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莫问苍生问鬼神
顾正阳一下子呆住了。
入世和尚的话,落在他耳中,顿时让他浑身的血液都感到一阵冰凉。
“他们养不活,所以就要被杀掉!”
这句话从入世和尚口中说出来,如此轻飘飘,但听在他心里,却感觉如此沉重。
祭坛上,全都是那些****着身体的老人和孩童,他们绝望而麻木的眼神,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身体,甚至掩饰不住的痛苦之声,每一个身影都如同一根针,轻轻地刺痛着他的心。
尽管他对山越人没有任何好感,尽管他曾经一度想过杀掉所有的山越人,让南陈边境的百姓不再受他们的侵扰之苦,可是当真的面对这一群手无寸铁而又可怜绝望的人群时,他依然无法做到铁石心肠,无动于衷。
如果他能眼睁睁看着一群老人和孩童在自己面前被砍掉脑袋,血流满地,那他就不是那个憧憬着行侠江湖、仗剑天下的顾正阳了。
手腕稍稍一使劲,顾正阳挣脱了入世和尚的拉扯,一脸坚决的说到:“不行,我一定要下去救他们。”
入世和尚这次没有拉他,却宣了一声佛号,然后脸色沉重的说到:“没用的,贫僧也曾经这样做过……”顿了一下,他才很苦闷的说到:“可救回来也没用,他们被当成祭品,寨子里就不会再给他们提供食物,在这贫瘠的蛮荒之地,没有食物,他们终究是活不下去的。”
顾正阳翘起眉毛说到:“这大庾岭上飞禽走兽,野果杂粮,什么没有,怎么可能养不活他们?”
入世和尚苦笑到:“这山上的所有东西,都是寨子里的,没有他们同意,谁也取不走一样东西。”
顾正阳愤然到:“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这些人,难道不是他们自己的亲人?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对待自己的亲人?”
入世和尚双手合什,坐在地上,慢慢的说到:“这件事,其实说来话长……”
原来在百余年前,山越人和汉人彼时还没有闹翻,那时他们长期和汉人通商,用山上的特产去交换汉人的粮食和货物,那时候他们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总算还能维持下去,甚至人口也一直在增长,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
可是自北梁打败陈人之后,山越人的首领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们想要趁着陈人势弱,从他们那里占些便宜,结果没想到,便宜没能占到,反而被陈人打得大败亏输,不但丢掉了大批的青壮士兵,还被陈人截断了交易的通道。
从此以后,数十万山越人便只能困在这五岭之中,刀耕火种,自力更生。
南陈败退到江南的初期,皇权还没有被世家所压制,朝廷也并没有那么腐朽,所以在那一段时期,南陈是没有人敢跟山越人做生意的,再加上陈人同仇敌忾的心理,山越人别说是想要通过交易获取食物,就连出现在南陈的地盘上,也会立刻被抓去砍头。
于是大饥荒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就算五岭之上有很多的飞禽走兽,野果杂粮,可哪里经得住数十万人的人吃马嚼?再说了,山越土地贫瘠,不宜耕种,山越人又缺乏种植的工具,他们唯一擅长的,就是打猎和采集,跟汉人比起来,他们完全像是一群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类。
饥饿像瘟疫一样蔓延了整个岭南大地,饿到双眼发红的山越人,不得不想其他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无奈之下,缩减人口便成为了他们的唯一的选择,因为无法将这样的目的示诸于口,于是山越的族老们便合起来,开了一个会议,他们最终决定,用“祭祀山神”这个借口,将大批“无用”的老人和婴孩杀掉,通过这样的办法,保留下青壮人口,为山越的再次崛起留下一点希望。
于是血腥的祭祀便这样展开了,在那段时间,整个岭南几乎成了一片修罗地狱,饿到穷凶恶极的山越人,把老人和婴孩的头颅砍下来,祭祀山神,却把他们的躯干吃掉,用以维持自己的生命,数十万山越人,最低谷的时期,曾经只剩下不到几万青壮。
直到最艰苦的时光过去,南陈朝廷中那些见利忘义的堕落之辈们又开始和山越人做起了走私的勾当,山越才渡过了这场饥荒,渐渐踏上了复苏的道路,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他们重新成为了南陈边境一头虎视眈眈的恶狼。
且不说汉人与山越人之间的那些宿年的恩怨纠葛,因为这场漫长的饥荒,山越人却将那血腥的“祭祀”习俗给保留了下来,从那以后,只要他们感觉到了饥荒的到来,便会主动将那些老弱多病的老人或是无力抚养的婴孩杀掉,虽然此时他们已经不吃人肉了,可是用头颅做祭品,舍弃掉躯干的习性,却仍然完整的保留下来。
这便是顾正阳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这些老人和孩童,无论救或是不救,他们其实都已经没有了生路,除非顾正阳有办法绕过山越人的重重阻拦,把他们带回南陈去。
可即便顾正阳再不忍,也知道这只是个天方夜谭,光是白山巅这样一个村寨,就有数十上百名这样的“祭品”,整个山越,该有多少老人和孩童被杀掉?凭他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全都救得完?
