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路长日暮
那老兵见江彬带了个素未谋面的男子回来,还道是他办完事回宣府的,江彬也便顺着说了,说是已将斗笠蓑衣都捎去了大同,又说了会儿话,悄悄留了些银两,又折回大同天镇县,依旧商贾打扮,坐茶馆里歇息。
待吴杰换回江梓卿的皮囊出来,江彬才知他是故意去宣府走一遭好诬罔视听,不禁担忧道:“这倒也使得,可你这一来二去的,魂魄可受得住?”
“如今我虽与凡人无异,可内丹、仙骨总还有的,这皮囊认得,便和换身衣裳差不远。”吴杰吃了口茶,将糕点推到江彬跟前,“你先前未吃什么,别伤了脾胃。”
江彬点头,却仍是吃不下,只寻思了一回道:“我叔父与皇上,原你可认得??”
吴杰吃了半块点心,搁下了摇头道:“这神仙也分了三六九等,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主天地、主风雨、主凶吉……不一而足,另有些因了机缘巧合而飞升的散仙,当真记不过来。”
江彬心道也是,便不再问这个,想着不知萧滓、孙镇与张輗此去如何了,若连边将也收买了,那势力当真是要偷天换日的,绝非只是狗急跳墙这般简单。若还未及这般,也怕有些个贪恋权势、贪生怕死的,绑了他们反咬一口,交到那朝廷去按着谋反之罪论处。人心难测,曾经的莫逆之交,未必便能同生共死。耽搁这些时日,等来的若非佳音,便又添了一笔罪孽。
这般思前想后的,陆青已骑着马来寻了,见了方才消失不见的“陆梓卿”,此时又与江彬在一处吃茶,便拧了眉瞪着。
江彬多少有些心虚,怕他看出破绽,招呼他过来坐。
陆青犹豫片刻才过来,捡了旁边一桌坐了,闷头灌了一大口茶。
吴杰给江彬使了个眼色,对陆青道:“有些事并非有意瞒你,只怕夜长梦多,还是少知道些为妙。”
这一笔带过的撇清,着实把陆青气着了,之后便未和二人再说过一句,只管跟在二人后头。
吴杰也不去管他,随意寻个下榻之处,吃毕,梳洗干净了,回自己房里睡了。
江彬躺在床上,闭上眼便是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的场面,似梦非梦,迷糊了一阵便挣扎着起来,走到窗前,看那俯瞰悲欢离合的一轮桂月。
望月思亲,不知如今江梓卿身在何处,又是为了怎般恩怨,才居心叵测地设了这样一个局。这局里,可也圈了正德皇帝的名讳?若真如此,兵刃相向之日,他可会手下留情?抑或是故意教自己认出他身份,好打个措手不及?
江彬越想,越觉着月色凉进了心底,忙关了窗,却又听敲门声。问是谁,却不答。江彬操起床边的刀躲在门后,却听外头低低一声:“是我。”
江彬这才收刀开门。
陆青进来,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圈,确定屋里没旁人,这才拉了江彬到床边,压低声音道:“江大人切勿上京!且速速离了此地才是!”
江彬听了一怔,刚想问他为何如此说,却见陆青见了鬼般瞪着他身后。江彬奇怪,回头去看,那窗外并无一物,只一轮皎月挂在枝头。
陆青却依旧瞪大了眼看着,脸色惨白,下一瞬便起身打开门跑了。江彬忙追出去,却见陆回了自己房里。敲门他也不应,还落了锁。
江彬在门外等了片刻,总觉得此事有些蹊跷。陆青虽为了汤禾曾瞒过他许多,却也从未想要加害于他。如今来说这番话,必定是知道什么隐情,可这戛然而止的,莫非是见了什么……?
心下一紧,跑回房里去瞧,那窗外哪有什么东西?亦或是连日赶路,睡不踏实,陆青自己吓唬自己也未可知……究竟如何,还待明日亲自问他。
这般想着,江彬仍旧是睡下了,却不知窗外一张脸,咧着嘴悬在半空瞧他。
翌日醒来,江彬只觉得头疼欲裂,想是昨夜睡得晚,又着了些风寒,忙要了些姜茶来喝。
吴杰已坐到他对面,叫了些吃食,问他可睡得好。江彬看着茶碗里映出的憔悴模样,摇了摇头道:“陆青可起来了?”
吴杰捡了块山药糕道:“这不来了?”
