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五姑给我买新凉鞋,有...
接着说我在分校上四年级,因为妈妈出走我去外婆家找妈妈的事。
妈妈告诉我,如果不是想到我和弟弟,她真的想喝农药死了算了。
舅妈和外婆也一致职责我爸爸,说他不会做人,家里是他的一言堂,他说的话才算话,在别人面前他什么都不是,像个缩头乌龟似的。
舅舅以前和我爸爸的关系还好,但我妈妈好歹是他妹妹,在家里挨打,到娘家哭诉,舅舅也对我爸爸有很大的意见。
因为外公去世,外婆和舅舅他们住在一起,由舅舅和舅妈供养我外婆。
舅舅是个很孝顺的人,就只有我舅妈平时凶巴巴的,说我外婆做事啰嗦,做饭不好吃。
舅舅虽然厉害,力气也大得吓人,但在家里从来不敢和舅妈顶嘴,只要顶嘴就要被舅妈打。
以前舅舅和舅妈也打过架,吵过架,但他们吵架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舅妈骂我舅舅,舅舅只能听着,几乎不会顶嘴。
听说只有一次,舅舅实在忍不住,打了我舅妈一拳,结果那一拳也许是下手重了点,把我舅妈打在床上躺了几天。
也不知是舅妈故意的,还是舅舅真的把舅妈打伤了,反正舅妈就是躺在床上喊痛,吃喝都要我舅舅服侍。
从此之后,舅舅再也不敢打舅妈了,骂都不敢骂,只有挨打和挨骂的份。
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见过舅舅和舅妈顶嘴,倒是偶尔听到舅妈骂我舅舅。
舅舅很勤快,也很心疼舅妈,家里的重活都舅舅一个人包干,舅妈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一直以来,舅舅和舅妈的关系都很好,如果哪天舅舅把舅妈惹火了,舅舅晚上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睡堂屋的板凳或者打地铺。
我到外婆家来是专门来接妈妈回家的,不可能不把妈妈接回去。
妈妈实在不想回去,说对那个家庭已经彻底伤透了心。
一些家庭的妇女因为家暴离家出走永远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我真怕妈妈不回家。
我哭得特别伤心,为妈妈伤心,也为我自己生在这样的家庭伤心。
在我们村里,别的家庭打架和吵架也是有的,但却从来不像我家这样几乎每天都在吵架。
别人家吵架之后就有人喝农药死的,而且这样的事发生过不止一两次,而是很多次,在我们村里因吵架喝药死的人具体多少我也记不清,总之有好几个。
我上二年级那经常欺负我的表妹的妈妈就是喝药死的,那时我表妹还很小,才小学三年级。
她爸爸是做猪生意的,因为有点钱,就和别人打扑克,输光了所有的钱,因为这件事我表妹的妈妈也就是我表舅娘,她一生气就喝了农药,死了。
我虽然讨厌我表妹,因为她以前经常欺负我,但我还是觉得她挺可怜的,因为那么小就没有了妈妈。
我妈妈虽然不想回家,但见我哭得伤心,便心软答应了我,回家。
第二天,我和妈妈一起从外婆家出发,我去了学校,妈妈了回家。
我爸爸是个很倔强的人,从来不会认识自己的错误,也从来不认错,就算知道自己是错的,他也不会承认。
妈妈从外婆家回来,爸爸劈头盖脸就把妈妈骂了一顿。
妈妈什么都不说,所有的苦都往肚里咽,一个人默默承受,只有在爸爸不在家的时候,才会和我讲。
分校的学生和我一二三年级在大山村小学时的那些学生一样,都喜欢蹦蹦跳跳的打闹。
打架,看谁厉害,但都点到为止,不会往死里整。
学校有十多张乒乓台,也有一个篮球场,可我不会打乒乓也不会打篮球。
我只能和那些喜欢打闹的学生一起玩,就是追呀打的,几乎都是别人被我打。