听完入世和尚的话,顾正阳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一下子便瘫软到地上,他无力的鼓起了自己的双唇,眼眸中有着难以掩饰的颓然和哀伤。
入世和尚似是猜到了他的心思,在一旁轻声劝慰到:“顾少侠不必为此事多加费神,其实贫僧今晚叫顾少侠来这里,并不是想要你做些什么,而完全只是想让你看一看,也许你知道的多了,想法就会不一样了。”
顾正阳疑惑的抬起头来,问到:“什么想法不一样了?”
入世和尚微笑到:“贫僧先前从少侠的眼睛里,看到的全是杀戮和怨愤,但是现在不同了,我能从少侠的眼睛里看到些别的东西,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顾正阳突然觉得入世和尚此时的眼眸亮的骇人,那种光芒,仿佛能够直达自己的心底,竟让自己忍不住又一阵心慌,于是他强作镇定的问到:“什么东西,大师何必说的那么玄,不如直接一点可否?”
入世和尚点点头到:“其实我想让少侠看到的,是众生。”
“众生?”
“不错,众生!”入世和尚在后两个字上加上了重音,然后眯着眼说到:“这便是贫僧入山十年来,所领悟到的一点感触,只可惜贫僧能力有限,无法看透,所以便想让顾少侠也看一看,也许顾少侠有自己的机缘,可以参透一切。”
听他说的越来越玄,顾正阳不免着恼,忍着性子说到:“请大师再说明白一点,恕晚辈资质愚驽,实在无法领会大师的意思。”
入世和尚把目光投向山下的祭坛,此时祭坛上正有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孩,被抱到了那张石台上,先前那具枯瘦的尸体已经被移走,婴孩裸露的皮肤直接触碰到了冰凉的石床和黏稠的血液,立刻引来了他的哇哇痛哭,但负责祭祀的巫祝并没有因此软下心肠,他毫不犹豫的举起了手中的长刀,嘴里念念有词的围着婴孩开始打转,凶狠的神态和急速的语调,惹得那婴孩哭得更加厉害。
入世和尚最终还是无法直视那下刀的一刻,在银光闪烁之际闭上了眼睛,眼角流出两滴清澈的泪水,然后缓缓对顾正阳说到:“所谓众生,天生万物,人是众生,牛羊是众生,鸡鸭是众生,草木亦是众生,山水是众生,玄黄是众生,汉人是众生,蛮人也是众生,凡世间万物,皆为众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顾少侠,你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顾正阳虽然没什么兴趣读书,可是对这句话还是了解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原意为天地没有所谓的仁爱,他们对待世间的万物都犹如刍狗,任其自生自灭。可是他不明白,入世和尚身为一个佛教的信徒,为什么却会用道教经典中的话来考校自己?
不等他做出任何回答,入世和尚便已经自顾自的给出了解释:“其实这句话,正符合贫僧的感悟,贫僧曾遍思佛家中的经典,却没找到有任何一句偈语,比老子的这句话更能表达贫僧的想法。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听起来,似乎天地和圣人,都不仁,因为他们都把百姓当做刍狗,任由其自生自灭,可贫僧想来,这其实却是天地间最大的‘仁’,因为在天地和圣人眼中,万物都是一样,人人都是一样,他们的态度,归结起来,便只有两个字,平等!”
入世和尚的话突然如一记重锤,狠狠的撞开了顾正阳的心扉,有那么一瞬间,他似乎感觉到浑身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是的,平等!
他终于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先前所有的心情和困惑了!
