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难说再见(上)
吃过饭后,张安和陈怡一路沉默地回到了别墅,途中没有任何的交流,张安始终一言不发,坐在车上独自沉思。Du00.coM
陈怡也没有挑起话题的兴致,只是频频地用眼角观察着张安,她很想知道张安究竟是在演戏,还是说这才是他原本的性格。
第二天的张安一直在忙碌着写项目报告,中科院的白院长也打电话询问了一下他准备什么时候去正式上班,一些编制上的档案问题都已经处理好了。
说到档案,这是张安感觉最要命的东西。在国内,没考上大学的普通人,他们的档案一般归劳动局管辖,而考上大学的人,他们的档案归人事局管理,区别就在于,考上大学就属于干部身份。
但是当初张安考上一所垃圾大学后,没毕业就被开除了,档案的去向也没有去管,他也不清楚自己的档案到底是在原来的学校,还是在学校所在地的人事局,或劳动局。
如果张安没有如今的地位,那么他提取档案的路程将是漫长而艰辛的,很有可能忙活一年都不清楚自己的档案究竟在哪个角落里静静地躺着,或则是早已被当成垃圾给处理掉了。
但是什么事都架不住认真二字,如今的张安提取档案的时间可以用神速来形容,没有了各个单位之间的推诿,档案在一个上午的时间久查清了去向。
看到这么高效率的工作,张安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看来有关部门并非真的是效率低下,只是没有遇到能让他们开足马力的事情。
接近中午的时候,中科院来人送给张安一本崭新的户口簿,上面只有属于张安的一页内容,户籍所在地上明确地写上了北京市三个字。
看着这本户口簿,张安心里很是激动,北漂人员的两大理想,一个是房子,一个是户口,前一个是明码标价的商品,后一个是攀枝错节的关系。北京的户口,在外来人眼里是一件比任何奢侈品都要奢侈的东西。
北京人,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将拥有集全国之力打造的医疗条件,最好的教育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在高考这一人生最关键的起跑线上领先别人一大步。
佛家说众生平等,圣经也说人人平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上也规定了公民平等,但是正是因为不平等,才会用平等来忽悠世间这些向往平等的人。
张安从参加高考后就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平等只说,只能说有前提设置的平等,就像高考中山东的考生之间,录取分数线是平等的,河南的考生之间录取分数线是平等的,北京的考生之间录取分数线是平等的。
但是如果你打破了省之间的设定,打破了这一前提设置,拿着山东,河南,北京三地的考生来对比,那么你就会明白平等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笑话。
尽管户口这件事对张安现在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他还是感觉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于是乎他拿起了电话,想了一下,给徐峰打了过去。
他想将这件事告诉这个目前来说他在北京唯一的好哥们,这个消息如果告诉陈怡,他认为对方肯定不能理解这件事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徐峰,这个和他一样的北漂才能理解这一纸户口的不易。
电话接通后,没有出现张安预想的那种久别的喜悦,徐峰的声音很平淡:“喂,张安,有什么事吗?”
“峰子,上班呢?晚上有空吗?想请你和你对象吃个饭,这么长时间不见了,怪想你的。”张安有点失望,不过他很快就帮徐峰想了个理由,对方在上班,说话的语气必须很平稳。
“今天晚上吗?恐怕不行啊,今天晚上我要陪对象去参加一个聚会,她的一个好朋友要出国了。”徐峰的话里有种欲言又止的犹豫。
“哦,那改天吧。我这边也有个好消息,峰子,我拿到北京户口了。”张安很兴奋地说道,他感觉这个消息应该足以让徐峰替他高兴。
“恭喜了,改天给你贺贺,我请你。”徐峰愣了一下,声音还是那么平淡,透着股失落。
“不用你请,我请你,到时候我也把新交的女朋友带去让你们认识认识,哈哈,峰子,想不到吧,哥也是有对象的人了。”张安没听出对方的失落,很高兴地调侃道。
“呵呵,行啊,安子,有你的,先这样吧,我正在工作,以后联系。”徐峰勉强地笑了两声,随即就挂掉了电话,心里的冒出一股不忿的情绪,脑海里一直想着三个字:为什么。
论相貌,讲人品,拼成绩,他徐峰那一样比张安差,在以前,张安刚来北京的时候,衣食无着,还不是全靠着自己的帮忙,让他认识了几个朋友,帮着他度过了难关。
可是为什么现在变成这种状况,当自己为一套房子的首付而奔波的时候,张安已经拿到了北京户口,前段时间还给家里买了辆车。
一种很难说清楚的情绪在徐峰的心里弥漫,他嫉妒这个哥们,同时又非常的不服气,和张安相交十几年,他自认为对张安非常了解,但是现如今,唉,想到这里徐峰酒感觉一阵难受,为自己的感到不公。
一个原本不如自己,需要靠自己去照顾的朋友,突然的飞黄腾达,将自己抛得远远的,这种感受很难说清,失落和嫉妒,羡慕和不忿,交织在一块,构成了现在徐峰的感受。
张安却从来没有向那方面考虑,他只是感觉,以前刘涛,徐峰等人有了好事,都找他吃个饭庆祝一下。
今天自己也有了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找徐峰吃饭,那是再正常不过,他知道自己地位的变化会给以前的朋友产生一些刺激,但他不会想到这些朋友的感觉会那么糟糕。
中午的时候,陈怡很意外地回来了,还带了一些食物,张安在客厅里看着陈怡将食物放好,伸了伸懒腰,报告写得很顺利,他刚刚给白院长发了过去。
“大少爷,快点来吃饭吧,什么都给你准备好,现在连盘子都不帮着端一下了。”陈怡有点不高兴地说,这几天她快成张安的保姆了。
张安慢条斯理地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说:“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忙完了给我打电话。”说完拿起筷子就开吃。
陈怡愣了一会儿,心想:“这是什么状况,从来没听他主动说过请客,今天吃错药了?”
她看了看张安,试探地问:“怎么了?怎么今天想起来请我吃饭了?你那里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说出来听听。”她想知道是不是关于张安研究方面的事情,这种信息对她有用。
“说出来你也不能理解,我拿到北京的户口了,这件事你能明白吗?”张安耸了耸肩,他不觉得对方会明白其中的含义。
“户口?哦,那是什么东西?是绿卡?”陈怡有点茫然地问,户口这种东西她确实不了解,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
“可以这么说吧,就相当于北京的绿卡。”张安感觉陈怡无意中做的这个比喻还是蛮恰当的,细细想来还真和绿卡有点想。
“可是我不明白,你原来就是中国人啊,应该生下来就有绿卡的。”陈怡用美国式的思维来品读这件事,终究走进了死胡同。
“呵呵,这不一样,我有中国国籍,但是以前没有北京绿卡,所以之前我在北京时需要暂住证,你明白?”张安试着解释。
“哦,暂住证?是暂时居住的证明?我不明白,为什么你是中国人,还需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办理暂时居住的证明,还要拿某一个地区的绿卡。”陈怡摇了摇头,对这种居住方式感觉到非常的不可思议。
“你可以理解为国内的一种特色文化,要知道户口是我们很看重的一样东西,绝不比在美国拿到绿卡轻松。”张安也笑了笑,他能明白对方的惊讶。
“好吧,既然你感觉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再说你又是头一次主动请我,我实在想不出拒绝的理由。”陈怡随口答应下来。
吃过午饭后,陈怡休息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这里,只剩下张安一个人在泳池里继续泡着,他忽然很怀念以前在广场上吃露天烧烤的日子,很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