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象牙塔里的白雪公主(一)
米苔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劳动监督基准署(简称劳基署,相当于中国的劳动局)状告dodo公司无理解雇她。读零零小说
她带着自己的简历、外国人在留卡、解雇通知书等来到劳基署,接待她的是一位年过50,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职员,看他的胸牌,知道他叫川村,是一名课(科)长。
他态度十分和蔼,听米苔诉说了事情的大概后,受理了米苔的投诉,让米苔填写一张表格,在上面留下电话号码和联络方式,然后十分慎重地收好表格,对米苔说:“我们需要调查一下,估计时间会比较长,请耐心等待,一旦有了结果后会马上通知你的。”
米苔谢了他后离开劳基署慢慢往家走。以前每天忙于工作,很多地方都还没去过,比如说三井美术纪念馆、东京都庭园美术馆、吉祥寺、表参道、代官山、下北泽、明治神宫等,以后会有大片的时间,正好可以补上这一缺憾。
路过一条商业街时,看见在一家服装店和小超市之间,有一家汉语学校,名字叫“谢谢”,门口贴着一张小告示:
本校因业务扩大、学生增多,急需招聘一位汉语老师。
应聘资格:
22~40岁,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或日本人。
中国人须拥有日语检定一级资格,有合法居留权及大学毕业以上学历;
日本人须拥有中国语检定准1级或新hsk6级以上资格。
上课时间:周一至周六7:30~22:00。每周至少出勤两天,一天工作三小时以上。
※能够保证工作一年以上、18:00~22:00及周六出勤者优先考虑。
小时工资:2500~3000日元(合150~180rmb)。有经验者优待,工资面洽。
米苔一看,心里亮堂了一下。心想,这官司不可能一下子有结果,且等着呢。在这期间得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老话说一分钱急死英雄汉,首先要解决生计问题,吃饱喝够休息好养足精神才能打好这场战役。
做个汉语老师,传播祖国文化,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工作。实现梦想的机会来临了,她毫不犹豫推门走了进去。
这是一家规模很小的语言学校,进门后有一客厅似的小房间,房间正中放着一张宽大的服务台,左右两边各有一间教室。右边的教室门上写着“长城”,左边的教室写着“黄河”。服务台后面立着一个大书橱,里面放着很多汉语教材和几台cd机。服务台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固定电话。
客厅里空无一人。两个教室的门关得紧紧的,从里面传出朗读汉语课本和汉语会话的声音。
“长城”教室里估计至少有两名学生,他们分饰a、b二角用结结巴巴的汉语念着课文。
a:请问,这附近有银行吗?
b:对不起,我不知道。
……
a:小姐,您知道银行在哪儿吗?
b:在超市东边。
a:坐几路车?
b:10路公共汽车。
a:坐几站?
b:两站。
a:谢谢。
……
a:请问,去银行怎么走?
b:往前走。
a:离这儿远不远?
b:不远,前边就是。
a:谢谢!
b:不用谢。”
……
a:请问,这儿能兑换外币吗?
b:能,您带的是什么钱?
a:日元。
b:您要换多少?
a:5万日元。请问今天日元的外汇牌价是多少?
b:一万日元换六百二十八块二毛三分人民币。这是三千一百四十一块一毛五分,请您数一数。
a:对的,谢谢!
b:不客气。
a:对了,小姐,我想打听一下,除了银行,酒店也能换钱吗?
b:您带的是现钞还是旅行支票?
a:我带的是旅行支票。
b:旅行支票必须去中国银行换。
a:谢谢,再见!
b:再见!
……
“黄河”教室里传出的是两个人的会话声,一个是中国人,发音标准,声音甜美动听,一个是日本人,口音较重,但说得很流利。
a:你家有几口人?
b:我家有四口人。
a:哪四口人?
b:爸爸、妈妈、弟弟和我。
a:你父母都工作吗?
b:父亲工作,母亲不工作。
a:父亲在哪儿工作?
b:在贸易公司工作。
……
b:老师,您有几个孩子?
a:一个。
b:是儿子还是女儿?
a:女儿。
b:您爱人也是老师吗?
a:不,她不是老师,她是职员。
……
a:这个周末你出去吗?
b:不出去。有什么事吗?
a:我想请你来我家吃饭。
b:那好啊,需要我带什么吗?
a:什么都不用带,带张嘴就行。
b:你做什么好吃的?
a:中国菜。
……
米苔心想,看来学生都是才入门不久的初学者,如果是教他们,估计自己这桶水还可以晃荡几下。服务台没有人,可能是学生增多后,教师不够,连后台的人也上阵教学了吧。米苔反正有的是时间,素性坐下来慢慢等下课。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长城”教室的门打开了,里面走出三个人来,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子,一位五六十岁的中年男子,最后出来的那位女士,四十来岁样子,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端庄秀雅,浑身充满书卷气。
米苔在日本生活时间不算短了,一眼能从人群里辨别出自己同胞来。前二位是日本学生,最后那位一定是中国老师。
果然,那位中年女士看见米苔后,脸上堆满了亲切的笑容,用汉语问道:“您是来应聘汉语老师的吧?让您久等了(亲,您瞧,这位一定也是呆久的人精,眼睛毒着呢,没把米苔当成来报名上学的日本人。)。”
米苔站起身来说:“不好意思,没经过允许就在这里坐了很长时间。”
“没事儿。您先坐一下,我送送学生就来。”
女士把学生送到门口,互相说了几句“今天辛苦了”、“下周见”、“请慢走”之类的寒暄话,然后,回转身来走到服务台后面,把墙壁轻轻一按,露出一个小房间,她进去摸摸索索了几分钟,端着一杯咖啡出来了。
“喜欢喝咖啡吗?这是我老家云南的咖啡,味道很不错,尝一尝吧。”
“您是云南人?”
“对,我老家在昆明。”
“您什么时候来日本的?”
“哦,已经20多年了。”
“那您是留日老前辈了。”
“哪里哪里,大家都一样。对了,忘了介绍,我是‘谢谢中文学校’的校长,我叫徐岫烟,这是我名片。”
米苔接过名片有礼貌地看了一下,“岫烟?一位从红楼梦里走出来的佳人啊。”
“哦?您也熟悉和喜欢红楼梦?”徐岫烟的声音里充满了惊喜。
“我是雪芹大师的超级大粉丝。”
徐岫烟向米苔伸过手来,“那我们一定有共同语言,爱同一个人爱同一本书。简历带来了吗?”
今天也凑巧了,因为去劳基署需要递交简历,为预防万一,米苔多复印了两张,没想到在这儿派上用场了。
徐岫烟翻看着米苔的简历问道:“您的履历这么好,进我们这家小破庙不嫌委屈吗?”
不知怎么,也许徐岫烟比自己年长,也许爱着同一个人同一本书无形中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米苔像见到亲人一样把自己所遭受的委屈一五一十统统向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女子倾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