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杂咀稗说 > 第二十七章读“自传”兴趣及其他

第二十七章读“自传”兴趣及其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闲暇书写,偶涉及“文如其人”话题。而在这一话题之下,不知别人如何感受,在我自己则是诚惶诚恐,私下里虽与朋友偶或触及和言论,但在书面上尽可能回避,一般都不会畅所欲言、率性感慨,即便有过就事论事,也仅是掀开事实一角,任由观众或读者去感受和评说而已。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姿态和心理,不得不说根源于学生时期如饥似渴而又囫囵吞枣地泛泛读书期间的一份直察和惊觉。那么,这样一种担心并后怕的觉悟究竟因何而来呢?

自初、高中喜好读闲书以来,一直比较专注古今中外的名家传记,而这其中更偏爱“真正的《自传》”。之所以特别表明“真正的《自传》”,因为在今天,凡国内出版的“自传”性作品,虽没有确凿统计,但自觉外国人者远多于国人。而这里面外国人的作品,一般都是翻译或转译而来,真正是作者的母语原作,且不言能否看懂,在国内一般也不容易找得到。所以,在找寻“真正的《自传》”的**趋势下,在走出校园之前,凡能够叫出名字来的人物,尤其属于华夏人种的,不管是否标题“自传”,只要是个性化的读书心得、闲暇随笔或日记、采风、笔录、偶拾、随访等等。总之,只要不是成名成家之名著,反而令我更加愿意用心研读;其目的就是臆想从中探寻某一人物之所以成才做人及其被社会议论的根由和原委。正是如此读书自学中,涉及到“文人”的悲哀,或面对文人骚客常有的悲催命运,最让我始终不能释然忘怀的,大概经常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困惑和难题。

一、作为生于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只要喜欢读书,尤其是沾染上“文学爱好者”“文学青年”“愤青”习气者,都难免会有“鲁迅文学”的熏陶和情节。然而,恰恰在鲁迅文学的读习中,如果读得进去,而又能走出来,且还能够从华夏文明和世界文学角度上去审视鲁迅先生其人其书时,这样的读书思学者都不难发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社会脊梁”认知、“韧”的精神和“直面惨淡人生”之态度,如果不敢说完全等同于叔本华、尼采式源自希腊、古罗马文化体系的超人理念和悲剧美学的话,一般也会由衷赞叹鲁迅先生揭示了人类有史以来社会进步及其文化发展上的本质和真相,尤其针于华夏人文社会中“欺瞒”“蒙骗”“欺人”“自欺”的痼疾和流毒,切实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剖析和鞭挞。无论未来将会有多少闲言碎语,或直言或暗示鲁迅先生偏执的个性、讥嘲的口吻和尖刻的笔触,伴随中国民众和汉文明全球化普及与深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去认同和评价鲁迅先生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时代巨子的地位和风范。然而,也就是在这样一位伟人的杂文中,却散发出了“人怕出名猪怕壮”“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的感慨和喟叹。如此的叹息声音,在其像是饭后茶余、街头巷尾之凡夫俗子、姑婆婶嫂般的杂咀稗说之表象下,却有着值得每一位意欲“行文立言”者,应该去正视和敬畏的因果。

二、“贪生怕死、趋利避害、益寿延年”则为人性常态,也是人类走向社会化、文明化的自然愿望和美好追求。时下,网络上常看到“不作死不会死”或“不作死不早死”的现象和事实,以及亘古至今,纠结在“思难行易”或“思易行难”上的思辨和故事。其中所透漏出来的,应是“人生苦短”的芸芸众生,在急切探究并努力实现自我愿望或社会理想征途上的形影和痕迹。又是在这样的形影和痕迹中,有一个号称“思想家”“文学家”“作家”的群落,在他们给予人类极大地超越了动物本能的快乐和满足之后,也被人类社会动态地去颂扬、传承和敬奉。然而,人们在这期间还会惊奇地发现,就在流传下来的每一首优美文明旋律的上面,历历在目的不都是荣耀和光环,更多的却是人文创作者或隐姓埋名、不知行踪或就是穷困潦倒、被遭残害或张狂疯癫等等所导致的短命、早亡或言“夭折”换来的血泪符号。就是这样一类堪称人类佼佼者们,为什么他们敏感的灵性、温情的目光和锐利的思想却无法摆脱“流星”般的宿命?人世间诸如此类的楷模和榜样究竟让世人应该去欢喜还是悲痛?!

