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歌宋 > 第八回 当时明月

第八回 当时明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中午,日头很高。

又到了放饭时间,帐外有人扯脖着子喊:“开饭了!开饭了啊!”

陆九璋急急忙忙抄起碗奔了出去,有了因为磨蹭而饿了两顿的教训后,他终于知道如果去晚了,就会像周星驰那部《唐伯虎点秋香》华府下人放饭那样,连点儿菜汤都不剩。

掰着指头算算,他已经在雄州呆了三日。

虽然是因为实验而早有了那么点心理准备,但作为一个正常的现代人,眨眼间就回到了北宋,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那种回到古代连眼都不眨就各种适应,各种霸气创业的,只能是YY小说和电视剧。

试想,一个现代人脱离了赖以生存的文明社会,回到一个早已被淘汰千年的君主**的封建社会之中,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难以接受的灭顶之灾。

好在陆九璋度过了最开始难以置信后,终于咬牙接受了先是。

他心里盘算着,自己第一大要务,就是先保住命。

只有安安稳稳的生存下去,他才能再找机会联系实验组。

这边既然已经出了岔子,陆九璋相信实验组那边应该也已经知道了,现在也多半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只能安慰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反正早晚都能回去。

想到此处,陆九璋强压下心中的惶恐,倒是镇定了不少。

退一万步讲,作为个历史老师,能亲身来到北宋收集第一手资料,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起码在此刻,他的新鲜感暂时微微压过了身处陌生环境的无措。

他阿Q得想——如果能回去,跟同事拿这段经历吹吹牛,侃侃大山一定如鱼得水,如果再有个央视访问什么的,那也算出了名了。

陆九璋来到北宋的第一天,就有幸见到了历史上著名的奸臣童贯。

说起童贯,一般人只知道他是个宦官权臣,是北宋“六贼”之一。各种演义和历史教科书上的童贯的形象,完全就是个一无是处坏的冒泡,阴声怪气的死太监。

但陆九璋今日见到童贯本人,却真的觉得他与想象中有很大不同。

童贯将近二十岁才净身,宋史上记载他:“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今日一见,史书果真所言非虚。

至于宦官掌兵,这也是文强武弱的北宋并不少见的现象。之所以特别提到童贯,只不过是因为他是宋掌兵权最大的一位宦官。

北宋末期,内镇方腊起义,外征辽御金,仰仗的都是童冠所领的“西军”。

凭事而论,他数次西北对夏作战,而后更与辽金对垒各有胜负,对大宋也算尽心尽力。所谓“经略幽燕,大破西夏”,说的就是他。只不过童贯做人做事不免于德行有亏,战略眼光又有限,连带出身内侍宦官,也就成了后人嘴中的阉贼。

此次北宋兴兵伐辽,大宋上下都认为辽国经连番战祸,必然已是强弩之末。大宋号称十五万大军,气势汹汹,此役必是克定北夷,燕京更是手到擒来。

未承想,宋军在耶律大石和四军大王萧幹的联手夹攻下,简直一溃千里。

那日杨可世于拒马河惨败后,辽兵乘胜追击,一路不依不饶,竟直逼雄州。

童贯得知辽兵不日便要兵临城下,连日快马急递①宋徽宗,上书曰:若是再不退兵,恐怕连雄州城也要沦入敌手。

宋徽宗赵佶人在深宫,只想当个太平皇帝。一看燕京未复,雄州又要不保,不顾北线战事,一道金字牌②日行五百里,慌慌张张下诏班师。

宋军去时号称十五万大军,雄姿昂昂,不可一世。班师回朝时,却是残兵败将,灰头土脸。

《澶渊之盟》前,宋长期对辽作战,故而有“河北最号劲兵之处”③,意思是河北兵士最为勇悍。然而真宗后,宋辽长期议和,与西夏倒是多有伐战,故而北宋后期人称“独西兵可用”④,意思就是陕西之地的西军兵强马壮。

此次征战之兵就是号称百战之军的西军。

然而此等宋之精锐与撮尔之兵的辽军作战,竟然一败涂地,不堪一击,可见北宋军制**糜烂到何种程度!

一场败仗令大宋颜面尽失,赵佶勃然大怒下旨追责,童贯深受圣上宠幸,此时倒是一推六二五。只苦了种师道无缘无故作了替罪羔羊,被童贯秘密参了他一本助贼资敌,加之王黼从旁落井下石,逼得种师道不得不以右卫将军身份致仕⑤。

这边宋廷上下一片愁云惨淡,可前线班师的宋兵倒是十分欢喜。有天大的功也轮不上他们,建功立业没什么指望,倒是只求不用马革裹尸,平安回到家乡便好。

陆九璋随军一路回到汴梁,西军本是北宋的禁军,回到了京城自然就做拱卫之师。

原本按规矩,所有西军兵士都应该每日不间断的操练。

不过中国向来有个传统,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连上级将官都只是隔三差五去军营点个卯,普通士兵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陆九璋回到汴梁第一件事,就是要完成自己多年的一个夙愿。

当朝翰林画院画史张择端有一副名画,叫做《清明上河图》。在陆九璋生活的那个年代,这幅图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放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上,那也是一个单选题的重要考点。

这幅图全长525厘米,高25。5厘米,以一种俯瞰的视角对北宋晚期的汴梁城风貌做了全景式的,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详尽描绘。

陆九璋想起几年前,他在北京上大学时正赶上《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在北京展出。

他拿出一个月的饭钱抢到一张门票,临行前兴奋的一晚上基本没怎么睡着。第二天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到了故宫,兴致冲冲的进了展厅后,才发现自己只能隔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墙,探头探脑的在缝隙之中,透过灰扑扑的玻璃罩子觑到一部分泛黄的古旧画卷。而后在解说员和身后人群不断的催促声中,怅然若失的离去。

现如今,他就倚在那幅《清明上河图》正中间的汴梁虹桥上,身边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