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且向西行避风雨
“西南边军?”顾正阳握着手中的箭矢,不明白这件事为什么会和镇守西南的边军扯上了联系。
叶三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解释到:“我不是说这件事和边军有关系,只是这种箭矢,很可能是来自西南的边军,据我所知,咱们整个大陈,只有位于衡阳的军械制造局才会制作这种箭矢,因为那种水枭正是衡阳的特产,其他地方,是没有用这种羽毛来制作箭羽的。”
南陈一共有四个军械制造局,分别位于南京、江陵、衡阳和绍兴,这四个地方,正好处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各自向周边辐射的军队提供军械。
因为地域的局限性和各地手工业发展的差距,这四个军械制造局制造的军械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南京制造局出品的军械,就比较精美和结实一些,而衡阳因为物资匮乏,更多的是就地取材和粗制滥造,军械的整体质量也要差上一截。
就好比这箭矢的尾羽,通常的尾羽都会用鹰羽来制作,次一级的则是鹅毛,而在衡阳,却只能用水枭的羽毛来制作,这种水枭,说白了就像是鹧鸪一样的动物,羽毛的质量其实并不算好。
不过歪打正着,这羽毛上的细微差异,却正好被叶三捕捉到,于是就像是在完全黑暗的迷路中给了顾正阳一道亮光,让他仿佛看到了寻找凶手的方向。
“西南边军?”顾正阳又把这四个字咀嚼了一遍,虽然他不明白射杀顾正宗的箭矢怎么会和西南的边军扯到一起,不过他已经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我要去一趟衡阳。”顾正阳对叶三说:“我要去衡阳军械制造局查一查,看看这支箭的来历。”
“恐怕很难。”叶三老老实实的说到:“光是箭矢的话,每年起码能生产几十万支,十年之内,光是衡阳就最少造了几百万支箭,你想从这几百万支箭里找出某一支的去处,根本就不可能。”
顾正阳摇摇头到:“事在人为,我总要去试试才会甘心。”
叶三没有再劝他,他很清楚,顾正阳和顾正宗是双生兄弟,两人的感情,不是他们这些江湖上的弟兄可以比拟的。
然而叶三不劝,却总还是有人要劝他一劝的。
在听到顾正阳说又要离家出走的时候,冼衣裳一脸哀怨的对他说到:“才回家一天又要走,你难道就不能在家里好好呆几天吗?”
顾正阳摇摇头道:“杀害正宗的凶手一天没找到,我就一天不安心,这件事,我一定要去做。”
冼衣裳撇了撇嘴,她知道,顾正阳决定的事,一千头牛也拉不回来,而且他还打着为顾正宗寻找凶手的大旗,谁也不可能去劝阻他。
不过她没想到的是,顾铭义倒是对这件事颇为赞成,他赞成的原因却并不单纯是想找到杀害儿子的凶手,而是因为最近南京城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和顾正阳有很大的关系。
他想让顾正阳出去,纯粹是为了让他去躲灾。
这件和顾正阳扯上干系的事,就是他在秋闱最后一科策论考场上写的那篇文章。
顾正阳的这篇文章,酣畅淋漓的揭露了大地主大贵族们吞并土地,把国家沉重的税赋转嫁到老百姓头上事实,同时也无情的批判了这些大贵族大地主们对国家造成的损害,给国家财政带来的巨大亏空,他甚至在文章里提到,朝廷要想恢复正常的财政收入,必须要想办法把这些土地从大地主大贵族们的手中征收回来,让它们成为正常缴纳税赋的土地,不然的话,加再多的税也无法阻止朝廷的财政进一步滑向崩溃。
这些想法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自然是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可是对那些侵吞土地的贵族阶层来说,无疑就是在揭他们的老底,这显然会触怒到那些贵族阶层,让他们对顾正阳产生巨大的憎恨。
可顾正阳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根本就没考虑过那么多,在他看来,以他的水平,想从几万人的考生中突围而出,成为秋闱考场的胜利者,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他的文章,注定了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他根本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没有任何顾忌。
可他却没想到,这篇文章被礼部尚书卢靖忠送到了太师司马承祯那里,随后又在司马承祯的授意下,被送进了宫中。
司马承祯把这篇文章送进宫的原因,其实就是想试探一下看起来似乎已经完全沦为昏君的延平帝。
十五年前,延平初登帝位,意气风发,心怀大志,一门心思想要整顿朝纲,独揽大权,然而他没料到,百官的抵抗来的如此凶猛,皇权和仕权的争夺来的如此激烈,最后百官甚至说动了他的母后澹氏,让他遭受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溃败。
至此以后,延平帝便退居深宫,终日饮酒作乐,纸醉金迷,看上去似乎已经完全被那场争斗给击败了,失去了所有的雄心壮志。
可司马承祯一直很警惕,他知道延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场败仗虽然很惨,却还不足以使他从此心灰意冷,他这样做,肯定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只要时机一到,他还会恢复成那个权力心极重的延平,重振皇权,一直都是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一个魔鬼。
然而十五年来,延平帝始终未曾再踏足朝堂一步,始终过着他酒池肉林的生活,很多人都以为他已经放弃了,被击倒了,人们渐渐失去了警惕心,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官位和权力争夺,那个当年曾让百官心惊肉跳的延平,已经被他们抛到了脑后。
司马承祯知道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延平就像是一只把自己潜伏进阴影的老虎,他只是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让他再没有掣肘的机会。
这个机会,就在皇太后澹氏的身上。
十五年前那场大朝争,延平背倚着无上的皇权,一开始几乎压得百官喘不过气来,代表世家和门阀势力的百官们之所以会获胜,只是因为一个人,皇太后澹氏!