在东山村的时候,他曾因为山越人派出来的杀手屠杀掉整个村子,还用非人道的方式凌辱那名孕妇,而对山越人充满了仇恨,那时候的他,心里想的完全都是仇恨,是杀光所有的山越人,为东山村的村民和那个孕妇复仇。
然而来到山越人的村寨之后,亲眼目睹了这里的普通平民的生活,他有突然觉得这些山越人其实和陈朝的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同样的贫穷,同样的忙碌,同样的为了生活而奔波,为了填饱肚子而尝试一切的努力。这时候,他心里的仇恨突然间又没了踪影,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村民,他怎么也生不出恨意。
等到他发现那些村民用来和他们交换货物的东西,竟然有很多是从陈朝的百姓手中抢来的时候,那股恨意又开始冒出了头,只是这时候他更加憎恶的,却是那些利用山越人来抢劫自己的百姓,养寇牟利,灭绝人性的豪门勋贵,对山越普通村民的恨意,提起来那么一点点,却再没有东山村那么浓烈。
又等到今晚亲眼看到了山越人祭祀山神的仪式,他突然感受到,原来这些山越人也和大陈的百姓一样,他们有苦,又累,有血,有肉,他们并不是战争和杀戮的机器,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和大自然的很多动物一样,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到了这时候,顾正阳心里已经产生了一种迷茫的情绪,对山越人,到底是恨,还是同情?连他自己都分不清了。
他所看到的,所感触到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他,造成陈人和山越人这种世代血仇的原因,其实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单纯,而陈人是好人,山越人是坏人,似乎也不是那么绝对。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恶呢?
入世和尚的两个字,仿如菩提灌顶,一下子便打通了顾正阳周身的经脉,让他好像豁然顿悟一般,真正了解了自己的想法。
是的,平等!
众生皆为刍狗,哪里来分什么善恶?
若是天下大同,人人都是一般,那岂不是再没有争斗与仇恨,再没有杀戮与对立?
顾正阳忽然间觉得自己好似找到了一条通往“道”的坦途,以往的浑浑噩噩,不知所以,全都离他而去,而萧统曾对他说过的“大业”,开始在他的脑海中盘旋。
萧统是否也和他一样,其实是想建立这么一个“大同”的天下?
这时候,顾正阳突然很想立刻赶回衡阳府去,他有很多想法,想和萧统说,想要让他知道自己的念头,想要明白两人是不是真的志同道合,若是如此,自己便可以助他成就“大业”,结束这天下所有的纷扰与争斗,还世间一个琅琅的乾坤!
顾正阳被自己的念头搞得浑身都仿佛燃烧起来一样,只觉得整个人霎时间充满了斗志,这种转变,很轻易便在他的身上显露出来,入世和尚很快便感受到了他的变化,嘴角弯起一抹了然的笑意,笑呵呵的对他说到:“看来顾少侠的悟性果然不错,这么快便已经了解了贫僧的想法。”
顾正阳此时终于觉得入世和尚像是一个得道的高僧了,心悦诚服的低下头对他鞠躬到:“多谢大师的点化,若不是大师,恐怕晚辈此时还是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孺子可教也。”入世和尚满意的点头到:“若是其他人也有顾少侠这般的悟性,那贫僧的渡化之路,便要轻松的多了。”
顾正阳不好意思的点点头,接着说到:“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明白,大师为什么宁愿留在这里渡化那些蛮人,也不愿回到衡阳王府去襄助小王爷,如今我总算明白了,大师心怀慈悲,视天下百姓为一体,这等情怀,是非晚辈所能及,晚辈要在这里郑重的向大师道歉,同时说一声谢谢。”
入世和尚摆摆手道:“罢了,贫僧一介出家人,无需这些世俗礼节,只望顾少侠能将今日所悟,融入未来的行事之中,心怀众生,兼济天下,那贫僧便再无所求了。”
顾正阳颌首到:“大师放心,晚辈自然省得。”
两人又迎着晚风,站在这山梁上畅谈了一会儿,顾正阳终于觉得自己一开始的印象并没有错,这入世和尚,虽然只是个韦陀,并非真正的出家人,但是却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前辈,他的很多想法,开始逐渐影响到顾正阳,影响到他对这世上很多东西的看法。
直到山坳下的灯火逐渐黯淡下去,清冷的月光再也无法照亮这山头上的一切,两人才踏着漆黑的道路回到了住处。
等到和入世和尚分手,顾正阳独自走入自己的房间,忽然觉得房间里有些异样,正要张口喝破,黑暗中传来贾文仁的声音:“阳少且慢,是我。”
顾正阳松了口气,上前点燃灯烛,才看到贾文仁坐在屋里那张四四方方的简陋木桌旁,眼睛里闪着异样明亮的光芒。
“贾先生怎么这么晚还在这里,明日咱们可有一场重要的行动,贾先生还不去休息吗?”顾正阳觉得贾文仁的眼睛亮得十分古怪,好像蕴藏着什么让他心慌得东西,虽然他并没有从中体会到任何恶意,但是却觉得被一个中年胖子用这样的目光死死盯着,浑身有着说不出的难受。
贾文仁却并没有理会他的想法,而是略带兴奋的说到:“阳少,我想到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