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钢铁雄心之铁十字 > 第三十六章 少帅

第三十六章 少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长安城中,少帅府邸。

“少帅,承蒙召见,不知有何要事。”

“沈克,檀自新。听说你们手下的106、107两师上月也换装了最新原装德械,这在我东军中倒属首例啊,可见蒋校长对你们期待不浅。我也为你们高兴啊,今日假借闲暇,摆下薄酒与你们一起庆贺。”

“哪里哪里,我们虽然换装德械,可是谁人不感戴少帅多年提携之恩。能有今日,全仗少帅一力扶持。”

“说这等话,亏不愧死人。我张某人羁旅漂泊,身无立锥,什么提携那是休要再提。如今大家也都是一同为档国效力,分属应当。日后你们也别张口少帅闭口少帅,如果还拿我当兄弟,喊我一声汉卿便可。

不过还有一事,日后部队作战后勤你们也要多费些心,勿使短缺啊。我们军中械弹军工多是日本制式,你们两师换装德械,倒是多有不便了。”

张汉卿一边与诸将闲话别来之情,一边引众人入席不提。

“少帅,这次把我们招来,若是还有事情,但说无妨。”

“嗯,是这样的。以我之见,我东军被移防西北两年间,人马折损也有数万之数了。可是剿灭大功却迟迟不克。如果两军继续厮杀消耗,只怕西北诸马也将蠢蠢欲动,日本人也不会错失我们内耗的良机啊。”

“那么少帅的意思是?”

“联公抗日,一致对外!想我们东军当年退出关外之时30余师,如今我身边零落,仅余7、8个师,十余万人之数。”

“这个……少帅,请恕我直言,如今少帅麾下如何能说只余七八个师——进剿斐患损耗,不过数个师的规模。我们两湖、荷兰等地的人马20余师人马,不是依然在少帅东军麾下么?校长也是忧心我们装备不精,三省落入敌手,自产日、俄装备补给无法供给。这才逐次整编,绝无猜忌少帅之意。”

檀自新明显是个说话不经过大脑的人,不过也可能是有恃无恐,居然把一些只能想不能说的话都大大咧咧说出来了。张汉卿脸上一下子就有点挂不住。

“唉!檀兄可是喝多了!说的甚话!少帅心怀国家,襟怀坦荡。又岂会有如此蝇营狗苟的想法。”沈克赶忙接过话题,转头对张汉卿说道,“少帅所言自是不差,只是,既然决意抗日,何必当初呢。如今我军几年来装备损耗,弹药不足,三省工业落入日本人手中,五六年矣,原来从关外撤出的军械多不堪用,实在是不堪一战啊,以我之见,不如等待全军整编完毕,德械补给齐全,再图一战。少帅以为如何?”

沈克口中如此言道,心中却着实有几分鄙夷:入关之前,东军装备在远东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是时关内12师,关外19师,加上林林总总的地方卫戍,一共三十余师人马,却在日本人一师人马面前便闻风而走。如今人马凋残,根基尽失,却空口说什么力图恢复的大话。真不知是作何打算。

“何必当初?”张汉卿听到这句话后,好悬没气出一口老血,“当初以一隅之力扛日本人全国之力,自然是不可能抵抗,如若抵抗,死伤损失的都是我东军精锐,那蒋、阎等人却是坐收渔利待我疲敝。如今已经躲入西北,前有阎、冯、韩人马顶在一线,自然是要把抵抗的口号喊得响亮一点,决心表得足一点。这点道理都想不通,真是朽木不可雕也……哎,他们又哪里是想不通,实在是不想跟着我干了啊。”张心中暗自思忖,却是沉吟不语,有些东西,想想可以,但是说是不能说出来的。

念及此处,他便知今日这沈、檀二人决计不会再与自己一心,自己的心腹人马,又被削弱了一两成,心中不由悲凉起来,感慨那蒋校长果然是钝刀割肉,杀人无形。

既然谈不拢,这筵席自然是寡淡无味,了无话趣,不一时,两人谢过辞去不提。

“看来这沈檀二人是再也不可托付,要想图谋大事,彰显决心功绩,留名后世,还得另寻强援啊。找谁好呢。阎、冯、韩三部分守晋地、河北、山东,一旦开启边衅,便是首当其冲,那是决计不会与我合作的。总要找一些可以和我一同躲在后面放嘴炮的人才会真心助我啊。难道真要找西北诸马……还是……”

