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屠刀集 > 第115章 千古谁识汉灭赵3

第115章 千古谁识汉灭赵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三、汉的真实处境

彭城之战出现了两个英雄。第一个当然是项羽,第二个则非刘邦莫属。二者都是在不可能翻盘的情况下稳住阵脚,并扭转战局。

汉自定三秦出关东征,占领彭城时势力达到鼎盛,除了燕、九江、衡山、临江诸国没有加入反楚联盟,与所有的势力都成了同盟关系,包括彭越等散在武装力量。汉二年四月,反楚联盟抄了楚的老巢,击齐之楚军主力成了没有后方的无根之木,按理说覆灭是转眼间的事。岂料项羽居然从齐回师,长途奔袭,绕到汉军不设防的南面,向彭城发起攻击,导致汉军崩溃。史称杀汉军十余万,估计有夸大成分。因为刘邦占领彭城,不需要在彭城驻扎大量军队,不过军队的首脑机关应该在彭城。项羽的打击锋芒直接打击了刘邦的军政首脑机关,对汉军士气的打击,类似于当年项梁之死对楚军的震摄。估计这种状况使联盟中的诸侯觉得汉大势已去,便开始疏远汉,这反而为汉日后的逐一剿灭提供了口实。

诸侯去汉复为楚,菜九以为,这只表明诸侯认为汉大势已去,所以纷纷重新站队,与汉保持距离,还不是与楚联手攻汉。否则,汉在新遭大败之余,不不可能抵挡住来自腹心地区的军事打击的。所以,就生出另外一种考量,诸侯去汉复为楚,乃是日后汉为自己消灭各路诸侯而捏造的罪名,不如此,汉在道义上就是有问题的,与项羽杀义帝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汉的真实处境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问题。彭城惨败是肯定的,将汉伤到什么程度可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败得很惨是肯定的,这有诸侯离心为证;但元气未伤也是肯定的,否则就解释不了在惨败之后,汉旋即将内部的不安定逐一平定。

汉在彭城败得很惨很难看,庞大的反楚联盟立刻呈土崩瓦解之势,感觉汉的覆灭也是转眼间的事,赵对汉的主动进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但刘邦临危不乱,迅速稳住阵脚,很快就组织起有效的战线,与楚互有攻守,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彭城败后至汉三年的事迹非常多,记载也比较混乱,时间的先后理顺不易,根据相关记载大致是这样的:四月败彭城,五月汉王至荥阳部署了平定楚汉战线间的与汉离心的前盟友,部署对楚的反击。六月汉王入关,灭章邯、立太子之后又出关。八月汉王再入关,部署攻魏伐赵事宜。于此期间,破楚荥阳下,及平定王武等前盟友。仔细推敲,汉主要损失可能是膨胀出来的虚浮部分,而其骨干力量基本保存下来了。前期势力的骤然壮大,可能是东进过于顺利,混乱时期的散在武装迅速集聚在汉的旗帜下,显得势力空前壮大。在骤然遭到楚的暴烈打击下,那些跟风者选择与汉疏远也很正常。因汉的自身势力还是非常强大的,才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与楚硬碰硬,顶住了楚的攻势,形成了长达两年多的相持局面。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即使到汉三年这个时候,汉的立场还不是吞并天下。汉反楚的最初动因是项羽分封不公,即汉不是从反楚伊始就有兼并天下之心的。张良遗项羽书称汉王如约即止,也就是说汉王只要拿到关中之地如约王关中,即会中止反楚军事行动。估计这也是当时人的共同心态。即使汉王出关,其旗号也只是惩罚项羽的不公,并以此为由拉人入伙。而河南与殷二国之灭,一是他们挡了刘邦东进的路;二是二国的当国者不以为不公,他们是项羽分封的受益者,以原先普通赵将而封王,不会对分封政策不满。至于殷与楚之前有摩擦,楚派陈平击定之,原因不详,估计殷可能只是有所不恭,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叛。刘邦从彭城大败中稳住阵脚,就开始逐一清理那些与他为敌者,或者他认为与他为敌者,是否就开始有心兼并天下,也只能走着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