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集市上的米已经涨到二十文一斤了。
山里的葛根也挖光了,村里人越以难以填饱肚子。
谢长民一家也面临着要断炊了,谢长民土坯也不做了,天天去镇上找活做,找活的人实在太多,好几天都难得找到一人活,谢长民又去山里砍柴,借了谢花家的牛车拉去镇上卖,一开始一车柴还能卖十几文钱,后来卖柴的人多,一车柴辛苦大半天就只卖得六七文钱,勉强一天能食得粥食,到最后柴火无人问津。
谢长民修房子的土坯虽然做好了不用钱,但是请砌匠的钱没有。土坯放着也不是个事,怕时间长了万一多下几场雨又马土坯给淋烂了。
闹饥荒也没几家盖新房子,曾子文接不到活也是天天闲着。后来曾家娘子主动和吴氏说不收砌屋的钱,免费帮她盖屋子,但吴氏也发愁啊,这请人做事家里连饭都招待不起,最后吴氏和谢长民又求到王氏和谢广赋这里,借几担谷子。
家里的谷子也只余下半谷柜了,王氏和谢广赋是不大乐意借的,但曾家都不收砌屋钱了,他们要不借这谷子也不大好说,于是咬牙借了三担谷子给谢长民。
有了粮米,虽然来帮工的人每日只能吃得半饱,那也比在家饿肚子的强,村里很多人都来帮忙了,屋子不过耗时十来日就盖好了。
吴氏坐在自家新屋里,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直说都是托了四爷四娘的福才有了一个像样的家,五间大坯房猪圈鸡棚都盖得结结实实的,这让村里倒了屋子的人家羡慕不已,都说王氏和谢广赋仁义。
米价涨到三十文钱一斤的时候,村里开始有人熬不住卖田了,灾年田贱,太平年间,一亩上等水田尚能卖上七八两银子一亩,而今不过是四两银子一亩,有钱的乡绅地主都开始大肆收购水田。
家里有十来两银子,但王氏和谢广赋不敢用来买田产,只留着用来应急用。谢花想着张大壮那屋里还有二十来石的谷子,若是此时卖出去应该是极好的价钱,再把钱用来购置田地岂不是很划算。
谢花刚有这个想法,又突然听说镇上的米行每日还限量了,好像边境要开战了。这真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坏消息,谢花立马打消了卖谷子的想法,她决定等等再看,要真是打起来,到时候有钱都买不着谷子。
村里人去山上摘一种叫百花头的嫩树叶子来吃,这种树叶子晒干后炒菜有一种茶叶香,平常经常有人采了喂猪,猪吃的都是最苦的野菜了。王氏也采了百花头来切碎了用米粉一起做成粑粑来吃。
刘氏又来借粮,说是家里的葛根粉也吃光了,这回王氏和谢广赋坚决没同意,刘氏在屋外坐了两天也没借到粮,这才灰溜溜的回去了。王氏在刘氏回去后,担心自家父母没粮吃了,趁着黑夜送了小半袋米回了娘家。
谢广赋觉得自家的谷柜太扎眼,别人来借粮不借就要落埋怨,但总要给把自家的口粮留下吧,于是谢广赋在谢容的屋子里挖地窖,还是摸黑进行,天天晚上一家人点着油灯的干。地窖挖了三天挖好后,家里的粮食迅速被转移到了地窖,自家的谷柜只留了一担谷子。
再后来刘氏来借粮,见谢家的谷柜也空了,也就没再来借粮,也未曾听说她家有人饿死。
万幸的朝廷征粮,由于州里闹灾荒,知府把灾情报上去,皇帝格外开恩,不在州里征粮,整个州里的贫苦百姓算是逃过一劫,不然更是雪上加霜,纵是如此,村里许多人生计还是无法维持,背着包袱去城里讨生计去了,村里一下空寂了许多。谢长民也随大流去了县里,好在过了几日就听到他捎口信回来说,在县上的一个木具店里找了份做蔑器的活,包一日两餐,每日二十文钱。
旱灾一直持续到当年十月份,中间也下过几场毛毛雨,完全没有起到缓解旱情的作用。一直十月初,连续下了三天的在雨,才算是把地都下透了。王氏把家里能载水的盆缸锅桶全部接满了雨水,自打干旱以来,江边的井也干了,打上来的都是些无法饮用的泥浆水,村里人常结伴去山里找水,谢花好几个月都没大好好洗澡,都是擦澡。
下了雨后,村里许多人闻讯在城里讨生活的人回来了不少,种油菜来不及了,便还是如去年一般种了冬小麦。
此后倒是时不时的下一场雨。
过了年后,谢花十三岁,女子十三算是豆蔻年华了。
谢芬十五岁,快要及笄了,王氏开始给她张罗着说亲。十二岁时也托运媒婆寻过合适的人选,后来家境越来越好,王氏也不急了,就想着以自家的这条件,自然不怕没好的挑。
媒婆也都是精明的,早打听着谢芬有十五了,一听王氏要准备给她说亲,家里的门槛都要让媒婆给踏断了。
闹灾荒的这两年,张大壮也没有一点消息,多少次她都盼望着能接到张大壮一封报平安的书信,希望他能在残酷的战争中活下来。五年之约,如今还剩下两年,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他归来。
至于杜云实,他考了秀才后,就去了州府里读书了,只是临去前捎了一封信,此后就没再来信,也没来找过她。
又到野菜旺盛的季节,谢花去外面挖了些野菜回来,虽然旱情解决了,可这粮食也要等上半年才有收成,还是要勒紧裤带的过日子。
坐在门口择菜,就见坡下村里一个相熟的妇人领着两个人往坡上来,一路走还一路指指点点的,领的两个人一个是个打扮华丽,长相美艳的妇人,另外一人应该是她的丫鬟,谢花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妇人便是杜云实他娘青兰!
她来做什么?无事不登三宝殿。青兰应该是不大想和她打照面的,至少当年的事怎么说也是件不光彩的事。
村里的妇人看见谢花就叫道“小花,小花,你家来贵客了。”
谢花丢下手里的菜,站在原地没动,待妇人领着青兰和她的丫鬟到了跟前了,她才道“这位夫人不知道找我家的谁,我爹娘眼下都去田里撒秧谷去了。”
青兰使了个眼色,她的丫鬟把带路的妇人拉到一旁塞了一把铜子在妇人手里,笑道“大婶子,劳烦你带路了,也不耽搁你做事,你这就回吧。”
妇人连连哎哎的应了几声,就边走边回头的下坡了。
见人走了,青兰笑着拉起了谢花的手,在她的手背上抚摸着,谢花特别想把手抽回来,青兰三十多岁的妇人,手是又柔软又细腻,反观自己的手,手掌粗糙,长期干农活,手也是黝黝的。
青兰朱唇轻启“你就是小花吧,真是越变越漂亮了,是个大姑娘了。你还记得我么?”
作者有话要说:哎呀,深圳太热了,我这是感觉没法呼吸了,穿着长裤老觉得腿上黏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