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再现疑点
老郭拿来塑料盒,他反过盒底如果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什么来,因为塑料盒和沾在上面的胶带纸都是透明白色。他拿来放大镜在灯光下仔细看,才发现确实沾着一小块胶带纸。这时他的思路又回到原先的分析上:吴教授从保险柜取出“R”素,到他交给丁峰至到第二天他去世,中间经过的人只有丁峰、马俊、王老师母女。现在马俊似乎没有机会,如果王老师母女再排除在外,那么只能是丁峰的嫌疑性大。但是这必须是假设吴教授放入保险柜没有被人动过的情况下,现在据张红霞回忆她和吴教授是一个月前就将化验提取好的“R”素放进了塑料样品盒,这么说也存在样品在放入保险柜这段期间被人动过的可能性。这样以来——这块沾在塑料盒上的胶带纸就至关重要了!老郭考虑先将塑料盒上的胶带纸和张红霞还留着的那卷胶带纸进行一下比对,当然这还得找专业的机构,首先他去找了市里的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可是对方经过检查研究,得出的答案是还无法确定这个沾在塑料盒上的胶带纸跟原先那卷胶带纸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对方的解释是,这一小片样品太小了,他们业务一般都是作产品的常规捡测。
老郭想这也确实有点困难,但这项工作还必须作,他考虑不行能不能找到胶带纸的生产厂,让人家帮帮忙看怎样。一打听才知道这家胶带厂是南方一个乡镇的小厂,于是他带上样品千里迢迢赶到了那里。他和对方说明了来意,老板开始感到有点为难,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经过老郭再三请求,老板答应找一位管技术的老师傅看一下,等了三天老郭终于见到那位老师傅。
老师傅头发已经花白,一看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他告诉说:“这片沾上的胶带纸,不是那卷胶带纸上的。”
老郭惊讶问:“你怎么知道的?”
老师傅说:“我仔细在仪器下观察了两天,发现两个底料材料的色度不一样,我们工厂出的胶带色度亮一些,而沾在上面的那片胶带纸色度暗一些。”
听后老郭大喜过望,如果真是这样,问题就好下手了,他不放心再问了一下。
“老师傅你看得不会错吧?”
对方笑着说:“应该不会错的,我在胶带纸这行干了几十年,这方面经验还是有的,不行你再找这方面行家鉴定鉴定。”
老郭连忙说感谢一番话,为了表示谢意走前他请老板和那位老师傅吃了一顿饭。席间闲谈中,老郭除了表示感谢外,至始至终他都没有说明鉴定这事的目的是什么,可是意外之中还有了更大收获。这位老师傅也是随口说了说:“我还仔细看了看塑料盒上口边沾贴处的情况,这片胶带纸是后来贴上去的。”
“这么说原来还贴过一片吗?你怎么知道?”
“这也可以看出来,胶带纸贴过后都有胶残留在塑料上,两处不重合所以我说以前还沾过一片。”
老郭吃惊问:“老师傅你还看出了什么?”
老师傅笑笑说:“第二个人一定没有什么经验,他可能揭原来胶带片时撕破了,如果是我一定可以原处揭下原处沾上。”
老郭连连称赞他经验过人,老师傅说:“我们虽然没有大的技术,但在这方面干长了干精了当然懂了。”
老郭没想到不虚此行,这样从两个方面都证实,吴教授那晚拿样品前已经有人动过了。这个结论比较符合常理,以前在分析丁峰和马俊作案嫌疑时,他也觉得两个人一个拿东西,另一个人下毒同时进行这样的行动让人费解。而现在拿“R”素样品在先,阴谋集团获得了样品然后为了阻止这一成果的继续研究进行,才又对吴教授采取了暗杀的手段,他们的罪恶目的彻底暴露无遺!
为了对胶带厂老师傅的判断得到验证,使结论更可靠,他还回去以后找到同城的光学研究所让人家再将色度作了对比,结果跟老师傅说的一样,一个色度亮一个色度暗一些。
看来问题慢慢清楚了,丁峰虽然以后接触“R”素时间长,但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他拿了10克中的“R”素。而另外一个人动了塑料盒,并且撕了原先沾上的胶带纸,然后又从另外的胶带卷上撕下一片再沾上,他不拿“R”素那为什么要这样作呢?结论已经很明显了。
那么有谁会拿它呢?这当然得从接触保险柜的人查起。保险柜就放在吴教授的办公室,因为他是科研小组的负责人,保险柜里一般放着重要资料,价值高的贵金属,特别管理的化学品及试剂如氰化钾之类,当然也放着“R”素样品。保险柜的钥匙在吴教授手里,有关人员要拿取什么东西,吴教授就跟他一块操作然后关上保险柜。研究所为了保密工作,在所内许多重要的地方都有监控设备。像吴教授他们实验室、房屋过道,吴教授的办公室都有,以前也可能是作的不到位,专门对着保险柜却没有摄像头。当然从出了事后,类似这样的地方都增加了监控设备。
虽然侦查的方向明确了,但是要找到这个人也相当困难,因为当时科研小组每个人都有可能跟吴教授一起打开过保险柜。吴教授现在已经不在了,每次开保险柜的具体情况无法知道,不过据老郭了解也有同志反映,操作保险柜时吴教授也不可能两眼盯着保险柜,有时也可能他开了保险柜别人操作时吴教授作其它事的情况,当然他人都在办公室。
有时老郭晚上在家想起这个问题也很头疼,这样的调查也是困难重重,不过同时让他心里有些歉疚的是,有一点可以承认:过去对丁峰的怀疑确实冤枉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