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章 机械的时代
“呼……”
在风浪起来的夜里,战舰就好像是海上一叶孤舟。不过这样的海浪,可拿“汉武-A/F”级战舰没有什么办法。尤其在面对岛上灯塔,放出的强烈光芒,可以让船舶按照它的指示进港时,海浪就算是气得发疯也没有办法。
防波堤一种海港常有设施,但对于锡兰明珠行省北部的贾夫纳来说,就没有多少必要了。外侧的数个小岛以及锡兰明珠行省本身,为它遮挡了多数的海风。甚至在城市东南,还有一种被海岸环报的海湾可以使用。海风在这儿,因为海岸的阻挡,已经变得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汉武-A/F”级战舰战舰奇特的形状以及没有风帆的优势,这样等级的海浪原本就不会影响什么。在船头处,船长用望远镜“阅读”着前面领港船上的灯号,并随口翻译成下面的指令。
“左舵5”
“左舵5……5度左……”
这是船长与舵手的关系,船长的命令会被重复,重复过程中舵手就开始操舵,完成后又会以“倒句”的形式回复。在“汉武-A/F”级战舰的驾驶舱里开船实在是一种享受,即便是在这样的夜里,同样如此。
在舵机上,就有磁性罗盘,甚至在那下面有一盏使用煤油的小灯。这保证舵手无论在任何光线情况下,都看得明白磁性罗盘的指针。另外,整个驾驶舱里,并没有那么多站着的人,包括舵手同样有椅子只是在操舵的时候不坐罢了。至于其他的操舰人员,则都是坐着工作的。
整个“汉武-A/F”级战舰的甲板上,除过一个可以升降的瞭望塔并没有更多的建筑,在这样的夜里瞭望塔也被放下来。在作战的时候,瞭望塔反而起不到多少作用。因为那会使用升到空中的拖曳式热气飞艇来观察,比起瞭望塔看得远得多。当然像这样的夜里,根本不可能升空。
整个驾驶舱里,为了减少玻璃的反光,实事上并没有点什么灯。不过地板上有明亮的标志,任何人就算在漆黑的夜里也不会走错。那事实上是甲板上的小洞,而光亮不过是下层甲板灯光的映射。如此驾驶舱里可以保持黑暗,好让玻璃不产生反光而影响到观察。
随着领港船的行动,“汉武-A/F”级战舰战舰上的人惊讶的发现,他们不过1个月没在,这里居然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尤其时赵伏波,这时领着师雪容她们来到降下来的瞭望塔里。尽管是这样的夜里,无论海港、兵营、住宅区的边缘,都有汽灯明亮的光芒。
海湾之中能够看得到,高大而又结实的码头已经立了起来。与过去的栈桥相比,这样的设施可以让重载的车辆通行。在有汽车之前,这些码头上都铺着铁轨,上面的平板车可以把货物送到内陆便于装卸的地方。那儿有使用“燃油蒸汽机”的门形吊车,它们可以把那些集装箱吊运到那些载重底盘上,然后用4或者8匹马拉向内陆。当然在将来有了完善的铁路系统,又或者说使用蒸汽机的汽车时,那么一切会变得更加简单。
而且在赵伏波房间的观察下,他发现使用大型“燃油蒸汽机”的枢机企业,这时已经开始了运转。那预示着在不远的将来,“燃油蒸汽机”的生产速度会更快。动力机械企业,在未来必然是暴利企业。自然也是“华夏帝国”皇家投资,以利于保密以及快速发展的企业。
前面说过,“华夏帝国”的福利股份、皇室开销以及部分诸如大型国家级建筑,都是这些暴利企业利润所出之处。而且在未来需要大量的轮船、火车、汽车的时代里,这样的动力机生产企业,自然绝对是暴利之中的暴利企业。
当然与此同时对外招标加工的零件,依然没有停止一直在生产。这样会让“华夏帝国”更加迅速的进入到蒸汽时代,虽然赵伏波更希望能够早日进入到电器时代。最少电力的车床的加工能力,比起蒸汽动力的车床那是要好得多了。
当然那还是梦想,是一个所有人都在不停追逐着的梦想。看着这一切,赵伏波回过身。他身后跟随的可不是一条船,而是一大群的运输船,它们运来的“华夏岛”的第二波搬迁的企业。
值得说明的是,企业的搬迁与诸位所想的几乎完全不一样。如同赵明诚那样商人们,往往都是结束了在“华夏岛”的企业。然后拿着从“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重金买来的图纸前来锡兰明珠行省的,到了这儿他们会直接从机械制造企业采购新的生产线。当然,因为他们是搬迁式结业,到了这儿一切照旧。
虽然有了新的机械,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会裁员。毕竟此刻整个市场依然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而且因为“华夏帝国”对外提供的各种农业技术的支持,所有商人们也在预测在未来生意会更好。此刻正是他们投资,扩大再生产的机会。就算是生产火柴、肥皂这样日用品的企业也不打算裁员,要知道“华夏帝国”的商品,现在可以说是“世界市场垄断者”。
那些认为“华夏故土”的某些守旧势力,凭着笃信“天、地、神、佛”就能够抵挡这样的改变的人,未免就有些太过于幼稚了。毕竟这是“世界市场垄断者”,他们的财富与实力,实在不是那些赞成什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又或者说喜欢小脚的人,所能够阻挡的。无论他们乐不乐意,他们都没有资格来阻挡这直接来源于“生产力”提高之后产生的变化。
可以毫不夸张的这样说,此刻掌握了“燃油蒸汽机”这世界上第一种动力机制造技术的“华夏帝国”,此刻相对于那些愚昧的势力而言,他们的地位就和上帝差不了多少。面对机械的能力所产生的对抗,唯一只有一种结果。
“阎王要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