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公考笔记 > 第27章 片段阅读字面主旨题二...

第27章 片段阅读字面主旨题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章城下君为各位讲解2010年国考1道比较特殊的字面主旨题。

2010国考-题1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B、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C、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一、读懂提问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属于字面主旨题,因为文段结构比较特殊,所以提问方式也非常特殊(国考唯一一次问“重在说明”),题目其实问的是文段主要阐述的是哪一个事情。正确选项一般是纯客观表述。

本题要求考生能迅速把握文段讨论的主要问题。

二、确定答案

题干取自对外汉语的1道考题——简析中国古代科学的基本特点,正确选项为A。通过原文能很好地理解试题,城下君贴上原文以备分析:

————————————隔离原文————————————

简析中国古代科学的基本特点

从中国科学技术本身来说,它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点,一切学科、一切研究,都以“国家”的实用为最终目的。比如天文学就是为王朝的一统天下寻求“授命于天”的根据;中国古代的农学也很发达,仅农书即达三百余种,但它是历代王朝“以农立国”和“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反映;即使是著名的“四大发明”,也与国家的实用目的有关。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企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从研究方法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正是这些原因,使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发展。

————————————隔离原文————————————

原文的段落层次,能很好帮助我们分析所考题干结构,同时也能帮我们分析选项正误。更重要地是,能让我们更好地看清楚机构的真实水平。

三、分析结构

结合原文的段落层次,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明白题干的写作思路:

第1句。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本句从中国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强烈的实用性这个角度(原文第1段)分析原因。

第2句。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

本句从研究方法重视整体研究这个角度分析原因。

第3句。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句指出前面2句分析的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

也就是说,文章通过2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这2个角度是完全并列的),整个文段都在探讨这个原因,所以这个原因就是文段“重在说明”的部分。

四、分析选项

“A、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正确选项,文段正是从2个角度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

“B、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说法错误或表述片面,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不仅是研究方法的问题,还是中国科技本身的实用导向导致的。

“C、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偏离话题,出自第2句,不属于文段“重在说明”的问题。

“D、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偏离话题,出自第2句,不属于文段“重在说明”的问题。

五、分析解析

某公版选B。原因是它们认为“根本原因”应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体制等这些最基础的层面去寻找,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不能说是根本原因。

某公的分析让人叹为观止,“根本原因”明明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怎么扯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体制上了?不学无术!

并且某公这题也没仔细分析原文,认为本题仅从研究方法上分析。

某图版选A,答案是没选错,但是某图认为B项的“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表述有误,各位考友请直接看原文最后一句中的“使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跟“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有一点区别吗?

从这道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机构的解析并不是完全正确,甚至完全错误,订答案写解析的人并非“神勇无比”,其实水平不怎么样的。

这种情况表明我们备考时千万不要被机构的教辅、视频等资料束缚头脑,不要盲目地相信它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正确见解。

六、友情解答

QZZN上的一些考生关于此题的提问。

疑问1:选B吧。根本原因太绝对了。“这”是指前面的研究方法

疑问2:言语理解最忌选“根本”……只要文中没提及根本,那么答案中的根本就是不对的

PS:城下君强调并不是表述绝对的选项必然排除,这也是名师总结的误区之一,后面有章节会着重说明这一问题。

疑问3:选B,题没有一直强调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问题,而是重点在强调中国科技研究方法欠缺的问题

疑问4:选B,A是说的根本原因,文中根本没有将其概括出是根本原因,并且A的侧重点是古代科学没有长足进步,但是作者的反复强调的是方法问题

PS:本题文段非常特殊,2个原因是完全并列的,B项只提到其中一个角度,不能只说研究方法问题,有失偏颇。

关于A项的根本原因说法是否正确,各位有兴趣的可以查看这篇文章《踉跄在儒家思想下的中国科技》,上面的原文出处只是这篇文章的简化版。看完之后,自然明了。由于这篇文章太长,城下君只贴关键部分:

————————————隔离原文————————————

的确,从秦汉到宋元的千余年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十三世纪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停留在经验阶段,科学技术的理论没有进一步发展,近代科学也首先出现在伽利略时代的西方,而不是在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现在,以今人的眼光和从多年来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出,造成这一难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与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儒学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伦理型结构、中国的实用性科技和有着整体性观念的科学研究密不可分的。

————————————隔离原文————————————

城下君将最后一段简化,即有:造成这一难题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实用性科技和有着整体性观念的科学研究……

所以说,题干材料确实是“根本原因”啊!命题人就是根据上面的文段编写的选项。那些根据“绝对表述”排除A选项的名师,看到这题做何感想啊。

七、试题评估

难度指数:4星(1星-容易,2星-中等,3星-难,4星-极难,5星-不规范)

答对估算:30%

解题关键:明白文段2个角度论述

考场思维:仔细读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