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因着战前早有安排,王都在每个城里都留着想当的防守兵力,他没退到一处,随随便便就能守个一两天,追兵不可能说一下就围上来,尾追的少了,王都就发动反攻,等后续部队上来,我早一步退到下一个城市去了。Du00.coM
护民军逐步后退,丢城失地,宋军步步紧跟,要占领这些地方,没人不行,总不能从梁国和吴国的边境抽调,人家那里还虎视眈眈的望着呢,再加上陈国和英族的战斗,陈国无暇对宋国形成压迫,部署在东线的兵力有些没用,便逐步的往西往北调拨了过来。
情报分析,宋国从中心集团调出的总兵力高达二十五万以上,尤其是东线,因为护民军和陈国一直没啥动作,抽调的兵力更多。
时杰见机会差不多了,命令张子敬,火速南下。
早在易江江畔待命的十五护民军,乘坐所有的水面交通工具,顺江而下,越过丘谷、皮凌、直接在管中附近登陆,只要拿下管中,往西再攻克蒲原,就能直接威胁上元。
护民军这种攻击速度完全出乎宋国意料,这种不考虑后勤的攻击还是少见,护民军有强大的水军支持,后勤供应完全不是问题。
护民军快速的开辟了西线战场,完全出乎宋国意料,此时再想及时抽调兵力过去,已然来不及,何况这边正一路凯歌,夺城夺地,怎舍得就此放手,只好抽调北面的部队赶去增援,等于减轻了王任部的压力。
时杰也终于迎来了攻城的宋军,他预想的没错,敌人果然是想从这里插入,彻底断去王都的后路。
时杰是吃过午饭后得到的消息,有约五万的宋军从青甘城出发,向这边过来了。
他随即写下几道命令,派特兵分头送往城外的部队去了。为啥会说到城外通知部队呢,原来,时杰到达昌都后,只留了一万五千人留守城中。其余的三万余人被他分成几部分到城外做临战的野战拉练去了,这还有两个好处,一是给敌人一个昌都空虚的假象,再者部队分的区域大了,能更好的控制敌人的侦查范围。
时杰即刻传令,全军备战,只要能坚守两天,散于外围的部队就能赶回来,对敌人的侧后实施突袭。
宋军在第二天午前赶到了昌都城郊,是其前锋约万人左右。只匆匆吃完午饭,即对昌都展开攻击,结果自然是损兵折将,败退下去。
时杰亲临第一线,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城下的宋军。见其大多数是一身疲惫,显然是一路急行军过来的,要是城中有足够人马,这时候突击一下,就能把这股敌人消灭了,又一想,如果城里兵力多了。人家未必会这么疾风急火的赶来,就让他们多歇息歇息吧。
宋军初攻未果,后面的部队陆续赶到,对昌都展开了合围,只看他们忙乱的架势,就知道一定是准备全力一击。将昌都拿下了。
时杰算算时间,外围的部队应该到达指定位置了,便命令几个善于夜行的特兵战士趁夜出城,潜过敌人的封锁线,与各部联络动手时间。明天敌人全力攻城时,从后突袭。
时杰预计的没错,宋军果然在第二天天刚之时,分从四面,对护民军展开猛攻,时杰指挥守军,顽强抵抗。
就在宋军第一波刚刚攻到城垣之时,首先是从西面,宋军的后方,传来激烈的喊杀声,跟着东、北、南三面也是喊杀连天。
注意力全在进攻上的宋军将士,哪里想得到由此变化,一时阵脚大乱,主将还质问侦查人员:不是说昌都周围只有为一两支护民军的警戒部队吗?
侦查人员摸摸脑袋,是啊,我就是看到了两拨这样的队伍啊!
主将几乎想把这几个侦查兵一段乱揍:你看到两拨,他看到三拨,那个又是只看到一拨,你们怎么知道你们看到的是同样的几波呢!还一个个信誓旦旦的就回报,昌都周围护民军兵力超不过两万,回头再找你们算账。
这个主将也不想想,你能想到从这里插入,对方就不能想到吗,只想一步就达到目的,不做全面细致的侦查,就领兵来攻,这也算时杰用兵高明处:总让人以为,本是不可能为之的事又可为之。
先不说这主将心里又悔又恨了,先说战场,宋军只注意攻城了,后备不足,被护民军一个冲锋就将宋军断成几截,时杰早在城头观察到了,宋军的帅帐在城南,亲率千余名特兵,杀向而去。
拼命上来拦截的宋兵哪里是特兵的对手,被时杰一路就杀了过去。
宋军主将这时间可没心思和侦察兵算账了,见到本这里来到又是手雷,又是飞弹的,必然是护民军中的精锐,脑袋中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撤。
若是这个主将能就地组织抵抗,他的人数不占劣势,倒能和护民军勉强一战,但现在部队被截成几节,又被护民军的这支精锐部队的名头吓到,他们于乱军从中生生的追杀了己方主帅的事可就发生在不久前,怎么能不慌啊,一边命令手下上去阻挡,一边带着亲卫向南退去。
其实这正是时杰希望的,要是在野战中,同样数目的军队一方全歼另一方,简直不可能,时杰的目的就是冲散对方,只要对方的阵型乱了,有再多的人也无济于事。
宋军主帅的撤退,使本就处于混乱的宋军顿时无心恋战,在护民军内外夹攻下,大多数人都弃掉了刀枪,原地投降。
时杰并不命令前去追敌,五万人防守城市还行,若真的追击,兵力还是不够,万一对方还有后续兵团,自己就被动了,当下,命令各部,收拢俘虏进城,继续稳守城市。
此役结束,昌都的兵力连同降兵,已达到七万余,这放到哪里,都不能算一支小的力量了,遥想当初,护民军起家时,队伍都是以十为单位,这刚多久,好像就是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