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石器时代重塑现代文明 > 第四十六章 耧车

第四十六章 耧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时间扎眼就过去了,一晃眼的时间,漫长的冬季就已经被熬过,袁弘迎来了他在这个世界第二次的春天。www.DU00.COm两年的时间,袁弘已经很好的把自己代入进了原始人的角色。曾经的来自后世的记忆距离袁弘已经越来越远了,如果不是文明球上显示的科技提醒着袁弘的话,袁弘说不定现在就已经迷失了。

文明球,是袁弘与后世记忆相连接的唯一一个媒介了。

“****。”袁弘拿着农具,在已经化了冻的土地上,开出一条条的沟壑。

其它的族人也有样学样,学着袁弘的样子给土地开沟壑,起垄。虽然不清楚袁弘所说的垄作法到底有没有他说的那么神奇,但是袁弘总不能害大家吧。

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和地势而异。作垄方法有整地后起垄和不整地直接起垄以及山坡地等高起垄。

冰原上的地形是平坦的平原,所以需要袁弘再动员族人人工制造垄。

中国北方抗旱耕作以蓄墒保墒为中心。最早出现的一种抗旱耕作法可能是畎亩法。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抗旱主要体现在“上田弃亩”之中。西汉的代田法便将“上田弃亩”的抗旱原理发扬光大。

足足十天,袁弘的精力全部都耗费在这上面了,凭着前世教授教导的知识,袁弘总算是造出来了原始的垄。

系统理所当然的提升获得了点数,令人震惊的五万点数。虽然比起完整农具和生产流水线要少上不少,但也情有可原。毕竟完整农具和生产流水线可是影响到了后世生活的方方面面。

完整农具不用说,现代机器都是从完整农具体系上演变而来,而生产流水线的影响更是重——机械原理的教育体系,通过学校、老师、课本等生产流水线上的点,可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人员。

但是垄作法么,到了后世除了农村地区还使用外,大型农场大都放弃了这种耕作方式。垄作法更加适合精耕细作一家一户的生产,而不适合大规模的采用机械化生产的粗犷种植。

“族长,这样就可以了吗?”靠着袁弘的谁干得多谁就有肉吃的激励政策,族人们的工作效率很高。

原始人类之所以会在石器时代逗留几万年不进化,不是因为他们的脑子笨,科学考究新旧石器时代交替的人的脑容量和现代人相比差不到哪里去,但是他们却动辄在石器上停留了几千几万年,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脑中没有一个向前的意识。

总是偏安一隅,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自产自销,自给自足,不与外界接触,也不需要和外界接触。没有了竞争,没有了向前发展的意识,因此,整个社会也便失去了活力,开始如同一潭死水一样古井无波。

这不是袁弘像看到的,这种生活虽然和古籍中描写的世外桃源非常接近,但却不是袁弘想要过的生活,从骨子里他就不是一个喜欢安静、喜欢一成不变的人。

通过肉食的激励,族内工作的人开始慢慢的有了改变,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当然,族人可以用自己手里的粮食和半人马进行交换,不过交换的比例却不是多么的令人满意。但是袁弘则不然,他可以仗着自己族长的身份,从半人马手中得到牛羊,也可以通过系统兑换牛羊。反正自从半人马部落加入之后,羊的兑换价格已经变成了2。5文明点数一头羊,就算奖励族人倒也并没有让袁弘破费太多。

相比较于垄作的完成,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冻土,你让大家把种子都放进耧车里,这样就可以快速的播种了……”袁弘拿起耧车,做了一个示范。

耧车是中国古代在农业方面的伟大发明之一,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就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耧车便是现代条播机的原型,可能有人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惊奇的地方,制造又不复杂,结构简单——但是,自诩发达的欧洲,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欧洲才有足够数量的坚实而质量又好的条播机。

公元1566年,威尼斯参议院给欧洲最早的条播机授予了专利权,其发明者是卡米罗?托雷洛。留下详细说明的最早条播机是公元1602年波伦亚城的塔蒂尔?卡瓦里纳的条播机,但很原始。欧洲第一个真正条播机是杰思罗?塔尔发展起来的。公元1700年后不久,此机便已生产,对其叙述发表于公元1731年。但欧洲的这种及其后那些类型的条播机既昂贵又不可靠。

欧洲在公元19世纪中叶以前的种子条播机基本上无效,也不经济。因此,欧洲在种子条播机这个问题上,白白浪费了两个世纪的时间,这是因为未能利用耧车固有的原理。

中国古代的农业有多发达?中国古代播种系统在效率上至少是欧洲系统的10倍,而换算成收获量的话,则为欧洲的30倍。而这正是经历1700年的情况。

因此袁弘有信心,通过自己制造出的一套来自中国古代的伟大农业生产工具改变这片贫瘠的土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