样,按照严格的标准,总共招收了五百人,其中三百个优中选优的人以后就每人发一条枪,算做正规军,名称就是正兵,另外两百个筛选下来的,不发枪,但发腰刀,正式的名称叫副兵,实际上就是后备兵加后勤兵。
有枪有人,还得有教官,教官问题也不是个事儿,本来知府跟长江水师提督都要派人过来帮忙的,但马文却强烈反对,按照他的话说,要训练就得照着西式的来,而在他马文的洋行里,其中就有两个都是当过兵的美国人,一个叫斯科特,一个叫爱德华。
虽然斯科特跟爱德华俩人以前只是当过美国国民警卫队,也就是在美国的地方民兵部队中服役过,而且其中军衔最高的斯科特,也只当过中尉,但先拿这俩人用来训练五百个生瓜蛋子是足够了。
反正这些人暂时只是当护院保镖团,又不是真的拉出去跟人家正规军作战,没必要太苛刻。
出于种种考虑,李志高对此并没有异议,之后,他把军事训练之类的事儿都交给马文、刘润生以及那俩美国教官后,李志高就提前打了个招呼,借口说库存不够了,需要去外地进货,最近可能要离开几天,让他们别担心之类。
之后,就在当天深夜,他在自家宅子后花园处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悄然穿越回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