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远行回府
林如海嘱托贾环帮衬林黛玉,贾环自然是大义凛然,责无旁贷的答应了,告辞之际,林如海又塞给贾环一千两银子的银票,对他说道:“这些钱你暂且收着,以防你妹妹临时有个什么用度,不方便朝老太太他们开口。”
贾环再三保证,一定把林黛玉照看得好好的,只等过个几年,林如海这里丧妻之痛稍过,精力恢复了,再把林黛玉全须全尾地送回来。
告别了林如海,贾环依旧和薛蟠等人同船,逐波北上。
船行时,薛姨妈、薛宝钗,和香菱共处一室——她们已经从薛蟠那里,得知了香菱的来历,对这个命运多舛的少女,颇多怜惜;香菱被拐子教训多年,养成了逆来顺受、忠厚老实的脾性,又多了一分让人我见犹怜的风度,更受薛姨妈、薛宝钗看重了。
就是薛蟠度量到了,暗地里也后悔了一回,不该那么随随便便就把香菱送给了贾环,有些开口再把她给要回来,但是同船这些时日,和贾环每天同席饮酒作乐,天南海北地胡诌,脾胃大为相投,实在开不了那个口。
没奈何,只能强忍了心里的垂涎之意,偷偷朝薛姨妈要了个丫头,收进房里,聊以慰藉。
忽忽二十来天过去,这一天,贾环、薛蟠一行人的客船停靠在了通州漕运码头,早有薛家京都里铺子中的掌柜、伙计准备好了接人的车轿,等在那里了,见薛家一行人来到,忙迎上来请安问好,然后招呼人装卸行李。
伙计们忙活的时候,薛姨妈、薛宝钗、薛蟠、贾环四人坐在码头上的茶馆里歇息,薛蟠问来接人的掌柜,“京中的房子可妥当了。”
掌柜回道:“太太,大爷不到,小弟不敢自专,一切还要等太太、大爷来了才能做主。”
薛蟠听了,横眉竖眼,扬声呵斥道:“那你让太太现在住到那里去?”
掌柜的刚要回话,薛姨妈插嘴说道:“你且收声!咱们这一进京,原该先拜望亲友,或是在你舅舅家,或是你姨爹家,他两家的房舍极是便宜的,咱们先暂且住下,再慢慢的着人去收拾咱们的房子,等收拾好了,再搬过去,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掌柜的连忙道喜道:“太太,舅老爷前些时候刚升任九省统制,正要奉旨出都巡边去呢。”
薛蟠听了,心中先是一喜,正愁进京之后,有一个嫡亲的母舅管辖着,不能任意挥霍挥霍,偏如今又升出去了,可知天从人愿,嘴里说道:“如今舅舅刚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身,咱们这工夫一窝一拖地奔了去,岂不没眼色?”
薛姨妈说道:“你舅舅家虽不便宜,还有你姨爹家。况且这些年,你舅舅姨娘两处,每每带信捎书,要接了咱们来。如今既然来了,你舅舅虽忙着起身,你姨娘未必不苦留我们。咱们这一来,就忙忙的收拾房屋,岂不让人见怪?”
“你的意思我也知道,想是守着舅舅姨爹,有他们管着,未免拘紧了你,不如你自己住着,好任意施为!”
“你既如此,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姐妹们别了这么多年,却要厮守几日,我带了你妹妹投你姨娘家去,剩下你一个人自由快活,你道好不好?”
薛蟠心事被母亲道破,闹了个大红脸。
贾环在一边笑着插嘴说道:“姨妈说的在理,有太太在,自然不肯让姨妈再住到外边去!大哥也不用想着到了府上,就有老爷管着了,好歹还有我在呢,咱们兄弟相契相投,一路之上承蒙你的照顾,正想着进京之后,小弟也要尽一尽地主之谊呢,哥哥却要住到外边去了。”
薛蟠听了,情知拗不过母亲,只能吩咐一声,一行人直奔荣国府而去。
等到了荣国府大门外停车,早有人通报给王夫人:“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已经到了府前街上了。”
王夫人这时正在犯愁,哥哥升了边缺,娘家那边的亲戚来往要因此少许多,略加寂寞,忽听得妹妹来了,欢喜得连忙带着正在身边服侍的李纨、王熙凤、探春等人,出门去迎接薛姨妈。
姐妹们多年不见,再见面时,彼此都已经老了,这一见面,心中的悲喜交集自不必多说,先抱着就痛哭了一回,被李纨、王熙凤、薛宝钗等人劝了许久,才止住伤悲。
王夫人这边带着薛姨妈、薛宝钗去拜见贾母;薛蟠这边也先和荣国府管事的贾琏相见,然后在贾琏的带领下,去拜见了贾政、贾赦、贾珍等人,然后内宅外府,各摆宴席,为薛姨妈、薛蟠等接风洗尘。
贾环先是跟着薛蟠去拜见了贾政、贾赦、贾珍等人,然后又去贾母房里回过了贾母、王夫人,大家都在忙着迎接外客,无暇搭理他。
贾环也不介怀,先把香菱带到自己的院子里安顿好,然后去给赵姨娘问话。
赵姨娘见了,连忙一把拉住,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一番,眼中含泪道:“环儿黑了,也瘦了,这趟南下,可苦了你了!”
贾环却感觉此次外出,收获良多,一点也没觉得苦。
母子二人正在说着闲话,彩霞听闻贾环回来了,匆匆忙忙找了过来,看到贾环比先前黑瘦了不少的脸颊,眼中当即也滚下泪来,贾环少不得又是一番温言安慰。
正说着话,有丫鬟来请贾环,说道:“老爷请三爷去前厅陪客呢。”
赵姨娘和彩霞听了,都觉诧异,贾政从来不看重贾环这个庶子,有外客来访的时候,从来只是叫贾宝玉去壮门面,从来没有想到过贾环,今天这是怎么了?
贾环一听便知,这应该是薛蟠提及到自己,才让贾政想起了,府里还有这么一个儿子在。
赵姨娘和彩霞虽然不明就里,也不敢耽误了贾环的正事,忙急匆匆推着贾环回到他的院子,催着他更换见客的衣服,一进院门,就看到院子里多出来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