一些年龄小的也找我玩,有时候把我惹火了我也会狠狠的教训他们,但有一次一个比我小一点的被我打疼了,哇哇大哭,跑去给他家长告状。
我真的很冤啊,明明是他们来惹我的,又不是我惹他们。
分校因为离高谷镇很近,离乌江也不远。
很多学生都喜欢游泳,但却不是在乌江里游,因为乌江的水太深也太大,学生们都是在学校下面不远的小河沟里游。
我没有去游过,因为小河沟里的水潭也很深,我当时就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
但我很爱干净,我从九岁开始就自己洗衣服了,从来不让妈妈和爸爸给我洗衣服。
比起同村的其他同龄的孩子,我很爱洗澡,一周洗一次。
同村的其他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一个月也难得洗一次澡。
说起这事,那时我家因为没有牛,只养了两头猪,别人去放牛,我就去放猪。
我家邻居的一个小孩,那小孩比我小一岁,但却是我的一个表叔。
因为他妈妈和我爷爷同姓,而且是我爷爷的堂妹,也就是我姑婆。
我姑婆的儿子我当然就叫表叔了,我表叔放牛,我就和他一起去放猪。
那是春天的时候,许多农田里都积满了水,我和表叔在附近放牛和放猪,我就和表叔在农田里玩水。
当表叔把他的裤子卷起来的时候,我看到他的两条腿都是黑色的,无法形容的那种黑,因为他年龄比我还小一岁,腿上一只有微不可见的一些汗毛,所以他腿上的黑并不是汗毛所致。
他除了腿上是黑的之外,全身都是黑的,不知多久没洗澡了,我当时好奇的问了一下,我表叔说,他在家里从来没洗过澡,故意有一年没洗过了。
我当时真的是惊呆了,一年没洗过澡,也太夸张了吧,但这就是真的。
在田里玩水的时候,我表叔就用田里的水在腿上搓呀搓,搓出好多汗条条,但他没有耐心,就把一个地方搓白了,其他地方都没洗。
在分校读书的时候,我经常迟到,因为妈妈早上起床比较晚,白天太累了,晚上也没休息好。
我妈妈早上起床给我做了饭,我吃了才去学校。
在分校三年,四五六年级,我很少有零花钱,就算有也最多有五角钱。
那时的五角钱能买什么,就能买一包方便面,或者是一把麻辣小吃。
我一向独来独往惯了,很少和其他同学一起走,无论是放学还是上学的路上,都只有我一个人。
同村的其他学生都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
他们经常欺负我,在路上说我坏话或者是骂我,我很讨厌他们,也从来不会和他们一起。
一次几个在路上拦住要打我,我害怕,还好我爸爸那天赶场,从高谷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否则我少不了被他们欺负。
那次我爸爸就吓唬吓唬他们,也没把他们怎么样,但那几个想要欺负我的学生都是平常比较调皮的,怎么会怕我爸爸,他们还说要打我爸爸。
把我爸爸气得,真想打他们一顿,可我爸爸忍了,不和那些小孩子计较,也不和他们一般见识。
说到这里,其他许多比较护短的家长,要是自己家的孩子被其他孩子欺负了,肯定会打回来的,绝对是走过去就是几巴掌,还会边打边骂,让你欺负我家孩子,这就是下场。
这样的人在我们老家不少见,而且特别多,唯独我爸爸是个很懦弱的人,我在上学路上被别人欺负了他从来不敢出头。
只敢在家里对我又打又骂,对妈妈又打又骂。
我穿鞋和穿衣还有穿裤子都是很爱惜的人,从来不会故意弄坏或者是擦破。
我从九岁开始,就会自己补衣服裤子,自己的裤子或者是衣服破了,从来不让妈妈给我补,都是自己补。
因为家里穷,我一年都难得买一次新衣服和新裤子,很多时候两年才会买一次,都是十几块钱的那种。
一直以来,我都是捡别人穿过不要的衣服和裤子穿,直到我出社会的时候才没有再捡别人的破烂衣服和裤子。
