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辞别广播电台
和尚祖师是佛陀
公元前6世纪,一位被尊为佛陀的圣哲在印度创立了佛
教。公元2至12世纪之间,佛教传遍了整个亚洲。今天,佛
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3至4亿信徒,大部分居住在亚
洲东南部。
大约在公元前624年,悉达多乔达摩王子生于印度北
部的迦毗罗卫城。在传说中,乔达摩王子诞生后,不扶而行,
向东南西北各走7步,自己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时地下随王子足迹所至涌出莲花,天空出现两条金龙,在
空中口喷清泉,为王子沐浴。
乔达摩王子自幼在父母亲的王宫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
活。可是29岁那年所经历的4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巡
游出城,先是看到一位老人,发白面皱,手持拐杖,行动极
其困难;接着又看到一个病人,喘息呻吟,痛苦万状地在道
旁挣扎;他还看见一些人抬着一具尸体,那尸体脓血流溢,
恶臭难闻,随行亲属痛哭流涕。王子感慨万分,想到世人无
论富贵贫贱,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大关。最后,王子看见一
个印度教的苦行僧人,一手持钵,一手持杖,严肃安详地走
过。王子肃然起敬,感觉这才是令人向往的生活。
于是,悉达多乔达摩王子离开王宫,离开了父母妻儿,
决心做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侣,出家修行。他先和印度教的苦
行僧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教会了他斋戒和专心静思默
想。然后,他又研读了印度教的圣典,可是并没有找到问题
的答案。因此,他决定从自身寻求获得真谛和自我解放的道
路。
王子来到尼连禅河西岸的苦行林中,铺荆棘为床,静坐
苦修,饥饿时仅取一粒米为食。就这样过了6年,最后身形
消瘦得不成样子,但对解脱之道仍无所得。他终于明白,折
磨自己徒劳无益。
于是,他在尼连禅河洗净身躯,并接受了林中牧女供养
的乳糜。这时随王子苦行的5个侍从,看到这种情形,以为
王子修道的初心已经消退,感觉很失望,便一同离开了他。
未来的佛陀在河边一个鲜花盛开的沙罗树林里睡了一
觉。傍晚花枝垂下时,他起身来到尼连禅河外10里之遥的
一棵菩提树下,盘腿坐在树下的大石上,并发誓说:“不成
正觉,誓不起座。”于是,他在菩提树下静坐了48天。在第
49天的清晨,豁然大悟,得成正果。
佛经上记载,佛陀悟道的时候,大地震动,天华飘坠,
鸟兽及一切生灵都用天香、鲜花和其他供品向他致敬,赞颂
释迦牟尼成就佛道。
成佛之后,释迦牟尼开始云游四方,传授他的教义,信
徒的人数也迅速增加。80岁时,佛陀在拘尸那迦逝世。佛陀
临终的情节与苏格拉底颇为相似。佛陀感到圆寂在即,对聚
集在他身边的弟子最后一次嘱咐,言辞简单,态度坚决:“比
丘们,现在我同你们告别。人的一切要素都是短暂的。认真
修炼你们的大自在吧。”这是他的最后遗言,说完渐渐升入
涅檗。佛陀的遗体火化,仪式庄严。各国王公贵族分取佛陀
遗骨,命人建造舍利塔安奉佛骨。
佛陀释迦牟尼有着多种多样的称号,在此列举常见
的几种。
悉达多‘乔达摩是佛陀的原名,乔达摩是他的姓,悉达
多的意思是“吉祥”。
释迦牟尼为梵文的音译。释迦,是个部落名称,意思是
“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等。释迦牟
尼的意思就成了“能仁”、“能儒”、“能忍”、“能寂”或“释
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还常常被称为佛、佛陀,民间的俗称叫佛爷。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的意思是“觉”、“觉者”、“知者”。虽
然释迦牟尼并不是惟的佛,但一般佛经上“佛说”的佛就
是指的释迦。
释迦牟尼还有个更流行的称呼:如来或如来佛。如来是
梵文的意译。“如”又称“如实”,指的是佛说的“绝对真理”、
事物的真相、宇宙万有之本体。“如来”则是指从如实之道
来,开示真理者。
密宗把释迦牟尼称作毗卢遮那佛,意译即“大日如来”,
也就是把释迦牟尼佛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
五比丘为首批僧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又在树下静坐7天,探索
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方法。之后就动身,准备到鹿野苑先
去度化曾离他而去的5名侍者。途中,释迦牟尼接受了谛婆
沙、跋利迦等商人的供养,并接受众人的请求,为他们传法。
这是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开始,这些商人也就成了佛门最早
的在家信徒优婆塞,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居士”。
释迦牟尼来到鹿野苑,先前侍从王子的5个人还没有改
变对他的成见,约定释迦牟尼到时不起立。但等到佛陀来到,
那种庄严的气象使5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起立敬礼,有的为他
安置座位,有的为他整理衣钵。佛陀问道:“你们已经约定
见我时不起立,现在为什么又为我服务呢?”
