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西北大学之行
此时大概是上午十点左右,政务处理完了,本来应该处理到下午,可是现在,整个中国没有什么战事,需要处理的东西较少,加上秘书们都已经做好了分类汇总,不需要杨元钊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进度比较快,好容易有了这样的闲暇,本应该是稍事休息,杨元钊心中挂念着雷达的项目,索性离开了总统府,驱车赶往西北大学。
专车穿过宽广的西北大道,才短短几年,西北大道之上就多了许多的车辆,好在不是早晚高峰,否则,堵车是肯定的,就在上个月,包头就爆发了一次几乎波及到五分之一城市的大堵车,哪怕是地铁,快速线的分流,超过千万,甚至两三千万的大城市,在上下班的时刻堵车几乎是必然。
对于此,谁都没有更好的办法,特别是包头这样,集中了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中心的地方,总不能错开上下班的时间吧,那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够堵,尽可能的兴建更宽广的街道,并且划出一定区域作为快速路线,以保证整体范围之中通行速度。
不是高峰期,路上的车不少,却也可以接受,从总统府这边,走上了高速环线,上了高速环线之后,车的速度明显的加快了,杨元钊的专车,是一款v6发动机的防弹汽车,最高速度可以达到130公里,不过司机没有选择这么高的速度,以85公里左右的速度,顺着高速环线大概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距离西北市中心40公里之外大学城。
这里是西北学术氛围最浓于的地方,集中了十几所大学,不是包头的全部,却也是其中的大部分,整个中国最出名大学西北大学,也坐落在大学城之中,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集中在这里的十几所大学之中,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受到西北大学影响,甚至一些干脆就是附庸于西北大学。
秉承着西北的传统,西北大学虽然规模庞大,校门却是非常的简单,一个宽大的,没有多少布置的大门,类似的门在西北大学差不多有12个,因为整个西北大学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城市,整整80万人在其中,其中学生60多万,教职工差不多十几万,加上一些后勤和服务人员,这里的人口快比得上一个大城市了。
也因此西北大学相当的大,占地的27平方公里,就这样,这一个校区都已经很难容纳这么多人,在不远处20公里之外的新批土地上面,分校正在建立之中。
杨元钊的目的地是雷达实验室,专车缓缓的驶入了西北大学,透着车窗杨元钊看着周围,青春飞扬的学生,他突然感觉到自己有些老了,是啊,穿越过来,已经8年了,他从最底层开始做起,一手缔造出中国这个让世人难以想象的奇迹,彻底的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发展历程,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苦海之中脱身出来,建立了工业化,并且借助着种种的时机,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甚至介入到世界大战之中,准备用战争树立起中国的威名。
可就本心而言,西北大学这些由他亲自关心,并且一手兴建起来的大学,是他最大的成功,中国终于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一样,每一个适龄的学生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才是他最大的成绩,强大的国家,或许会因为一时不慎,或者错误的决定而灰飞烟灭,可是民众的教育,却是无法抹杀的,这一点从二战之后,日德的快速恢复就可以看出来,哪怕是在一片废墟之中,只要有人,有受到过教育的人,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之中,重新建造一个现代文明,甚至比之前建设的更好。
西北大学作为整个中国最完善,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大学来说,西北大学包括研究生博士在内,60万的学生,足以傲视全球,本科生源18万左右,32万研究生,14万博士生,加上5.2万的教职人员的,西北大学可以说是中国学术最为的浓烈的地方,每年的国家拨款10亿只是西北众多科研投资之中的一部分,作为中国最出色,也是最顶尖的学府,西北大学跟中国大大小小的不少企业,签订的很多的研究合同,每年科研资金高达87亿美元,这笔钱基本上相当于中国在非一流大学投入的部分了。