江彬扭头,果真见了陆青脚步虚浮地挪了过来。面色蜡黄,眼下青黑,倒像是一宿未眠的。
陆青走得近了,也不看二人,依旧在旁的一桌坐了,自顾自发呆。江彬不放心他,替他叫了碗面,将筷子塞到他手中。陆青这才眼也不抬地吃了几口。
江彬知道陆青多少有些防着如今看似他叔父的吴杰,此时也不好多问什么,只和吴杰聊上几句。末了,吴杰用茶漱了口道,已过了一夜了,可要寻个人回仇瑛那处报个平安,顺道打探些消息。陆青听了,筷子一搁,回房里取了些钱便走了。
“瞧把他惯得……”吴杰点了点江彬。
江彬只好认了这责怪,又坐了会儿,便回自己房里等音讯。
陆青到了近未时才回来,又是一身的汗,对二人道,孙镇已命人报了信,说宣府总兵朱振、宣府副总兵陶杰、宣府参将左钦,都已答应出兵,孙镇已留在那一处待命。
江彬点了点头,这几员武将,都是应州之战提拔上来的,为人耿直,重情重义,口水无凭的,却也愿堵上性命。
“可还有别的消息?”
陆青摇了摇头,江彬不免有些失望,吴杰在一旁安慰道:“哪有那么快的?费些口舌也尚需时日,总是周全些好,若说京中消息,又有谁敢忤逆‘圣意’透露半点风声?即便传到此处,也是难辨真伪的,静观其变才是。”
江彬心道他如何静得下来?时时刻刻都担惊受怕,怕那人遭遇什么不测,却只能在此处蹉跎。
“你且去歇着吧!”江彬对陆青说着,便独自去外头散散。
路边菊花开得正好,重阳已过,好些小贩却仍在叫卖余下的菊花酒。想起前几年重阳,正德皇帝往赏赐群臣的花糕里掺了酒,蒸热了合着茶吃下便是极易醉的,好些个阁老吃了或倒头就睡,或发起酒疯来,好不热闹。李东阳知道正德皇帝性子,没吃这花糕,坐在席间看那闹剧,倒似习以为常的,之后待正德皇帝去万岁山登高回来,写了封奏疏劝诫一番便罢。
江彬当时想,也亏得李首辅能忍正德皇帝这般胡闹,他瞧着正德皇帝的眼神,不似那些个文臣那般咬牙切齿地忌惮,也不似杨廷和那般的置身事外,倒像是个长辈,看自家娃儿撒泼似的。待他闹完了,便扶起来,替他拍去衣上尘土,仍是牵着蹒跚学步的他,缓缓向前走着。
听闻宫女所生的孝宗幼年被宫女、太监藏于宫中,躲过善妒的万贵妃,吃百家饭长到六岁,与宪宗相认,也有当时便入得经筵侍班的李东阳的功劳,因此在孝宗被立为太子后,迁侍讲学士,辅孝宗诵习。他对于正德皇帝的迁就,或也是念着孝宗恩情,可正德皇帝却设计令他惨淡收场……
路长日暮,呼风唤雨时都是不信邪的,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位高权重的人臣,能全身而退、颐养天年的?更何况他与正德皇帝,还有那一层理不清的关系。即便陆青不劝,他也知道,自踏入皇宫那一日起,便如履薄冰,永无宁日。
终究是逃不过的。
终于等到个准信是在七日之后,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延绥镇都已在萧滓、孙镇、张輗的游说下答应出兵或为接应,如此轻易,倒叫江彬颇感意外,但转念一下,除却一些生性耿直的武将当真信了正德皇帝为乱臣逼得不得不向边军求援的说辞,其余在文臣武将以及戍守太监、监军道等,怕都是吃不准此事真伪,骑驴找马的,若当真是逃出京城未带玉玺、印信的正德皇帝的命令,事成后也算得功臣,必能加官进爵,若是萧滓、孙镇、张輗等伪造的阴谋,这些兵力也不足以成大事,总还能挽回。
江彬大致算了算,如今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延绥镇可调用兵力至多二十万,且因师出无名,也无募兵的银两,加之边地人口稀少,追加兵力是万万不能的,装备、辎重等的补给也是难以维系。正和吴杰商议对策,又得王勋遣人来仇瑛处报说,原在京城的兵部尚书王琼与京军四卫指挥使李时春已与他们断了联系,他与乔宇被乱臣假拟的皇命催促回京,三日内不回则是抗命,若回去,又必死无疑。南京不可无人接应,望江彬速给个回音。
“如今朝不谋夕,延误时机谁都担待不起,也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了。”江彬抱着在他怀里吮吸手指的欣儿叹了口气。
吴杰捡了几颗松子,剥了壳,拈去皮,将那白胖的一颗颗在桌上一字排开:“那三员武将当真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