这5个人心感惭愧,就问释迦牟尼:“乔达摩,修道有进
步吧?”释迦牟尼告诉他们:“你们怎能称呼无上之尊的姓
名呢?虽然对我来说,什么称呼都没有区别,但你们这样骄
慢,将会招来报应啊。”接着又告诉他们:“我现在已经脱离
了生老病死的忧患,得成了正觉。”
释迦牟尼的弟子迅速增加,其中值得一提的有摩揭陀国
的频婆娑罗王,此人向佛陀的僧团奉献甚丰。还有教主宠信
的弟子阿难,此人在佛陀临终时侍奉左右。后来,释迦牟尼
家族中的许多人也出了家,其中包括释迦牟尼的儿子罗怙
罗。因为罗怙罗年龄太小,释迦牟尼为他制定了沙弥十戒。
这是僧人群体中有沙弥的开始。
舍利弗归依佛教的故事广为流传:舍利弗在王舍城沿街
乞讨时遇见佛僧阿说示。舍利弗见阿说示态度安详,便问:
“朋友,你的面目安详,面色清纯,师父是谁?信奉谁的教
义?”阿说示回答他,佛陀是他的师父,但是自己刚入教不
久,还不能阐述师父的教义。在舍利弗的请求下,阿说示把
使他心境平和的教义说了个概要:“凡事有因缘,如来说万
事的因缘以及因缘如何灭,这就是我教的教义。”舍利弗立
即明白了佛陀的话的意义,即有生必有灭,他随即归依了这
个能使心灵安静祥和的佛法。他回答阿说示说:“佛法不会
如此简单。即使如此,你已经达到万世未见的无苦境界。”
佛陀很少对非教徒说法,他认为:佛教的教义只有修行
人才能领悟和遵循。佛陀的弟子都抛弃了世俗生活,跟随师
父云游四方。雨季(六月至九月)则同师父一起留在远离城
市(便于静修)但又靠近乡间村落(便于乞食)的花园和寺
院里。所有的佛教徒都属于同一团体僧伽。为了获得正
觉,他们每天必须长时间地静思佛陀的圣谛,并遵循佛陀所
制定的戒律。
释迦牟尼的弟子中也有女性(比丘尼),但是据佛经记
载,释迦牟尼对女人并不信任。弟子阿难陀问他:“师父,我
们对女人应该采取什么态度?”释迦牟尼回答说:“不要看
她,阿难陀!”“师父,倘若已经看了她,怎么办?”“不要
跟她说话,阿难陀!”“师父,倘若我们同她说话会怎么样?”
“那就要当心你们自己了,阿难陀!”
释迦牟尼犹豫了很久才决定接纳女人加入教团,他在自
己出生的国度传教时,他的姨母要求入教,这位姨母在他生
母死后一直把他抚养成人。但是释迦牟尼一口回绝了。不久,
佛陀来到另一个国度,他的姨母剃去头发,穿上袈裟,跟随
他的脚步。她的诚心终于让释迦牟尼答应了她的请求,但是
规定了八条极其严厉的戒律限制比丘尼。在教团中,比丘尼
的地位低于比丘。释迦牟尼规定:“一个比丘尼即使一百岁
也要敬重比丘。遇见比丘应起立,双手合十行礼。即使该比
丘当天才入教,也要敬重他。”按规矩,比丘尼不能责备比
丘,而比丘可以责备比丘尼。
公元前3世纪,印度国王阿育王归依佛教,使佛教成为
印度的国教。许多僧侣还将佛教传到国外,遍及整个亚洲。
胡僧传佛到中国
我国西汉末年,一批外籍僧人通过古丝绸之路,经西域
诸国把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大约在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
之子楚王刘英率先信奉佛教,佛教由此开始在我国的洛阳、
徐州等局部地区得到传播。
从东汉到两晋,中国内地的僧人几乎全是西域胡人,他
们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时,汉人
出家受到一定限制。史书上曾记录:“佛,外国之神,非诸
华所应祠奉。……汉人皆不得出家。”
当然,这种限制并不十分严格。也是在东汉时代,出现
了第一位汉人出家者严佛调,他曾与安玄合作翻译过一部佛
经《法镜经》。
三国时代,佛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汉时,佛教还没
有传到东吴。三国时,外籍僧人开始进入这一地区。先是月
氏人支谦来到东吴,受到吴主孙权的重视,翻译佛经多部。
之后,康居人康僧会来到吴都建业(今南京),在孙权的支
持下首建佛寺,称为“初建寺”。
三国时,佛教在魏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汉人出家的越
来越多。不过这些僧人还没有严格按照佛教仪式规定出家受
戒,只是剃除了须发,穿上了僧服而已。到曹魏末年的嘉平
年间,天竺僧人昙柯迦罗来到洛阳。他接受僧众的请求,翻
译了一部称作《僧祗戒心》的律典,并“更请梵僧立羯磨法,
中夏戒律,始自乎此。”《高僧传》)这就是说,自魏嘉平年
间,因昙柯迦罗译出《僧祗戒心》,中国汉地才有了出家受
戒的制度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僧人。
两晋时期,当时,佛教传播中心有三处:一在凉州,一
在长安,一在庐山。凉州地区是胡僧来到中原前的中转站,
那里政治相对安定,许多西域僧人到内地前,往往先在凉州学
习汉语,一些重要的佛经翻译也出自凉州。凉州往南,便是关
中,于是长安成为佛教传播的一个重镇,鸠摩罗什是那里的核
心人物。当时南方的佛教中心是庐山,那里是慧远僧团活动的
地方,不过承担南方佛教事业的慧远已经是汉族人了。
到北魏兴起,平城与洛阳先后成为佛教重地,这明显地
反映在石窟艺术上。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魏开窟造像的
中心移到了龙门。其中孝文帝迁都后及宣武帝时期是第一次
高潮。现存石窟2000多个,造像10万多尊,其中三分之一
