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博才受冷落 汉文帝看淡生死
贾谊是汉文帝时期的大才子,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有名气了,河南的地方大员吴公在政绩考评时,得了天下的第一名,受到汉文帝的提拔,进入中方政府任职,吴公向汉文帝推荐贾谊,贾谊做了汉朝最年轻的博士。读零零小说
博士在汉朝,是供皇帝咨询顾问的人员,没有实权。大多数博士都是白发苍苍的博学之士,只有贾谊是一个毛头小子,很起眼。
汉文帝请一群博士来谈话,所问的很多问题,只有贾谊能够侃侃而谈,使得汉文帝很满意,于是,贾谊的位置提拔地很快。
汉朝的重要职位,一向是由功勋权贵担任,后来发展为权贵勋族的后裔担任,他们大都出身下层,没有多少文墨,与贾谊这种高级知识分子比起来,是有很大差异的,贾谊的快速升迁,使得这些靠着祖辈功劳吃饭的人,感到前所未有的一种威胁。
贾谊不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人吗,汉文帝喜欢贾谊,不仅是因为贾谊学问渊博,更是因为贾谊对于西汉政府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都有不少深刻独到的见识。
贾谊一生只活了三十多岁,但是,贾谊却留给世人不少充满真知灼见的文章,其中,在他所写的一篇最著名的政论文中,他这样写道:“管仲说过,仓库中的财物很充足的时候,老百姓才有可能明白礼节的重要,假如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有可能顾忌礼义廉耻啊!人民的衣食很充足,生活得无忧无虑,他们才有可能有荣誉感与羞耻之心。人民生活得不好,而可以把政治办好的,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听说过。
一个男人不种田,就会有人因此挨饿;一个女人不织布,就会有人受寒。汉朝兴起已经四十几年了,国家与百姓积蓄的财物还少得可怜。
假如现在朝廷驱使百姓回到农田,让百姓从事农桑生产,使天下人凭着自己的力气吃饭,所蓄积的粮食足以养活天下人,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了,百姓可以富足起来。
假如陛下不这样做,整天只想着粮食不足而惴惴不安,我为陛下感到很惋惜。”
汉文帝被贾谊的话所打动,于是下达了劝农桑的命令,并且亲自耕种土地,作为天下人的表率,使得汉朝重农的政策落实下来,汉朝经济继续得到快速恢复发展。
汉文帝打算任用贾谊做高级公卿,惹得一班元老权贵不满,他们说道:“贾谊只是一个年级轻轻地洛阳人,读了一点书,就要与我们平起平坐,他会把朝政弄乱套的。”
汉文帝知道朝中元老公卿的势力太大,弄不好会影响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只好委屈贾谊到地方去任职。
贾谊到了地方,更加有机会接触实际,他深刻地赶到了汉初所实行的分封制已经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他上书给汉文帝说:“现在有人说,政治已经上了轨道了,这种说法让我感到很痛心。
我认为现在的形势,就像是一个人睡在柴垛上一样,柴垛马上要燃着了,柴垛上的人却浑然不知危险。
诸侯国一天一天在发展他们的势力,天下的形势好比是一个人得了脚肿的病,他的脚肿得比水桶还粗,这样的人,连伸缩身体都很困难,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很危险。
诸侯王已经在一天一天长大,他们拥有上千里的土地,几十个城市,这样一来,想不造反都很困难。
诸侯国中没有造反的异姓王叫做吴芮,为什么呢?因为吴芮只有两万五千编户,没有一个大郡的人口多,怎么可能造反。
所以,想天下太平,就必须解决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可以用将大的诸侯国变成数个小诸侯国的办法来解决。”
贾谊的真知灼见,后来被汉武帝所实行,汉文帝是一个不愿意轻易折腾的皇帝,他不愿意轻易改变汉朝的休养生息的国策,贾谊的眼光很独到,可惜早生了几十年。
汉文帝并不糊涂,可惜迫于形势,始终无法重用贾谊。在汉文帝的心中,他始终是很欣赏贾谊的。
贾谊想把自己的想法实施,可惜一直不能说服汉文帝,贾谊很抑郁,终于得了重病,去世了。
贾谊生前以屈原自比,错了,屈原所遇的楚怀王、顷襄王却是昏君,而贾谊所遇的汉文帝却是一个仁君明主,贾谊还是嫩了一些啊!
尽管真的不愿意,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要面对死亡的,很多人想像着自己死后的那个世界,早早地为自己准备了很多供自己去世后,在另一个世界享用的物品,结果呢,这些东西大都成了盗墓贼们的果实。
汉文帝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后事的呢?
汉文帝是一个聪明人,他曾经在自己的晚年,留下了一篇很著名的关于自己后事的文章,其中所包含的真知灼见,充分代表了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生死观。
文帝这样说道:“我听说,天下万物的出生、生长,总会最后死亡的;死亡,是天地间自然的道理,是万事万物的自然属性,不要为了我的死亡而过分悲伤。
在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中,大家都喜欢赞美生,而忌讳谈到死,因此,很多人优厚地埋葬去世的人,使得很多家庭破了产。
假如因为丧礼而使活着的人受到伤害,我非常不赞同。我活着的时候,没有使百姓过上好日子,假如我现在去世了,却使百姓长时间穿着丧服而悲哀,忍受着炎热天气身穿厚厚的丧服的折磨,这只能增加我的不道德,使我更加对不起天下人,我不愿意这样做。
我很幸运地能够保住祖先的宗庙,以自己低微的出身,登上了天子的地位,长达二十多年,靠的是上天的保佑,社稷的福气,现在,四方没有战争,天下安宁,我感到很欣慰。
我是一个很不聪明的人,常常担心自己会犯下错误,给祖先带来耻辱,年龄越老,这种担心就越多。
我能够幸运地享受到自己的天年,获得追随先帝的机会,还有什么可以哀伤的呢?我死之后,天下的百姓,在我下葬三天之后,就要除去丧服,不得禁止百姓婚、丧、嫁、娶、祭祀、吃肉、饮酒等。
参加我的丧礼的亲戚们,不必光着脚,家族的人所穿的丧服不要过长,不要发动百姓来到宫中哭丧。
血缘较近的亲属,应该来到宫中哭一哭,进行祭奠的,哭上十五声就可以了,不是早上、晚上祭拜的时间,禁止擅自哭泣。
我下葬之后,近族的人,也要早一点除去丧服,我埋葬的地点就在霸陵,不要改变山河的面貌,我死之后,后宫之中,中夫人之下的美人们,放她们回家。”
当初,汉文帝曾经在霸陵视察,他对名臣张释之说道:“假如用北山的石头做棺椁,用麻絮斩碎后混合上油漆来涂抹石缝,谁能动这样的陵墓半分呢?”
张释之答道:“是啊,可是,假如陵墓中有很多令人心动的宝物,就是把整个山都禁锢起来,也还是有缝隙的,盗墓贼照样可以进得去;假如根本没有任何令人心动的宝物,就算没有石棺,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有张释之这样的名臣,前提条件是先有汉文帝这样的明君。文帝听了张释之的话,很欣赏。
所以,汉文帝交待自己的儿子汉景帝刘启,不要用金银铜锡等金属来装饰自己的坟墓,只用普通的瓦器。汉文帝面对死亡的坦然,所修的霸陵之简朴,真是令人起敬的并且发人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