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百年宜昌 > 大三线:一、三线建设的由来

大三线:一、三线建设的由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三线:一、三线建设的由来

19**年是一个闰年。在中国是甲辰年,也就是龙年。它的第一天从星期三开始的。那一年***发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解放军“的号召;那一年,****小组成立、美国轰炸越南北方、战争烧到我们自己家门口;那一年,苏*总书记赫鲁晓夫下台,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那一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撤销了叛逃到印度的****自治区筹委会主任职务、中印战争以后两国关系日趋紧张;那一年,解放军连续成功围歼和捕获********的多股国民党军队和派遣特务。

19**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舰发生激战,8月5日,美国对北越政权的轰炸加上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彻底改变了***对世界格局的看法。因为中国本来就处于主要是美国和苏联双方的军事力量的战略包围之中,加上台湾和印度的摇旗呐喊,中国对可能爆发的战争不能不有所准备。***就提出了关于开展三线建设的号召。

当时,中苏两党已经彻底决裂,加上我们和越南站在一起,与美国这个宿敌当然势不两立。中国面临着两个超级大国的夹击,而中国工业布局从军事经济学的角度看显得非常脆弱、几乎不堪一击。东北的重工业几乎全在苏联轰炸机1小时航程和中短程地地导弹射程之内,反应时间短,防御能力差;以上海为中枢的华东工业区完全暴露在美国航空母舰和以台湾为基地的航空兵攻击之下,一旦桥梁道路中断,连1000万城市人口的自身生计都成问题,何言工业的能源、电力、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产成品运输。

而在一个多月前总参作战部提出的报告中也说:在敌人突然袭击时我们的情况相当严重。因为工业过于集中,全国14个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和52%的国防工业;因为大城市人口多,全国14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都在沿海地区,防空问题尚无有效措施,而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城市附近,缺乏应付敌人袭击的措施。

于是,根据国际形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改变建设方针,首先集中建设大三线,作为全国的战略大后方。19**年5月15日到6月17日,**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期间,***多次批评了李富春领导的国家计委,5月27日又对**、周恩来、***、李富春、彭真的工作作出了批评,谈了三线建设,并着重指出要在攀枝花地区建立钢铁工业基地。为此***还动气地说:如果大家不同意,我就到成都,西昌去开会。西昌通不通火车?不通,我就骑毛驴下西康。*攀枝花没有钱,我把工资拿出来。前一段时间,我们忽视利用原有的沿海基地,后来经过提醒,注意了,最近几年又忽视屁股和后方了。

***的话引起了与会者的*鸣,受到批评的**和周恩来也一致同意他的主张:在加强农业生产、解决人民吃穿用的同时,迅速展开三线建设,加强战备。会后**要求各大工厂一分为二,抢时间、抓速度搬到内地,不仅要搬厂子,还要搬迁学校、科学院、设计院,这就是三线建设的由来。

三线建设的由来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息息相关,现在的一些专家学者在谈及当年的三线建设时总是喋喋不休的指出三线建设与国民经济当时的布局有多么的不合理,而视而不见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我国所处的基本态势,就算不谈这些,为什么喊了几十年的西部大开发一直没有任何结果,后来却在物价飞涨、调控失控、打压无效和听之任之之中,以及在发现美国已经成功的完成了对华战略合围以后得到了那些大型企业的积极响应,于是有人戏称这是第二次三线建设,是不是可以说一代伟人***的眼光就是超乎常人、超乎常态和无往而不胜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