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百年宜昌 > 宜昌兵变:三、宜昌的兴起

宜昌兵变:三、宜昌的兴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宜昌兵变:三、宜昌的兴起

三斗坪人黎荫三是宜昌的第一位实业家。1905年从日本学成回国到宜昌码头上岸时,带回了2台以蒸汽为动力的铁质织布机、数台铁木结构自动穿梭脚踏织布机,跟在他身后的还有3名日本纺织技师。他们来宜负责调试安装和培训织工。宜昌第一家纺织工厂宜人组织机坊在北门外原救生局的房屋里诞生了。至1920年全厂拥有30多台织布机,员工30多人,日产各种规格细布800米,并能染织各色花布,填补了宜昌国货市场的空白。

被称为“李铁匠“的李开荣1907年到汉阳周恒顺机器厂学习砂型铸造技能,回宜后建起宜昌第一个机械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仿制日本高脚织布机。因织布机供不应求,李开荣于小南湖建新厂扩大生产。时有工人40多人,铸、锻、车、钳工种齐备。至1920年李正顺机器厂平均年产织布机2000余台,远销湖北、湖南几十个县市。

1920年,萧廉臣在宜昌创建森茂肥皂厂,开始生产出“爱国牌“和“无敌牌“两种肥皂。该厂在商标包装纸上印有百余字的宣传文字,大意是自华洋通商,日货日甚,中国要强盛就要自尊自立,要爱国就须使用国货。当时正值全国掀起抵制日货的**,故而爱国牌肥皂颇为畅销。

武昌金口人俞锦堂1908年来宜,首办“均益“人力车行,有木轮车20辆。1917年开始在人力车木轮上加胶皮防震。随着宜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川流不息的过往客商和军队,人力车行的生意越来越好,据统计,到了1933年,光他一家就有钢丝胶轮充气力车740辆,而更多的车行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当年的繁荣已经不复存在,可是力行一街、力行二街、力行三街的街道名称却记录了那一段辉煌,随着城市大规模拆迁改造,到现在还有谁会记得那段历史?

1913年,宜昌大财主陈善夫的儿子陈仲泉(应廉)自费留日归来,他从上海购回了100马力的柴油机,在宜昌创办了“光明电灯公司“,给宜昌带来电力和光明,显然,电的使用对宜昌城市文明提升和后来思想文化发展都有极大启蒙和推动作用。而当时这一大胆举措距离上海建成第一家由英商投资的发电厂,开始供应照明用电,开创了上海使用电灯的历史不过才仅仅三十一年。到了1920年,宜昌泰升号在光明电灯公司停业后投资购置发电设备自办照明用电。还利用原光明电灯厂的线路,将富余的电输往二架牌坊、鼓楼街、北正街、北门外正街、尚书巷一带,供1000余盏电灯照明之用。

到了1920年前后,宜昌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东门外六一书院有县立公办的模范高等小学、墨池书院有彝陵中学、文昌宫有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还有不少的私立小学和教会小学,在1919年以后,宜昌有志青年刘梅森等人组织了“谊智书报阅览社“,成立了宜昌第一家书店“互助书社“,到了1922年,驻宜川军军官范啸野在璞宝街创办了《宜昌日报》,在宜昌开创了新闻传播的先河。

可惜那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