三、在华夏文明的道德文化里面,有一个话题虽然“时隐时现”着,却从没有“消停”过。至于这一话题/口实,在其他行当里“是非、功过、得失”情状权且不论,仅针对人文艺术领域而言,所谓“文人无德”“醇酒妇人”则向来为国人所诟病。

什么是“文人无德”?何为“醇酒妇人”?当下,如果单凭《现代汉语词典》或网络搜索的内容,不可能深入这一话题的矛盾所在。民国之前的封建时代,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或“男权”主义和思想的实质,也就决定了即便在今天也没有多大必要再去照抄或摆弄那些年代里面从市井小人到圣贤大德针关于这一话题的言论和行为了。倒是民国前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十年前之间,尤其是深受“五四文化”思潮影响的那一拨人,在他们的著述或札记里面却能够发现诸多关于这一话题的比较客观、实在且十分超脱、坦荡的言论和阐述。对此,我自己确实没有任何另类的高见和思为。之所以在此提出这一问题,旨在期待国内能够延续民国时代的新文化精神,进而去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健全、完整的俊男靓女之人格品质,而非满眼招摇着类似“伪男”“女汉子”样子的倩影风姿。

由“文如其人”,说起当初读“自传”类书籍的臆求,又扯出了上面三个方面的话题。如此“思维奔逸”样子的书写和漫谈,目的何在呢?

子曰:名不正,言不顺,立不久,行不远。

“二战”以来,且不言东方、西方或孰国孰民,都貌似高喊着这样那样的主义和理想,事实上都没有超越“存在主义”实用、本真、务实之本质。所以,在人文世界里,“媚俗”就是时尚,而“文学不再高姿态”成了潮流。由此学说和理念之下的地球上,无论物质上是贫瘠或富裕,也不管科学如何迅猛发展与更新,人类精神中颓废、浮夸、脆弱、腐化的景象和风貌却在愈演愈烈!真格应了这样的诗词歌意:“我不知道风向哪儿吹?”

话到此,我耳畔回荡起曾经的一位网友在网站留言薄上,于彼此都坦露出诸多杞人忧天般的愤懑、忧郁和疑惑后,其实在年龄上相差不了多少的他,经常会在最后附上一句:“克谐兄您有何高见?”

面对本文引伸出来的上述话题,我个人的想法只有一个:返璞归真。

眼下APEC年会一时冲淡了国内关于“文艺方向”的思辨。无论中国的“文艺季风”吹向何方,也不妨直言预判:离开了巴金先生临终“说真话、反封建”的遗言,中国的人文事业不管实质上是“纯文学”、“御用文艺”或为“媚俗”、“抱洋人臭脚”等德行,都不可能迎来“华夏文明复兴”的浪潮。

最后,回到本文主题,不妨粘贴一段我自已近十多年来特别心仪的一位中国人的“自传”片段。意在说明何为行文书话之中的“真情实感”吧。

……洪者,君之弟三子也。生晚,为二亲所娇饶,不早见督以书史。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於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艺文。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也。

年十六,始读《教经》、《论语》、《诗》、《易》。贫乏无以远寻师友,孤陋寡闻,明浅思短,大义多所不能通,但贪广览,於众书乃无不暗诵精持。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既性暗善忘,又少文,意志不专,所识者甚薄,亦不免惑,而著述时犹得有所引用,竟不成纯儒,不中为传授之师。其河洛图纬,一视便止,不得留意也。不喜星书及算术九宫三棋太一飞符之属,了不从焉。由其苦人而少气味也。

晚学风角望气三元遁甲,六壬太一之法,粗知其旨,又不研精。亦计此辈率是为人用之事,同出身情,无急以此自劳役,不如省子书之有益,遂又废焉。案《别录》《艺文志》,众有万三千二百九十九卷,而魏代以来,群文滋长,倍於往者,乃自知所未见之多也。江表书籍,通同不具,昔欲诣京师索奇异,而正值大乱,半道而还。每自叹恨。今齿近不惑,素志衰颓,但念损之又损,为乎无为,偶耕薮泽,苟存性命耳。博涉之业,於是日沮矣……(摘自晋*葛洪撰《抱朴子外篇[自叙卷第五十]》见于汉典网/汉典古籍/道家)

(2014年11月13日草于济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