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兵进定边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是这一个月的时间无论是对汉宁人来说还是对拓跋人来说都是漫长无比,整整一个月,拓跋人方面根本没有给出赵昱任何答复,这也是赵昱预料中的结果之一,也是最坏的结果。
当初签订一个停战协议恐怕就已经是拓跋炷容忍的极限,而且那还是赵昱抓住了匈奴人准备进攻拓跋炷的良机,如果不是有此机会,恐怕拓跋炷也不会轻易向赵昱低头。
而这一次喝令拓跋人送返所有被他们掳掠走的汉奴,这已经绝对超出了拓跋炷容忍的底线,就算拓跋炷答应,恐怕那些其他部落的首领也不会答应。
拓跋人在鲜卑十来个民族之中只能算是一个中等民族,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的时代之中,人口基数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否则拓跋人也不会离开富饶的辽东平原,被其他民族挤到偏远的西部来了。
掳掠向来是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之一,不仅拓跋人如此,匈奴人、大月氏人、蒙古人也都是如此,而汉人则是他们最重要的掳掠目标,他们掳掠汉人的女子为他们生儿育女,他们掳掠汉人的孩子为他们牧马放羊,被奴化以后的汉人还可以成为他们与其他民族冲突时的炮灰,甚至有时商议赔偿的时候都是以汉奴的数量来进行结算的。
而现在,赵昱竟然以威胁的口气限令他们将掳掠到手的汉奴交还给他,拓跋人岂有不炸窝的道理。
西部鲜卑主要是以拓跋人为主,拥有二十几个较大的部落,其中以秃发鲜卑最为强大,其他有据可考的的部落有已弗部、契翰部、折掘部、意云部、车盖部、麦田部、北山部、乞伏部、鹿结部、莫侯部、吐赖部、勃寒部、匹兰部、密贵部、裕苟部、提伦部、越质部、豆留輢部、叱豆浑部、叠掘部、悦大坚部、仆浑部及大兜部等二十几个部落,而拓跋炷所在的匹兰部不过是拓拔诸部落其中较为强大的一支部落而已,可是就是这支部落因为临近汉宁(安定)的缘故,在历年来对汉宁(安定)的汉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据侦察连战士反馈回来的消息,拓跋炷的匹兰部落在定边集结了大约一万兵力,另外与匹兰部交好的提伦部也在清涧集结了大约八千兵力,这两部兵马一东一北,对北地形成了夹击之势,已经是蓄势待发。
赵昱一共集结了一万两千兵力,另外又从合水抽调了两千兵马补充给了文钦,文钦驻防的安塞位于北地东部,清涧的拓拔提伦部大军如果进攻北地的话安塞是首当其冲,赵昱下达给文钦的命令就是将这支拓拔大军阻挡于安塞之外,不求获胜,只要能够将这支拓拔大军拖延住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是大功一件。
五千兵马对阵八千兵马,双方的兵力差距并不是很悬殊,如果文钦只是死守安塞的话倒也勉强够用,何况赵昱还给安塞调去了十架八牛弩以及大量的守城器械,他相信凭借这些器械以及文钦的勇猛,抵挡住提伦部的拓跋大军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以防万一,赵昱还从集结的大军中划出了四千兵马作为预备队留驻吴旗,有这支预备队侧应,赵昱倒是不太担心东面的拓跋大军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赵昱推测提伦部之所以起兵也不过是为了与拓跋炷遥相呼应而已,他们这支大军必定不会全力进攻北地,如果他们被牵制住的话,恐怕他们也会驻足观望。
赵昱担心的是拓拔人其他的部落也会参与到大战中来,如果那样的话战斗将会被无限拉长,对自己这支新军将会非常不利,甚至会失去现有的领地。所以赵昱此战指定的战略也是速战速决,他虽然已经派人与洛馨居次取得了联系,但是也决不会将获胜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匈奴人的身上,只要战火燃起,匈奴人做一个落井下石的角色就可以了,那样足可以牵制住拓跋人其他的部落不敢妄动。
虽然洛馨居次并没有给赵昱明确的答复,但是赵昱断定匈奴人必定不会放弃这个报一箭之仇的机会,毕竟匈奴左部的丢失首先是拓跋炷的匹兰部首先燃起的战火,而且拓跋炷也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占领了匈奴左部的绝大部分领地。
一月期限已到,空气中充满了硝烟的味道。
首先是定边城中的拓拔驻军和汉宁驻军由小规模的摩擦发展为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拓跋人勇猛有余,却不擅长于城市作战,双方兵马在交战中各有损失,当赵昱带领八千大军赶到定边城之后,拓拔奇带领守军主动退出了定边城,退守到了定边长城一线。