在北魏时完成。在南方,佛教在建康(今南京)也盛极一时。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基本上是由西向东,再自北而南,
西域僧人在其中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南朝四百八十寺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曾一度成
为“国教”,对当时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产生了
重要影响,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佛教在中国的风靡是由若干条件决定的。首先是佛经的
翻译。
佛教起源于印度,各种佛经都以梵文书写,只有将梵文
的佛经译成中文,才能使佛教教义为人所知。最早的佛经汉
译本是《四十二章经》,相传为东汉时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共
译。到两晋南北朝时,译经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参与译经
的人数之众,译出佛经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译经涉及的
佛教流派之广,均属空前。当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佛经翻译
家,例如道安、真谛等。特别是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在长安主
持翻译的众多佛教典籍,对中国佛教哲学的发展、中国佛教
各宗派的形成,都有极大影响。整个南北朝时期的译经已经
500多部。而在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和尚更西
行取经。他从长安启程,经西域诸国,来到印度、斯里兰卡
(当时称狮子国)求学。公元412年乘船回国,前后共13年
多。回国后,他来到建康,与其他名僧合作译出取回的佛经,
又写成了《佛国记》。
佛经的翻译,其实就是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介绍与阐发。
不少僧人通过玄学清谈和世家大族来传播佛教。在援引中国
的传统概念来翻译、解释外来的佛教概念的同时,中国僧人
也对佛学进行阐释,对教义进行改造,这其实是佛学中国化
的开始。一些高僧如支遁、于法开等不仅精通梵文,也精通
义理。僧肇、慧远、竺道生等更是提出了各自的佛学思想。
他们的努力,为隋唐时代中国佛教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打下
了基础。
由于佛经的大量翻译和佛教教义的深入人心,佛教在
中国大地迅速传播,佛教信仰在民间广泛流传。前生今
生、生死轮回、投胎转世、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的观
念,观音菩萨、如来佛、弥勒佛、阿弥陀佛的信仰,
此时广为流传。一个中国化的教派净土宗正
在孕育。建寺立塔、开窟造像,这些求福积德的
宗教实践,风行于五六世纪的中国。可以说,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民间社会是佛教的天下。
封建帝王的支持和扶植是佛教大发展最
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如北魏一朝13代帝
王,几乎人人大力扶植佛教。北魏初年,天
下寺院有6000多座,僧尼7万余人,而到了
北魏末年,其僧人人数猛增至“二百万矣,其
寺三万有余”。在东晋南朝,如同北方一样,
佛教在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下,也呈现迅速发
展的趋势。东晋时代,首都建康的道场寺和庐山的东林寺成
为佛教的两大中心;皇室及名门士族与僧人的广泛交往成为
一时的风尚;名僧辈出,佛教义学盛极一时;皇帝亲自颁旨
造寺度僧,这些都推动了僧人人数的进一步扩大。
南朝梁武帝对佛教的崇信达到了极致。在梁朝建立3年
后,梁武帝下诏宣布自己事佛,并从此遵照在家佛教信徒的
戒律修行:礼佛诵经、吃素断酒肉,并运用皇权优待僧人、
广建佛寺。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南朝佛教很快达到极盛。仅
京城建康一处,就有寺院500余所,僧众10万余人。这些寺
院僧人拥有丰厚的资产和大批奴婢,俨然成为一批僧倡贵
族。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一些僧人直接受到皇室雇用,权势
很大。他们有的出入宫廷,有的代表皇帝出家,或者被皇室
请为“家僧”。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由皇家供给,而皇室给他
们的金银财物、车马随从等赏赐更是惊人。唐代诗人杜牧的
七绝《江南春》这样描述南朝寺院的繁盛:“南朝四百八十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梁武帝融合儒佛道三教,着重宣扬佛教的神不灭论和因
