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随行北上
“我哪个党都不入。”薛林思考了很久,说出了这句话,说完把笔拍在了桌子上。
“薛兄,不要意气用事,只有选择政党,才能实现你的理想。”陈赓坐下来一边说一边把表格给他看。
此时班级里的其他人则在一旁,彼此讨论着国共的区别,热闹的很,年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任何事物都能表现出激情。
“选他妹,惹怒我,我自己成立个党。”薛林的个性又一次爆发。
不过生气归生气,薛林还是接过这张写满人名的纸张看了起来。
这一期的学员大多都已经选择了各自的归属。共…产…党那一栏中有陈赓、徐向前、蒋先云、左权、宣侠父、许继慎…等几十人。
国民党一栏中则有胡宗南、黄维、杜聿明、邱清泉、范汉杰等人,大约接近两百人,显然比共…产…党势力大。
但是薛林心里清楚,加入共…产…党的这些人可都是精英,国民党那些基本都是手下败将,这些人的命运薛林一清二楚。
可薛林的骨子里有放荡不羁的侠骨情怀,并不想被政治束缚,只想无拘无束的爱国救国,至于政治,他显然不具备这个头脑。
薛林分析:从长远看,是要加入共…产…党,但我是穿越来的,我要改变历史,让中国不受苦难,这只有靠国民党的力量,因为与国际社会打交道,未来几十年只有是国民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
可一旦加入国民党,的确机会很多,但一旦历史没有改写,自己就很有可能被中共定性为人民的敌人……,难啊,难得不是爱国,难在爱国之前要选择大树。
“我觉得现在还真不是我选择的时候,我保持无党派的身份,反正现在是国共合作,加入任何一个政党都一样,那我不加入也一样。”薛林把表格递给陈赓,然后起身离开座位。
陈赓想再说什么,但一想,这事也不好勉强,毕竟人各有志。
陈赓统计完后,交给邵力子,邵力子拿着统计表来到蒋介石办公室。
“哎呀,怎么好学生都去共…产…党那里了,你们怎么回事,怎么宣传的?”蒋介石显然对这样的结果不满意。
“校长不要太在意,毕竟孙先生主张国共合作,时间一久,这些人必定会重新回到我党麾下。”
“但愿如此。”现在是国共友好时期,蒋介石也不能在这个时候与共…产…党撕破脸,毕竟孙中山还活着。
“校长,薛林这个人,您还记得吧。”
“记得,这人很优秀的,是个小滑头。”
“他没有选择任何一个政党。”
“哦?好,赶快争取,别被共党抢走了。”看来蒋介石非常重视薛林。
薛林自从这次入党事件后,看出了政局的复杂,自此在黄埔低调行事,不敢张扬自己的个性,至于之前的想法,想给这些同窗好友算算名,占卜未来的想法也不再有了,枪打出头鸟,一旦遭到暗害,这就不值得了。
转眼到了十月末,这一月奉系军阀的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的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接受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
孙先生北上,打算带几个黄埔学生前往,蒋介石和周恩来推荐的人中都包括薛林,因为薛林头脑灵活,带在身边既可以保护孙先生安全,又可以培养此子成为栋梁,还有一个重要一点,薛林是北平人,回到那可以好好照料孙先生。当然,蒋介石和周恩来是没想到他是几十年之后的北平人。
临行前,孙中山与这个青年第一次近距离交谈。薛林内心激动不已,终于可以近距离一睹伟人的风采,前一晚竟然没睡好觉。
“见过孙先生。”薛林打了个军礼。
此时孙先生正与汪精卫聊天,谈的大概是北上的准备事宜。
“好,好,是薛林吧,来,坐。”孙先生面带微笑,和蔼的话语令薛林感到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心里非常温暖。
“介绍一下,这位是汪精卫,军校的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平时跟在我身边,不怎么在学校,你可能没见过。”
薛林看了看这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英气逼人,帅气十足,一米八多的大个,民国四大美男子,确实比我薛林帅,可惜日后是个汉奸。
薛林这么想着,心里非常鄙视这个家伙,正在这时,汪精卫起身向薛林握手,薛林虽然内心不情愿,但还是面带微笑的和汪精卫握了握手。
“薛林,听你的教官说你对时政有独特的见解,这很难得啊,你是北平人吧,这回去你的家乡,还要请你多多照应。”汪精卫说。
“您客气了,我自幼在外求学,已经很久没回北平了。”薛林给自己打了个圆场,即使以后到了北平不熟悉也算是有了借口。“至于谈论时政,都是年轻人在一起互相吹捧,哪敢妄凭政局,这些,还要请孙先生多多赐教。”
“年轻人不要学得这么世故,想什么就说什么,想好了就去干,这是青年人的权利,你说说现在吧,对于北平现在的情形怎么看,我想听听你们青年人的看法。”孙中山说道。
“对于北平……。”薛林略停顿了一下,“我认为孙先生要赶快动身去北平,那里的局势很复杂,冯玉祥将军并不能完全掌控北平城,而段祺瑞和张作霖也并非出于真心邀请先生,望孙先生速速北上稳定政局。”
孙中山点了点头,“有道理,看不出来,你对北平分析的还很到位,难得啊,不过北上是大事,必须利用这个机会做好宣传,以期在海内外达到最大的影响,借此使全国振奋起来。”
“孙先生已经确定要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再到北平的路线,沿途准备发表五场演说。”汪精卫在一旁说道。
“为什么要绕道日本,这会大大推迟到达北平的时间。”薛林有些着急。
“此行旨在谋求中日提携合作,即使不能导致建立三国同盟,无疑也能加强俄、中、日三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来抵抗欧美列强的侵略,以救中国。”孙中山说道。
薛林想起了历史书上所说,建立中、日、俄三国联盟是孙中山晚年外交的一个重要设想,可是薛林知道,孙中山的日本之行是没有任何收获的,此行遭到日本官方的冷遇。日本政府拒绝他到东京去。就连与孙中山有过联系的政、财、军界实力人物也极力回避。孙中山等于两手空空地离开日本,一腔热忱和希望化为泡影。
而且……而且孙先生也时日不多了……,薛林想到这些内心很着急,可这些又无法言表。
“既然孙先生已经决定,薛林必全力听从孙先生调遣,只是此行去日本,日本官方不会有太大的热情。”
“你怎么知道日本不会有热情呢?”汪精卫问道。
“日本这个民族没有长远的目光,他与俄国不一样,他们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和北平的段祺瑞打交道,所以,先生最好不要取道日本,浪费时间。”
“你这个年纪有如此的见识确实少见,此行无论假道日本还是北上幽燕,是否有收获都很难预料,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就不能放弃,还是要去尝试。”孙中山心有感慨的说道。
薛林还想说一些,但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劝阻,相反,却对孙先生这种无畏的精神和为了祖国永不放弃的理念所感动。
孙先生还要忙于其他事务,所以薛林也就起身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