长城,本来是汉人建造起来抵御拓跋人、匈奴人这些北方游牧民族的,而此刻却成了拓跋人阻挡汉人的一道屏障,这不得不说是汉人的耻辱。
赵昱明白拓拔奇为什么会如此主动放弃定边城而退守长城,进入山地作战,赵昱手中那令拓跋人胆战心惊的八牛弩将完全发挥不了作用,拓跋人居高临下守住长城,完全可以用滚木礌石狼牙拍等器械将汉宁军拒于长城之下。
赵昱率领大军越城而过,根本没在定边城中停留。
此时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定边城已经是人去楼空,成为了一座空城,在汉宁军和拓拔军发生冲突的时候,城中的百姓就已经仓皇而去,谁也不想被战火殃及到,这也是赵昱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定边长城位于定边城北部,像绝大多数地方的长城一样,建造在山势险恶的山脊之上,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赵昱大军在山脚之下扎下了营寨,赵昱亲自带领着白宁等一干将领纵马出营前去瞭看敌情。
其实在大军到达之前,侦察连的战士就已经将拓拔军的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此时驻守长城边塞的拓拔大军大约有一万人,分成十一个千户所分别驻守长城几个险要的所在,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赵昱现在所面对的这一段长城,大约屯驻了有五千名拓拔军队,拓跋炷亲自领军驻防于此,拓拔奇率领驻防定边的守军弃城之后也是驻防于此,这里是自汉宁至北方草原最便捷的一条通道,呈一个葫芦口的形态,如果汉宁军自此地发动强攻的话,必定会陷入三面临敌的险境之中,拓跋人可以居高临下以山石滚木将汉宁军困杀于此,可是如果汉宁军不走这条路,那么就需绕行二百余里才可。
赵昱大军绕行抛开耗时耗力不说,只要赵昱大军离开这里,拓跋人马上就可以化守为攻,挥大军直取吴旗,端了赵昱的老巢,到那时赵昱根基尽失,匹兰部的拓跋人与东路的提伦部大军两相夹击之下,赵昱必败无疑。
强攻不可,绕行不可,僵持下去赵昱必将颜面扫地,拓跋炷已是打好了算盘,这一次就算赵昱言和,他也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赵昱,最少也要让赵昱割地赔款,
赵昱等人一直驱马行进到山脚之下方才驻足,赵昱白宁二人端起手中的望远镜仔细的观看着地形,随行的李呙郭晟等人虽然没有赵昱白宁手中的这种瞭敌利器,可是仅凭目视,他们也不禁为此地险恶的地形大吸了一口冷气,此地形如若强攻的话,恐怕这八千兵马将会片甲不留尽丧于此。
赵昱观察了一会儿,嘴角的一丝笑容一闪即逝,他马打盘旋,望着身后的诸将开口说道:“群策群力,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
白宁也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沉思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此地地势险恶,拓跋人又是居高临下,对我军非常不利,如果强攻必定伤亡惨重。”
赵昱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此地不宜强攻只宜智取,这一点毋庸置疑,大家说一下有什么智取的好办法。”
跟随赵昱的时间久了,他手下的这些将领们都知道赵昱绝不是那种独断专行的脾性,无论有什么事情都是大家商量着来,有时赵昱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相左的时候,赵昱也不会强行将自己的主见推行下去,民主之风盛行,连那些低级将领在重大决策上都有自己的发言权,这让将领们感觉很新鲜,不知不觉中也把自己与这支团队凝结到了一起,就算说错了也无所谓,最多被赵昱笑骂一句‘二货’而已,不过他们到现在也没搞清赵昱口中的这个二货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知道绝不会是什么好话。
李呙等人从赵昱白宁手中借过望远镜也是观察了一番,李呙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将军说得有理,我看不如将拓跋人引出来,咱们在山下围歼他们。”
“引出来?怎么引?派人前去骂阵?”郭晟笑眯眯地望着李呙问道,李呙是被赵昱骂为二货最多的一个,迄今为止李呙献上的计策没有一条被赵昱采纳的,虽是如此,可是李呙作战勇猛却深得赵昱赞赏,称李呙为‘军中黑熊,力大无匹’,让李呙深以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