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权倾大宋 > 第四八七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

第四八七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四八七章 誓将报主静边尘3

王秀毫不犹豫,沉声道:“事关国体,应由宰相做主,下官却不敢擅言。”

唐格心下暗自鄙夷,事关国体说的真是好听,你都连祖宗制度也敢挑战,连宣抚副使也敢斩杀,到了使臣任免上谦虚了?这也有点太虚伪了,他也不再多说,满脸木纳地站着,想着自个的心思。

张叔夜仍在犹豫,他是知兵的文臣,深感曲端和王渊有谋略不假,但他们个个桀骜不驯啊!一般人难于驾驯。话说,文人鄙视武人粗鄙,武人何尝不敌视文人,尤其是当此乱世,有统兵能力的武人,更不把文臣当盘菜,他为难地道:“曲正甫和王几道,非易于节制的人,还需要考虑。”

王秀眉头一挑,不以为意地道:“非常时用非常人,他们是大将之才,持才傲物很正常,有范大人、宗大人主持宣抚司,还怕不受节制?敢问大人,枢密院是要一触即溃的庸才,还是要决胜千里的将帅?”

张叔夜脸色有点难堪,他并不是说不用王渊和曲端,相反也很看好二人韬略,认为有他们统御北方大军,要说反击那是不太可能,但守卫地方绰绰有余。他不过是算计怎样压制两个刺头,让他们俯首听命,哪想到王秀竟然来这出子,说的他跟宁用庸才,也要将帅听话。

“枢密院要的自然是将才,张大人也是量才而用。”李纲会心一笑,他算是听出来了,王秀的意思很明确,无论怎样抬高武人权力,最终仍限制在文官管束下,这厮的手段比他人更隐蔽,更能让武人卖命,奚落张叔夜不过是策略,也可以说是某种隐晦。

“李大人高论,只要有能力的大将,朝廷要不吝官爵赏赐,只要能把虏人拦住五年,朝廷就可以无忧了。”王秀很有自信,五年的断言是很狂妄,但他绝对有信心,五年时间行朝必然会站稳脚跟,不再是几乎没有抵抗能力。

历史上是七八年时间,金军主要将帅开始认识到不可能亡宋,南朝的力量正在逐渐恢复,才有了真正的南北罢兵。他好歹也有点金手指,五年内做不出点成绩,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李纲点了点头,温声道:“只要朝廷上下一心,沿边将帅齐力,五年时间足够了。”

有了李纲的某些话,张叔夜似乎也明白过来,那事情就好办多了!朱琏当即做了决断,对边务进行系列调整。

王秀却发觉有点不对,自己在朝廷的发言力度,似乎有点偏弱,好在达成了一项目地,他却陷入了沉思。

在北方防御战略上,范致虚仍为陕西宣抚使,曲端升任宣抚司都统制,李彦仙为副都统制。延安府以东防御由宣抚副使唐重节制,王庶以宣抚司判官,节制秦凤等地,形成陕西北守南攻的态势。

宗泽罢汴京留守,除京畿京东京西五路宣抚使,许翰权东京留守,张所以直龙图阁,权试京畿路经略安抚公事。

至于出使大臣,毫无异议地由孙傅题名的王伦迁朝奉郎、假刑部尚书充通问使,阁门宣赞舍人朱弁为副使,一同出使北方。当然,他们得有个合适的名头才行,嗯,问两宫起居的理由很不错,至少不会丢面子。

还有个小小的波澜,那就是王秀举荐丁忧三年起复的刘豫,权知杭州军州事兼领两浙路安抚使,张邦昌迁开府仪同三司,镇安军节度使,以宣和殿大学士知江州,李邦彦迁开府仪同三司,崇信军节度使,以观文殿大学士知随州。

范致虚、唐重分别坐镇京兆、延安,曲端坐镇潼关,李彦仙主持沿河备边戍守。熙河、秦凤、泾原、环庆、鄜延、永兴军六路调拨禁军六万,番汉乡军九万,以京兆、延安为中心,形成两大战略集团,横山沿边一线,一改战略进攻态势,各处守军转入防御姿态。

中原腹地以李纲为宣抚使,许翰、张所主持京畿、京西防御,韩世忠、高平主持的京东防务,但兵力并不算强,禁军只有数万,民兵不少但战斗力不容乐观,很多部队都缺少甲仗,可以说上了战场就是炮灰。

第二线由刘光世主持淮水防御,沿淮水军由大将张荣统率,但仅有三千人,战船数十艘。曾经跟随王秀的王德,率万余人驻扎亳州,虽然受刘光世节制,但却是京畿的战略支援部队,随时准备增援宗泽。也就是说,行朝根本就没把中原当成防御重点,而是以陕西支援京西,京东为淮水屏障,全部转入防御姿态。

大江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由朝廷行在主持防御,除了十万禁军马步军,还有李宝、上官谦、邵青统率的水军,足足有两万余水军,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数十万大军严阵以待,随时应付女真大规模南下,和平解决手段也没放弃,不然王伦也不会北上请安,王秀和李纲全权主持防务。

大战一触即发,大中建炎首次武举落下帷幕,二百余名武进士新鲜出炉,当此战云密布,武进士格外受到瞩目。

毫无疑问,封元、李长昇、景波、邱云成为武进士,连同商水小学校出身的张过、李子昂等人都成为进士。当然,李长昇意外地成为进士及第第一,双料的及第第一,好大的荣耀啊!亮瞎某些人的狗眼,封元、景波、邱云不用说,绝对的武进士及第。武举期间发生两个小插曲,武进士张过本来武艺、韬略都是上佳,但却被认为太激进了,竟然公开质疑当今军事制度过时,禁军屡战屡败全是因制度落后,要求进行军事变革,引起主考官们的侧目,要不是王秀的干系,早就被罢黜了,最终落了个同进士出身。另外,还有一位神秘的进士,是天子御笔钦点,没有出现在殿试上,只是韬略被重新书写一遍,得到主考官们的认同,没有人反对他成为进士及第,也并不把名字贴黄,而是直接进入兵部考功司最高机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