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灯谜预兆
大家把猜到的贾元春制作的那个灯谜儿的谜底各自封存,和自己制作的灯谜儿一起送到宫中之后,稍晚时候,宫中传回消息来,“之前娘娘所制灯谜,俱已猜着,只有二小姐和三爷猜的不对。大家作的娘娘也都猜了,不知道对不对。”
然后把贾元春写着谜底的锦帛奉上来,让大家看,其中有猜对的,也有猜错的,大家都胡乱说猜对了。
太监又将贾元春颁赐之物送与猜着自然,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篦子,只要没猜中的贾迎春和贾环没有。
贾迎春认为这是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贾环现在假假也是身家亿万的低调小土豪了,哪会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
贾母见贾元春这般有兴致,自己也愈发喜乐,便命人赶紧制作出一架小巧精致的围屏灯来,设在当屋,命贾宝玉、贾环、林黛玉等人再各自作一个灯谜儿,写出来贴在围屏上,然后预备下茶香细果以及各色玩物,充作猜着的奖品。
正好贾政下朝,过来探看贾母,见她老人家高兴,也想要承欢取乐,以进孝心,于是命人在贾母房中摆了几桌宴席,大家一处玩乐。
往日里没有贾政在场的时候,贾宝玉总是最活跃的那一个,今天贾政在这里,便只能按捺住心中躁动,唯唯是命;贾环自穿越过来之后,每当在这样的场合,总是会尽量低调,让自己变成透明的。
至于林黛玉,本性就懒得参与这些喜庆活动,也不肯多言;薛宝钗向来就是从不妄言轻动的,在这个场合,倒显得坦然自若。
所以,贾政本是好心,想要阖家齐乐,但是因为有他在,大家反倒都拘谨起来,欢乐不起来。
贾母见状,知道原因出在贾政身上,就要撵他走;贾政也难得今天有兴致,不想就此离开,就起身和贾母说笑了一番,硬要参与进来。
贾母无法,只能让他猜谜,贾政过去围屏那边,一一看了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以及薛宝钗等人写的灯谜儿,看到其中的谜底多是不祥之物,心中思量了一回,越想心中越沉闷,先前的兴致因此全都散了,闷闷不乐。
贾母见了,心中不喜,赶紧把他撵走了,等贾政一走,贾宝玉就恢复旧貌,一个箭步窜到围屏前,指手画脚,高谈阔论,大肆贬低其他人作的灯谜儿低劣、不通。
大家又说笑了一回,贾母见时间不早,外边已经敲过四更鼓了,自己也困倦起来,便命将食物撤去,赏散给在旁边服侍的丫鬟们,随即起身说道:“时间不早,该安歇了!”
于是大家各自散去。
第二天,贾环没事,就又溜出府去,到城西田庄转了一圈,见天气虽然依旧寒冷,但是果园里的桃李杏树,也已经吐露新芽了,想来再过不久,等这里满园花开的时候,必是一处盛景!
又去探看了秦可卿一回,她在田庄中间的宅院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也怡然自乐,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身体也将养好了,比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一干青涩少女,更添几分成熟风韵,贾环每见一次,心跳都要加快几分。
在城西田庄宅院里吃过晚饭,贾环才策马回城,先去书铺转了一圈,见花自芳已经在那里干上了,上面又有老成持重的杜进料理,不需要贾环费一点心。
回到贾府的时候,刚走到荣宁街,远远看到对面行来一群人,前面一头大叫驴上,坐着志得意满的贾芹,后面跟着几辆车,上面坐满了人。
那一行人走过贾环身边的时候,贾芹看到贾环,也没有从叫驴上下来,再向贾环请安,只是随便在叫驴背上朝贾环供了供手,片刻不停,径自去了。
贾环看到跟着他后面的车上,坐着先前为贾元春归省而购买的一班十二个小沙弥并十二个小道士,想起一个事情来,见着情景,显然是贾芹领了管理贾府家庙铁槛寺的事务了。
这个贾芹,也是一个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人,铁槛寺被交到他手里之后,他就在那里当起了大爷,聚赌嫖娼,无恶不作,把贾府好好的一座家庙,搞得乌烟瘴气的!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当贾家败落之后,正是这个贾芹,联合王熙凤的内兄王仁,把巧姐拐卖给了娼寮!
像这样的人,不惹到贾环,贾环也记不起来他,如今才刚在贾府领了一个能够弄出钱的事务,就小人得志起来,不顾伦理纲常了,竟然敢跟贾环这个叔叔辈儿的人挺腰子了,贾环哪还能放过他!
只是,现在还不是收拾他的时候,不过,以他的秉性,早晚有把柄落在贾环手里的一天,到那个时候,贾环就会让他见识到自己整治人的手段了!
且说贾元春,在宫中编过大观园的题咏之后,忽然想起大观园中的景致,想来自己游幸过之后,贾政必定会敬谨封锁起来,不敢让人随便进去骚扰,生怕惊扰了皇恩。
但是,如此一来,大观园中的大好景色,不免就寥落起来,好好的风景,无人去看,空负盛情。
又想到家中的几个妹妹,也都是钟灵慧秀之人,何不让她们住到大观园里,也让大观园的景色和佳人相映成辉!
又想到贾宝玉自幼就在姐妹丛中厮混,不比其他兄弟,那些妹妹们住进了大观园,如果不让进去,只怕他冷清了,心情不畅快;他的心情一不好,把他视作命根子的贾母、王夫人,自然也会增添许多愁虑,还是让他一并住进去为好。
想到此处,于是就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了一道谕旨,命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只管在大观园里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又特别点明,让贾宝玉跟着一起住进去。
贾政接了这道谕旨,等送走了夏守忠,就来回明贾母,接着派人到大观园各处去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以便供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