因为资金的不同,科研项目分为不同的等级,目前在西北大学的12个项目之中,药品,石化化工的项目的,这些项目有些刚刚开始,有些已经持续不断的产生效益了,其中有一个药品项目,是治疗胃病的药物,这种专门针对胃病的药物,比之前的胃药效果上面,最少提升了5倍以上,对于特定的胃病还有转门的作用,推出的第一年,利润高达27亿,也算是科研和产业相结合的典范。
无论是药品,还是石化,都很重要,可是在杨元钊的眼里,这些只是赚钱的项目,真正关键的项目还是雷达,解决了雷达的问题,即便是整个世界攻击他都不怕了。
陆军中国不怕,中国本身就拥有陆军的传统,庞大的人口,本身就是谁也无法带来的优势,稍稍武装一些,哪怕是弱一点世界平均水平,也可以力压整个世界,拼人来说,中国不惧怕任何人,这一点从陆军众多战斗就可以看出来,杨元钊唯一担心的就是海军,海军跟陆军不一样,陆军一定数量的陆军,在指挥没有出现问题的前提下,不可能全军覆没,固定防御,只能够用人去拼,可海军不一样,一旦有了巨大的优势,如同,幻想级的加勒比海之战一样,代差之下,几乎是无损的平推。
中国的海军很强大,可毕竟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战争的考验,航母比战列舰强大,可是航母目前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除非是弄出来,都不是杨元钊来的目的的,他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的雷达。
杨元钊专车当然拥有西北大学的通行证,每一次杨元钊抵达这里,都是悄悄的来,直接的前往雷达实验室,这是中央政府跟西北大学共同出资兴建的大型标准化实验室,总投资超过了37亿,其中各种最简短的无线电和半导体机器,在这里应有尽有,承担着包括目前最主要的机载雷达项目在内17个雷达研制和改造项目。
如此规模庞大的实验室,当然也拥有一流人员配备,19名教授,53个副教授,讲师及以下300多人,还有包括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在内的,最少2000多人的团队,这是一个庞大,而分工明确的实验室。
雷达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相当的快,最早的雷达项目,是在一体机和特拉斯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大师级科学家的作用就是如此,一旦他开了一个头,设立了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方向之后,哪怕是弱一点的科学家,进行查漏补缺,这样反而容易许多。
雷达是无线电的应用技术,虽然起点很高,可是它的功效,更多的是来源于半导体材料的进展,就比如运算器来说,西北从出现雷达的运算器到现在,已经发展了8代,每一代之间最少有3倍以上的差别,最初的和目前的,几乎差了上千倍,这样运算速度,让雷达可以处理的数据更加的精细。
雷达的数据,每多一条雷达波的计算,就会带来更加精确的结果,可是这对于运算要求极高的,按照雷达的时间和固定的无线电波的速度,可以算出来比较精确的距离的,这一点度量衡和时间越精确,最终的结果就会越精确,可是当多个点,甚至是无穷多个点的时候,雷达的计算压力就会不停的增加的,最终上升到无法计算,甚至是死机的程度。
雷达的基本运行模式,就是向一个方向发射一缕无线电波,然后遇到阻挡按照反射回来波的时间,推算出目标的大小,就跟用点勾勒一幅画来说,聊聊的几笔,最多就是一个简笔画,可是细细的勾画,一点点的把整体给点出来,那就是一个相当栩栩如生的画作。
雷达也是一样,为了精准的判断目标,必须要多个点位,在最初的时候,雷达在显示器上面显示的,只是一个点,这样别管多大的东西,只要被反射,就会出现一个目标,这也是早期雷达的弊端,往往大规模的锡箔纸,会让显示器上面,出现无数的光点,以干扰雷达的测量。
中国在雷达的研制上面,在获得了这么一款原始的雷达之后,并没有把他投入到军事应用之中,而是继续研究,最少弄出来10点以上的测距,能够基本上勾勒出物体的形状的雷达之后,这才投入到运用之中。
正是这种严禁,让雷达从投入到军队之中,就没有后世雷达那么多的毛病,不但精确度很高,还能够把一些飞鸟给分割来开,误报和错报率一直都保持着比较低的水准,成为了海军和空军最喜欢用的探测武器,很多海军和空军的新的训练科目,基本上跟雷达有关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