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江河奔流 > 陆贽劝谏唐德宗 永历革新无果终

陆贽劝谏唐德宗 永历革新无果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陆贽是唐德宗手下的爱臣,唐德宗向陆贽询问治国的方法与要务,陆贽答道:“当务之急,是君臣之间能够上下沟通,人民向往的、皇帝提前去做;人民厌恶的,君主立刻革除,皇帝与臣民的好恶相同,天下人有不来归顺的,从古至今,从来没有过。Du00.coM立国的根本,在于民众的拥护,想得到民众的拥护,就必须体察民情;《易经》的卦卜,乾卦在下、坤卦在上,结果是泰(吉利),天在下、地在上,为什么是吉利呢?这就是上下相交的结果。君在上、臣在下,在道理上是合理的,在卦象却是否(不吉利),原因是上下不能相交的原因。

皇帝勤俭而使百姓富足,人民甘心乐意侍奉皇帝;君主肆意妄为、轻蔑人民,人民怨恨君主而叛变君主,这不就是有损吗?古代的圣王位居于下,他的个人好恶必定顺应民心、而不敢将天下人顺应个人的私欲。”

唐德宗对陆贽说道:“我生性待人真诚,喜欢开诚布公,能够接受劝谏,我认为君臣应该如同一身,互不设防,但是,我经常被人欺骗、出卖、捉弄,我的过错就在于对人开诚布公,谏官议论国家大事,经常把错误全部归于我一人身上,换取自己的名声。我看过不少奏章,不过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我对他们略加垂问,立刻无言以对,假如真的有奇异才能,我会吝啬官职吗?”

陆贽回答道:“天子治理天下,如同老天一般,老天不会因为大地上生长了一些无用的树木,就停止所有生物的生长;皇帝不会因为有一两个小人而废弃正直之人的劝谏。

皇上用智巧来驾驭臣民,会使得人民产生欺诈;皇帝对人怀疑,就会使人刻薄;在上的君王施恩于人,在下位的臣民就会报恩于皇帝;如果君王不能竭诚待人,想臣子真正对待自己,是不可能的;

成汤被臣子称赞圣明,不是说成汤不曾犯错;有了过失,马上改正,就是圣贤。任何人都南面有过失的,无论是明智的君主、还是愚昧的臣子。

明智的人能够改正错误,愚昧的人耻于认错,明知不对还坚持去做,一定会恶贯满盈的。谏官议事不够周密,对君王没有大碍。

言辞朴拙、行事有效的人,未必是愚昧无知;花言巧语、以重利为诱饵的人,未必高人一等。对谏官的言论,要据实考验,根据后果,对于谏官的话采纳与否,只要看事实即可。

皇帝喜欢占上风,必定喜欢花言巧语;君王耻于认错,必定讨厌臣下直言劝谏;这样一来,臣下只能一味巧言谄媚迎合皇帝,君主就会听不到臣子忠诚正直的进谏了。

君王如果喜欢肆无忌惮地强词夺理,必定喜欢打断臣下的话,只说自己有理。君王喜欢炫耀自己的聪明,必定喜欢猜疑臣子,防止臣子的欺诈,如此一来,臣子就会察言观色逢迎求利。

君王的态度过于严厉威猛,一定难以虚怀若谷接受规劝,这么一来,臣子心生畏惧,逃避罪行,而不敢合情合理地申述事实。君主的心意不能达于下,大臣们不免心存猜疑;大臣的心思不能被皇帝知道,君王就会猜忌疑虑;心存猜忌就不能接纳忠诚的进谏了,大臣心存疑虑,就不会服从诏令;诏令不被臣子采纳,君王就会惩罚臣子。

规劝的人多了,表示君王喜欢纳谏;劝谏的大臣狂放不羁,说明皇帝能够宽容;大臣有什么说什么,表示皇上从善如流;谏诤的大臣获得美名,君王也得到从善如流的名声。”

805年的正月初一,群臣都来向唐德宗恭贺,太子因为长期抑郁,竟然中了风,不能够来看望唐德宗,唐德宗很伤心,因此得了重病,二十几天之后,唐德宗去世,太子登基,就是唐顺宗。

唐顺宗虽然因为中风不能说话,但是,他坐朝之后,却要进行改革,他所依赖的人才叫做王伾、王叔文、还有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宜等。

唐顺宗要改革的对象主要是宦官把持中央禁军以及地方藩镇割据的弊端。唐朝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出现宦官掌握很大权力,宦官作为依附于皇权的腐朽势力,对国家机器具有很大的腐蚀性。

唐德宗平定藩镇叛乱时期,曾经遭受兵变,被迫逃离长安,武将朝官掌握的中央禁军保护不力,靠着一百多个宦官的拼死保护,唐德宗才逃到奉天县城,这次遭遇使得唐德宗再次对宦官产生较大的信任,他逐渐扩充中央禁军,并且任命大宦官担任禁军将领,其主帅叫做中尉,由宦官担任禁军主帅及其主要将领成为一种惯例或者制度。

唐顺宗决心改变这一状况,他任命自己的做太子时的宾客朋友王伾、王叔文担任翰林学士,在宫内为自己出谋划策,起草诏令,任命杜佑为财物主管,韦执宜为宰相,主管外朝。

问题的关键是控制禁军,王佐、王叔文以皇帝的名义,任命老将范希朝去做禁军将领,大宦官俱文珍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他密令手下不听从范希朝的命令,范希朝到任之后,没有人前来报到,范希朝根本指挥不动任何人。

俱文珍指使地方藩镇上奏朝廷,施加压力,说王伾、王叔文等人扰乱朝纲,唐顺宗身体有病,应该由太子监国,等唐顺宗疾病痊愈,再重新执政。

俱文珍等人勾结外朝一些反对改革的朝官,加上藩镇的配合,发动兵变,逼迫唐顺宗退位,由太子执掌政权。王伾、王叔文被贬,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被贬到外地做司马,历史上把这场事件称为“二王八司马变革”或者永历革新。

“永历革新”失败之后,唐顺宗很快就病逝,唐宪宗由太监所控制,从唐顺宗开始,有数位唐代皇帝是由太监扶上皇位,两位皇帝直接死在太监手中,太监牢牢控制着皇帝的废立、生死,控制着禁军,很多外朝官员甚至藩镇巴结、勾结宦官,宦官成为唐朝政治集团中最为腐败的因素,直到唐朝灭亡。

改革者大都是悲剧人物,唐朝积重难返,唐顺宗重疾在身,唐朝外有藩镇,内有宦官,空头皇帝又有病,靠着几个没有根基的朝官,要对付势力庞大、富有经验的强大政治势力,成功的几率是不大的。

阅读《资治通鉴》,我发现司马光这位保守派,对所谓的改革人士很反感,所以,司马光的史书中,所描写的王伾、王叔文等人,基本上是反面形象,这与真实的“二王八司马”是大相径庭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