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篇:赏灯,作诗,将军怒...
不知不觉,三更已至。而就在那催更钟鼓刚刚停止之时,“水天涧”上空便升起了一朵朵绚丽的烟火。来这儿参与赏灯的人们,看到此景纷纷欢呼。因为此刻,“赏灯诗会”才真正拉开帷幕。
“水乡阁”内,众人见此,便纷纷走到了窗落之前。其等看着空中那五彩缤纷的烟火,亦纷纷发出赞叹之声。大约过了一盏茶时间,待那些烟火消散过后,众人便相互赠予了自己亲手编制的花灯。而后,其等便纷纷出了“水乡阁”,往残诗布告之处行去。
众人一边在人群之中缓慢前行,一边相互攀谈了起来。
“听说这次残诗是当朝国子监府司崔液所出,不知道帝国上下有几人可以对得上。反正我是没有任何把握。”
“呵呵呵!未看上一眼,你怎么就知道对不上呢?”
“听周兄这么说,那崔文豪出的残诗,你是势在必得咯?”
“我可未这般说,周某与诸位一样都是一介文生,哪有那么高的才气。我的意思是,宁小爷乃百年难遇的试前文生,他应该有些许把握。”
此人话说于此,众人也纷纷点头。然而不久,又有人开口:
“若是蔡勋兄在此,应该也有三分把握可以对上一对。”
“嗯,蔡勋兄文采出众,兴许可以试一试。”
“是啊,说来奇怪,往年蔡勋兄会与我等一起来此,不知今日是何因未来。”
“我听说他今日府内有事,所以来不了。”
……
说话之间,众人便已来到了“水天涧”某处开阔之地。显然,这开阔之地,亦是由木质材料在湖泊之上搭建而成。若从木板缝隙中往下看,依稀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
此刻,这里早已挤满了人。说到底,他们亦是被那布告上的残诗吸引而至的。此时布告牌上已经揭晓了那首残诗。残诗题为《赏灯夜》,乃七言绝句。文豪崔液写了前两句,并且注明了后两句必须用疑问手法来对。
众人上前,看清那布告上的前两句纷纷在嘴里念道: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文豪就是文豪,这七言绝句我都读不明白。”
此刻有人这般气馁说道,言下之意是已经放弃了对此残诗的念头。
不过,当宁或见到这布告之上的残诗时,他的眉头却深深皱了起来,而且其心中也是惊涛翻涌。
若要问其原由,实则是这两句诗对于前世的宁或来说,真是熟的不能再熟。
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公元705—707年)之际,京城正月(即正月十五)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
当时崔液被奉为“绝唱”的,就是这首《赏灯夜》。而此诗在宁或前世应叫做《上元夜》,乃崔液创作的《七绝组诗》当中的第一首,亦是流传最广的一首。
“难不成,此世之中崔大家只写了前两句?不过,这赏灯诗会真是…”
此时,宁或心中震惊的同时,也终于意识到,这月夜赏灯,三更烟火,以及似潮喧闹的人流。真的像极了其前世的“元宵节”。
正当宁或心中泛起诸多思绪之时,人群当中又有人开了口:
“这前两句诗,写的真是妙极。将赏灯诗会的气氛写的十分到位。第一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第二句写出了在这等盛会之际,应该通宵尽兴。”
“是啊”这时又有人说道:“这‘且莫催’三字烘托出赏灯气氛的热烈,‘彻明开’写出了赏灯诗会通宵达旦闹花灯的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真是妙极!”
围拢在布告处的众人,在听闻这些话后,也都纷纷点起了头。通过这两人的一番解释,许多人也都能看明白了这两句诗。这时,人群当中终于有人愿意上前,准备试着对一对此诗的后两句。
布告栏旁立着两名身披轻甲的士兵,一人手中捧着厚厚的宣纸,一人手中端着文房书具。他们见有人主动上前,其中一名士兵便开口说道:
“但凡参与对诗者,需写明自己身份,否则一律作废。”
其实众人早就知晓这些规矩,这士兵这般说,也只是例行公事罢了。
众人此刻早已排起了队,依次走上前来,洋洋洒洒在那宣纸之上写下了自己的诗句。
那两名士兵,看着众人你来我往。时而摇头,时而微笑。可当宁或上前,落下了手中墨笔之后。这两名士兵的脸色却变的无比震惊。
下一刻,他们竟异口同声,将宁或对的两句诗念了出来: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这两名士兵念完,相视看了一眼,随后又纷纷将目光集中到了宁或身上。
“请这位小友写好自己的名讳。”
原来,宁或落笔之后竟然忘记写了姓名。直到一名士兵开口提醒他才意识到。
又是笔落,宁或叹了口气,思绪急转感慨不已:
“未曾想,我竟用崔大家前世的诗,对了他此世的残诗。若他自己知晓,那该是怎样的表情?”
不知道过了多久,催更钟又起,“水天涧”内的人群也渐渐散了去。宁或几人依旧结伴而行,纷纷往各自马车停泊的地方走去。其间,很多人问宁或后面两句诗写了什么,宁或听闻只是摇摇头,闭口不语。
待到其等纷纷离去,宁或才将关于那首诗的“故事”说了出来,果然不出宁或所料,魏子矜听后先是觉得震惊,随后却又笑出声来。因为,魏子矜也觉得宁或这一出也太过荒诞了。
谈笑之间,魏子矜亦终于跨上了马车。宁或驾着马车,披着月光,向他们二人住处疾驰。
云泽山脉连绵,宛禺城虽然不大,但是从宁或二人住处到水天涧,却是有一小段距离。途中他们需要越过一座山坡,穿过三公里左右的树林。
约过了一刻钟,宁或终于越过了那座名为“林丘”的小山坡,进入了树林之中。可未曾料想,那匹拉着车的老马,刚进树林就有些狂躁。
宁或不知这匹马儿今日到底发了什么癫,不过他却能感觉出,这匹老马情绪中存有一丝抗拒。可是它为何抗拒,宁或却一概不知。扬起手中的马鞭,宁或又是一抽。这老马吃疼,只好继续在这森林中疾驰。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宁或隐约看见前方不远处,仿佛有些许人影耸动。而这时,这匹老马儿竟然自己停了下来,无论宁或怎么抽它,它都不再往前迈开半步。
宁或见此心中生疑,当即,他向车内的魏子矜交代了一番,随后,便下了马车慢慢隐入了夜色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