一个挣扎求生的计谋,在张汉卿脑中渐渐成型。

…………………………

不过,张汉卿的计划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德国人在1934年底就全面介入,日本人一方面没有因为《白银法案》的吸血导致对远东贸易无银可用,一方面又忌惮德国人的力挺援助,不敢妄开边衅,休说77,便是《何梅》之事也还没有发生,远东与日本之间的纠葛,目前仍然限制在《塘钴》的范围之内。国府五年经营国势日上,张杨等人的主张,自然也就不好施行了。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1212被迁延日月,直到1937年中都还没有动静的原因。

1937年7月,按捺不住的张杨所部终于经过千挑万选,找到了合作对象。是时,拧夏马鸿逵部与西进四军、援军激战数月,双方死伤惨重,西北诸马无不震动。张杨密约各方调停,诸马及“等等”人马疲于战事,不得不偃旗息鼓,与张杨约定不在图谋扩展地盘。守望相助(省略五千字,就用等等替代了,你懂的)

次月,少帅以进剿有成,力邀校长亲临长安城中督导。蒋欣然而至,张杨以力劝抗站为由,先礼后兵,请校长废除《塘钴》,收复三省。

希望整合内部,重建工业,巩固根基再图进取的校长自然不会答应。8月10日,随着校长宣布15日后由打散整编后的新东军4个师换防长安诸处东军旧部,张杨知不可继续坐以待毙,于14日夜率部突袭潼关。

然蒋所部卫队,经过德国人整训数年,虽然跟随其前来长安的不过数百之数,却尽数装备的德械的g36和zb-26轻机枪,战力远非东军旧部可比。虽然无法击退数十倍于己之东军,却也坚持一夜无碍。东军急切攻克不下,夜战之时使用火炮压制又效果不良,被僵持一夜,校长在卫队扶持之下且战且退,连夜南奔,于15日晨退上骊山。

张杨大急,恐事久生变,亲率东军旧部将骊山团团围死,并调集重炮攻山。骊山不过方圆十余里,四面无路下山。双方形势之紧张,无以复加。不过张杨也因此体恤士卒伤亡,同时又不想兵荒马乱之间伤及人质。放缓了进攻节奏,企图依靠重炮层层推进,克尽全功。

17日凌晨,继任冯.赛克特将军为驻远东总顾问的法肯豪森将军派遣的秘密救援人员终于赶到骊山。

帝国安全部在远东秘密部署的人马中,自然也是有几个分队的奥宁堡部队的。一个十余人的奥宁堡分队乘坐部署在远东的仅有两架fa-223运输直升机经过15日、16日两天的连续转场突进,于16日夜部署到李长官防区内的南阳机场。休整后于16日半夜,半夜时间奔袭400公里空降骊山,将校长从骊山绝地捞出。事后法肯豪森将军再三叮嘱校长就其脱线细节勿要提起。校长感戴救命之恩,自是答应缄口不提。

18日,校长重回金陵主持大局,昭告天下。数日后,何映钦、卫丽煌所部平叛军队攻入长安。溃东军旧部5师,余众遂降。

月底,陷垠川,次月,收复兰州,张杨及西北双马“等等”遂平,少数残部远窜清海、新江。

(今天还会有一章,这里的事情,实在是只好这样写,本人水平有限不能再详尽了。只能算是对这一范畴的情节进行一个收尾。以后大家就自己脑补“西北诸路遂平”。这样的大环境就可以了。少帅的情节,以后不会再有。

另外大家千万别把这一章里面的某些细节描写当成历史,小说,这是纯粹的小说,一点都当不得真的。里面的人物想法也都是假的,世上没有那么龌chuo的人的,真的没有的,千万别教坏了小盆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