我上五年级了,夏天,妈妈给我买了双凉鞋,泡沫凉鞋。
因为下雨路滑,我的泡沫凉鞋被我穿坏了,是我在路上滑倒摔跤摔坏的。
坏了的凉鞋没发再穿,我不会补,妈妈不会补,爸爸也不给我补。
我很想爸爸和妈妈给我重新买一双鞋,可因为我把那双凉鞋穿烂了,爸爸就说我穿鞋不顾惜,不给我买。
妈妈也不给我买,说我穿什么都不顾惜。
从此,我没有鞋穿,只能打赤脚,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就是在家的时候以及到山上干活的时候都只能打赤脚。
我家附近有两片橘子林,因为我没有鞋穿,一次在橘子林里割猪草,不小心橘子刺刺进了脚掌里。
橘子刺刺得很深,断在了肉里面,怎么挑也挑不出来,很疼,我走路的时候只能一瘸一拐的,不久后,脚掌里面有刺的地方化脓了,胀疼。
我每天都这样一瘸一拐的去学校,又一瘸一拐的回家,有一天,我五姑在路上碰到我,让我去她家玩。
我五姑是我爷爷的堂哥的女儿,比我亲大伯的岁数都大,我爸爸他们都叫她五姐。
我到了五姑家,我五姑和我五姑父对我都很热情,五姑的儿子和女儿都不在家。
五姑的儿子和女儿都比我年龄大,是我的哥哥和姐姐,因为他们不在家,所以家里就只有我五姑和五姑父。
五姑对我很好,她家种了很多红苕,因为那时正是种红苕的季节,许多人家没有红苕种,只能买红苕藤回家去种。
所以,我五姑每逢赶场天就背一些红苕藤到高谷镇上去卖。
五姑在割红苕藤的时候,我也去帮忙,帮她数数,一把红苕藤一百根,可以卖五角钱。
五姑见我没有鞋子穿,就对我说,你给我数红苕藤,别数错了,我卖了钱给你买一双凉鞋。
我听了很高兴,五姑要给我买凉鞋了,我数得特别起劲,整整数了一下午,把两个篮子都装满了。
五姑给我说,听说你上学经常迟到,你放学就来我家吧,我早上给你做饭,你吃了去学校也不会迟到。
我听了五姑的话,也不想回家,主要是回家太远了,难走,五姑家离学校比较近,比我家要近一半多,所以,我放了学就回到了五姑家。
第二天,五姑赶场回来了,真的给我买了双凉鞋。
好久没穿过鞋子了,穿上新凉鞋,双脚踩在凉鞋上软软的,感觉真的好舒服,心里美滋滋的,很高兴,因为终于有鞋子穿了。
五姑和我家并非经常来往,但五姑很心疼我,给我买了凉鞋,我当时真的好感动。
因为五姑给我买了凉鞋,让我走路不再一瘸一拐,从此,我就永远记住了五姑,我觉得五姑对我实在太好了,比我爸爸妈妈对我都好,想要等到长大之后,挣了钱报答她。
我在五姑家玩了很久,大概一周的时间,每天放学都去他家。
我不想回家,不想回去看爸爸的脸色,也不想早上上学去那么晚。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十一岁了,而且我从十一岁开始,就会自己做饭,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只要是我放假或者是在家的时候,家里的每顿饭都是我做,因为我做的饭很好吃。
在五姑家我也偶尔自己做饭,在五姑家的那段时间,爸爸和妈妈都知道我在五姑家,因为五姑让人带话给爸爸,让他们不用担心。
一周之后,爸爸和妈妈就叫我回去了,毕竟一直呆在五姑家也是不行的,那只是亲戚家,不是自己的家。
我在五姑家看到三本书,《三国演义》《西游记》《残唐五代史演义传》,这三本小说书都被我拿走了,拿回了自己家里。
(之所以在这里提到我在五姑家拿的这三本书,是因为后面还有我看这三本书的故事,那也是一段心酸的故事。)
穿上五姑给我买的凉鞋,从此我走路再也不一瘸一拐的了,虽然脚上有刺化脓的地方还是有点痛,但比起以前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