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公考笔记 > 第2章 准确读懂考试大纲

第2章 准确读懂考试大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国考考试大纲非常不详细,异常简洁,并且变动也很小(无论国考还是省考都一样,改的就是年份),多年来一直都是4290字符数(不计空格),具体到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就更少的可怜了。

每年新大纲发布后,各大机构就开始装腔作势搞什么“深度解读”并制造虚假新闻如某公“不变中透出的重要信息”之类来骗取广大善良考生的关注。

它们所谓的“深度解读”好比“年年岁岁花相似”,枯燥简单之极,一点也不深。

况且所有的公考机构大纲解读会都是自导自演,台上台下坐的大都是自己的员工,极少数新浪、搜狐等网编是花钱请去的。

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之所以不轻易改动“大纲”(大纲相当于公考界的宪法),一是为了保持考试稳定性,二是防止这些培训机构无事生非、拿大纲制造热点忽悠考生。

“大纲”到底蕴含了什么信息?该怎样“解读”?

城下君在这章就以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为例,让大机构瞧瞧如何“深度剖析”国考大纲。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言语大纲总共195个字(不含后面的题型介绍),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每个字都有重要作用,主要强调言语部分所考查的能力。

我们来逐一分析,最大化挖掘大纲有用信息。

1、总括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1)“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表明言语部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力。

更确切地说,“思考”指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度挖掘,“交流”指要把自己的想法精确表达出来(总结概括)。

“思考和交流”表明考生在读完题干内容后就能通过自己的思索总结出文段的主要信息。

然后才是看选项!

(2)“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这句话太重要了,先挑出关键词——“迅速”、“准确”、“理解和把握内涵”。

“迅速”强调时间观念,“准确”要求不能出错,“理解和把握内涵”指材料的蕴含的本质内容。

(注: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隐藏在事物深处的东西,需要探索、挖掘才可以看到)

这段文字表明言语就是考查考生“把握材料最本质内容”的能力,这也代表着考生要具备一定的思维深度,能够快速分清主次,直达问题本源。

换句话说,言语就是要求考生能在众多信息中立刻找到最主要的部分(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2、重要分论

“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这句话我们先暂时不分析,先看后面内容。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3、分论

(1)“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指常考的“词句理解题”、“代词指代题”。

提问方式一般有:

文中的“生命法则”是指(),

“这个过程”指的是();

“这不仅是抛给体育界的问题”中的“这”指的是()。

(2)“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指考的最多的“主旨概括题”。

提问方式一般有:

这段文字旨在、主旨、主要(介绍、说明、强调、谈论、阐明、表明)、重点强调();

对文段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意在强调();

这段文字的关键词是()。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3)“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指“细节判断题”。

提问方式一般有: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4)“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指“信息推断题”、“下文推断题”(这里指纯推断题,非某图的“意图推断题”)。

提问方式一般有:

根据上述文字能够推出的是(),

由上述文字可以得出();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5)“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指考的很少的“作者态度题”、“作者意图题”、“作者倾向题”、“作者目的题”。

提问方式一般有:

作者对数字化阅读的态度是();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这段文字主要想告诉我们();

这段文字中,作者认为();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6)“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指“逻辑填空题”、“语句表达题”。

(7)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指出言语理解部分考查的题型。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我们再回头看一下第2条的“重要分论”——“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这句话的意义。

其实这句话是贯彻后面所有分论内容的,意即做任何一道言语题都需要遵从这一条!

其实,言语题就是抓关键信息、关键词,也就是说找到文段最关键的部分,你需要锻炼的就是这种能力,明白这一点将让你领先绝大部分考生!

——————————神奇智能的分割线————————————

我们接着来看一道震惊公考界的大纲例题。

大家可以自己找找2011年安徽省的考试大纲,请看言语部分的第2道例题。原文如下:

例题2:随着全球肉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目前,畜牧业用地已经占到地球土地面积的30%,作为农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门类,畜牧业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用来生产饲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为给牧场腾出空间,已经有70%的森林遭到砍伐。目前畜牧业对全球825个陆地生态区中的306个造成了威胁,并且威胁到1699个濒危物种。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发展畜牧业的环境代价B。应严格控制畜牧业发展

C。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D。畜牧业造成的污染严重

(答案:A。这是一道并列结构的主旨题,五句话分别描述了畜牧业对温室效应、土地、森林、陆地生态区的消极影响,概括其共同点,只有“环境代价”适合,B项过度推理,C项无中生有,D项是局部信息。)

请各位考生看清这道例题(其实是国考题)的提问方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再请看他们给的答案解析(这个应该是命题人自己写的解析)“这是一道并列结构的主旨题”,这表明什么?

这表明“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还包括“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种提问方式,在命题人眼里其实是“主旨题”

请大家再翻翻某图的《模块宝典》或任意一本包含言语部分的教材、试卷,你都会发现“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被归为“意图推断题”,而不属于“主旨概括题”。

这又表明什么?这表明顾斐的言语体系(也就是说某图的言语体系)有重大漏洞,最基本的试题分类都出现错误,该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必然不对,这也是大部分考生此类试题作答正确率较低的深层次原因。

但是顾斐本人是不会承认的!某图也不会承认的!

下文请见“第3章言语试题的合理分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