澹氏是延平的生母,从大义上死死的压制着延平,而她同时也是一个权力**极重的女人,延平想要独揽大权,势必触犯到了她的利益,这导致她在随后的争斗中倒向了百官这一边,司马承祯巧妙的抓住这个机会,联合澹氏一起痛击延平,这才取得了这场艰难的惨胜。
然而十五年过去了,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因为澹氏老了。
虽然从年纪上来说,澹氏比司马承祯还要年轻好几岁,可女人一到了风烛残年的年龄,想的就比男人更加复杂。
澹氏开始考虑其她的身后事来。
为了避免死后受到冷落甚至报复,澹氏开始努力修复起了她和延平的关系,上次的北伐,就是她向延平示弱的一步棋子。
身为一个有野心的帝王,澹氏当然知道延平的喜好,在夺回皇权之外,他更想看到的恐怕就是开疆拓土,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帝王,所以在上一次听说梁人和西凉打起来之后,澹氏就授意司马承祯出兵北伐,好让延平帝舒心一下。
然而澹氏却没想到,十五万大军差点儿在江北全军覆没,这让她讨好延平的计策几乎失效,因此她也把这笔账算到了司马承祯的头上,两人的联盟之间渐渐开始产生了裂纹。
司马承祯敏锐的察觉到太后澹氏这次恐怕不会在站在自己这边了,所以他对延平帝的动向更加关注起来,把顾正阳的文章送进宫,就是他试探延平的第一步,他要看看延平会对这篇文章做出什么反应,然后来揣测延平的心思。
司马承祯的试探很成功,延平帝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据说把所有陪他玩乐的宫女和嫔妃都赶出了房间,然后独自一人在房中一看就是好几个时辰。
此后,延平帝把他的心腹太监总管刘御纵叫到了房间,两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大半个晚上,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再然后,这篇文章突然就开始在南京城里流传开来,并且以一种瘟疫般的速度迅速散播到四面八方,仿佛是一夜之间,连江陵城的乡下农民都知道了它的内容。
随之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议论声,这议论声,有来自老百姓的,也有来自达官贵族的,而且毫无疑问,这两种人分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
老百姓自然是对这篇文章的内容义愤填膺,因为见识少,过去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不明白大地主大贵族们吞并土地和自己有什么联系,然而他们现在知道了,土地越少,压在他们头上的税赋就越多,这些年来朝廷的税收越来越重,根源就在于那些地主老爷们吞并了太多的土地,而他们又不用交税,于是税赋全都转嫁到了自己头上。
老百姓对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怨声载道,整个陈朝,从南到北,渐渐开始响起了呼吁朝廷整顿土地兼并的呼声,就连那些学生仕子中的热血之辈,也跟着发出了愤怒的呐喊。
而相对的,那些大地主大贵族却对这篇文章充满了愤恨,他们自然不会承认朝廷的财政越来越困难是和他们大量兼并土地有关系,他们认为写这篇文章的人根本是心怀叵测,他的目的就是想挑动民间对贵族的不满,目标直指造反!
身为掌控朝政的贵族阶层,这些人和那些无权无势的平头老百姓可不同,他们的愤怒可以用一种很直接的形式来宣泄,那就是把写这篇文章的人抓出来,砍掉他的脑袋!
可百官的愤怒在司马承祯这里被堵住了,司马承祯已经知道了他想知道的结果,并不在意写这篇文章的考生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他想对付的从来不是顾正阳,而且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他也很赞同顾正阳的观点,这些腐朽堕落的贵族,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前进的累赘,是时候该整顿一下他们了。
在司马承祯那里讨不到结果,贵族们自然就把怒气转移到了写出这篇文章的考生身上,当有人曝出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顾正阳时,百官们的怒气立刻就找到了宣泄的出口,顾正阳虽然不在朝中,可他老子在呀!
这就是为什么顾铭义想要顾正阳出去避避风头的缘故,他虽然没说,可这些日子以来,他在朝廷承受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巨大,连他这样的身份都险些承受不住,他实在不想自己的最后一个儿子,也折在了这场巨大的风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