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片段阅读字面主旨题二...
本章继续讲述2009年国考2道普通的字面主旨题,争议多的就讲的详细些,没争议的一笔带过。
2008国考-题3
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A、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
一、读懂提问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属于典型的字面主旨题,这种提问方式尽显主旨题“找重点”的作答规律,本题要求考生能迅速搞清楚作者的写作思路。
二、确定答案
这道题根本不需要贴原文,甚至不用分析,绝大部分考生凭借语感就能确定D项为正确选项,这种感觉说不上来,但是你就是知道要选它,这就是“语感”!换言之,如果这题都感觉不出来,那么您的“语感”……
三、分析结构
文段结构还是需要分析的:
第1句。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
本句提出问题——阴历和阳历不协调。
第2句。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
本句解决问题——“十九年七闰法”。
注意,“怎么办呢?”表明文段论述目的是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阴历和阳历不协调,请仔细体验其中的感情倾向。
第3句。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
本句评价解决办法——巧妙、比外国领先,只是对第2句的补充说明。
四、分析选项
“A、古代阴历中闰月设置的规律与作用”——偏离主题,表述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侧重点不对,文段并非想告诉大家“闰月设置的规律”,谈及“闰月设置的规律”是为了说明古人是如何解决阴阳历调和问题的。
也就是说文段提及“闰月设置的规律”只是通向写作目的的一个中间论述过程,而题目问的是写作目的。
“B、中国古代历法在当时有先进水平”——偏离主题,出自第3句,文段并没有着重强调古代历法有多先进,只是顺便提及。
“C、阴阳历调和问题在古代是个世界性问题”——无中生有,出自第3句,文段并没有提及历法的“世界性问题”。
“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正确选项,为文段的写作目的,文段着重强调的问题。
五、友情解答
QZZN上的一些考生关于此题的提问。
疑问1:B最后那句话,是没有意义的吗?我选的B
PS:又把最后一句错当主旨句了。
疑问2:觉得B更合适理由如下:这段话以句号处为界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说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第二部分就是说中国古代历法的巧妙与先进。这两部分的意思是并列的关系,如何就选D不选B了呢?第一部分的介绍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历法的先进而做的铺垫。
PS:最后一句只是补充说明,并非并列关系。
疑问3:其实我感觉选择A,D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差异问题,其实我国古代基本就是用阴历,他们不会特意去想着解决阴阳历的问题。
PS:常识问题,本来不想解释的。城下君问下各位“24节气是根据阴历还是阳历?国考常识很可能会考到哟!”
六、试题评估
难度指数:2星(1星-容易,2星-中等,3星-难,4星-极难,5星-不规范)
答对估算:60%
解题关键:仔细体验“怎么办呢?”包含的感情倾向
考场思维:送分题,快速作答
2008国考-题4
费孝通在反思一生学术研究时,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根据这段文字,“文化自觉”的主要作用是()。
A、使文化的发展方向更为可控
B、使人们能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文化
C、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文化的来源和特点
D、使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转变更为容易
一、读懂提问
提问是“根据这段文字,‘文化自觉’的主要作用是”,确切地说,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要求准确理解“文化自觉”这个词语,本题主要要求理解最后半句话的含义。
二、确定答案
本题选自文章《宗教媒体与文化自觉》,根据原文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A。
本题的难度在于不好理解,任何作答技巧都没用,完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我们先来看下原文(处理版):
————————————隔离原文————————————
一、文化自觉的涵义
文化自觉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段话说的文化自觉包含了三层涵义:
第一层涵义是,对我们文化的来历、形成和特色,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说,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是文化得以延续的根基和种子,脱离了历史和传统,文化就不能延续、发展。因此,我们要有一种自觉,就是自觉地维护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发扬光大。
第二层涵义是,要明白我们文化发展的趋向。这是说,文化自觉要求清醒认识文化的过去和未来,把握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只有自主把握文化转型,只有不断适应新环境、新时代需要的创造,才能使传统保持活力。因此,我们要力求传统和创造相结合,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推进文化的发展。
第三层涵义是,文化自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文化的自主性,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以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的地位,进而对世界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隔离原文————————————
请仔细看第二层涵义“文化自觉要求清醒认识文化的过去和未来,把握文化未来发展方向。只有自主把握文化转型,只有不断适应新环境、新时代需要的创造,才能使传统保持活力。”,故A项为命题人设置的正确选项。
三、分析结构
此题毋须分析文段结构,直接精确到重点句子——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是为了”表明后面的内容即为“文化自觉的作用”。
“自主能力”和“自主地位”指自己决定未来发展方向,不受外来干扰,“自主性”能保持文化发展方向按自己的要求来,即“自主性”对应“可控性”。
正确选项必须强调“自主”二字!
四、分析选项
“A、使文化的发展方向更为可控”——正确选项,重点句“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的高度概括。
“B、使人们能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文化”——偏离重点,没有体现“自主性”。
“C、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文化的来源和特点”——偏离重点,不属于“文化自觉的作用”,跟文段重点“自主性”完全不符。
“D、使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转变更为容易”——偏离重点,没有体现“自主性”。
五、友情解答
QZZN上的一些考生关于此题的提问。
疑问1:选D,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PS:没有体现“自主性”!“融合和转变更为容易”的说法也毫无根据。
六、试题评估
难度指数:3星(1星-容易,2星-中等,3星-难,4星-极难,5星-不规范)
答对估算:60%
解题关键:理解“自主能力”和“自主地位”的内涵
考场思维:依靠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