果报应思想。他著有许多佛经注疏和佛学论文。梁武帝还创
办了水陆大斋、无遮大会等法会,亲自讲经说法,并制定了
《涅粜忏》《大般若忏》等。为了表示对佛教戒律的重视,他
明令禁吃肉食,著文反复阐明禁吃肉食
的重要性。由于他的倡导,汉地佛僧改变
了原来吃三净肉的习俗。素食习惯成为
汉地佛教的一大特色。
到了隋唐时代,佛教的发展已达到
极盛。佛教思想空前活跃,产生了众多的
佛教宗派,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佛教思
想家;日本、高丽等国派遣僧人来中国求
法,使中国成为真正的北传佛教中心;佛教寺院的建筑、佛
教石窟的开凿、佛像的塑造、佛教典籍的翻译和著述,以及
佛教对世俗文化的影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佛
教僧人及寺院的发展也一发不可收拾。《旧唐书》中说:“今
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
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
在这种情况下,到唐武宗时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打击
佛教的运动。在3年间,勒令拆除寺院4600余所,小庙4万
余所,还俗僧尼26万多人,没收寺院良田数千万顷。不过,
唐武宗打击佛教运动只起到了短期成效,并没有阻止佛教的
继续发展。这是因为他的继承人没有执行他的政策,而是和
他的先辈一样,扶助佛教发展。
唐末五代以来,中国佛教向纵深发展,更加深入民间,
佛僧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故此,统治者不得不采取种种措
施,如严禁私造寺院,严禁私度僧尼,限制度僧人数,来限
制佛教僧人及寺院的发展规模。这种势态一直持续到清朝。
据清朝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的统计,当时全国僧尼
人数约为80万。
天下名山僧占多
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年代,寺院多建在城市,特别是
洛阳、长安、建康等大城市,但在以后的发展中,尤其是唐
末五代以后,佛教僧人逐渐把活动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幽雅
恬静的大山之中,所以有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谚语。
自南北朝起,中国的名山就逐渐与佛教僧人结下不解之
缘,以至出现了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合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称为“四大道场”,因为它们
分别被作为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极盛时,五峰之内寺院多达300余座,至今尚存
100余所。著名的显通寺是五台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寺
院。其他还有塔院寺、金阁寺、佛光寺等等。五台山佛教还
有一大特色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各有自己的领域。青衣僧
(汉僧)住显通寺、塔院寺、金阁寺、灵境寺等,黄衣僧(喇
嘛)住菩萨顶、金刚窟等寺庙。
峨眉山现有佛寺70余所,其中万年寺是普贤菩萨的中
心道场,历史最久,香火最盛。其他著名的大寺还有伏虎寺、
报国寺等。
普陀山佛寺基本属于禅宗,都以供奉观音为主。历朝相
继建立寺院,一度有寺院庵堂218所,僧尼2000余人。其中
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被称为普陀“三大寺”。
九华山鼎盛时期,佛寺达300余座,僧众4000余人,香
烟缭绕,终年不绝,故有“佛国仙城”美称。现在还保存78
座佛寺,以化城寺、祗园寺最出名。
除了四大名山,凡是名山几乎都与佛教密不可分。如五
岳的中岳嵩山有少林寺,这是中国禅宗的发祥地;南岳衡山
有著名的般若寺,禅宗六祖惠能的嫡传弟子怀让曾住此寺30
余年;北岳恒山有中国寺庙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悬空寺。
在中国佛教史上还有被称为“四大丛林”的著名佛寺:当阳
玉泉山寺、苏州灵岩山寺、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山国清寺,
都建在山上。南宋末年的宁宗时代,曾对江南禅寺评定等级,
由此产生了“五山十刹”,其中的“五山”指杭州的径山、灵
隐山、南屏山及宁波的天童山、阿育王山。
总之,在遍布中华大地的名山大川间,佛教寺院星罗棋
布,从人烟稠密的繁华都市,到穷乡僻壤的边缘乡村,到处
都有中国僧人的踪迹。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