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桑葚甜蜜
早先蚕农养蚕是自已养蛾产卵育种TXT下载。-< >-/-< >-/蚕农们在自家的墙壁或大门上挂着用阳光消过毒的纱布,让飞蛾去产卵,凡能爬在纱布上产卵的都是体质健康之蛾,为优质品种。每年春节一过,就用一层薄薄的丝棉裹着蚕种,怀端在妇女的胸口,用女性的体温催蚕子成蚁。
现在“蚕种”由县蚕种场统一育种,“清明”后出库,蚕卵胚子出库便开始发育。按科学说法,发育期间要保持在华氏温度七十至七十七度,干湿度华氏四至五度的环境中进行。每年“春蚕”前,公社都要办“蚕茧学习班”;召集生产队妇女队长学习,“引导”她们“科学养蚕”。生产队蚕室也建有“育蚕室”,配有温度计、干湿度表等。整天盯着看,心神不宁:室温高了要“通风”,低了要烧“炭火缸”;干了还要在屋里淋水……
乡间没有这些“讲究”,再一问,“科学说法”所说的温度与人体温差不多,干湿度以不出汗为宜全文阅读。原来还是“老祖宗的方法”。于是拜过“蚕花仙子”;分发了“蚕花团子”。“蚕花娘子”便沐浴、更衣,换上柔和的棉质大襟衬衣;相互“夸赞”胸前“又白又大的‘茧宝宝’”。小心翼翼地将“蚕种”用一层薄薄的丝棉裹着,再用白棉布一兜,贴肉捂在胸前。“孵化”时期,“蚕花娘子”不能和男人“同房”;行走上身不晃,坐卧胸前不挨撞;睡觉更是小心,“蚕花娘子”们聚在-起,困了趴在桌上打个顿;怕出汗,行动不敢使力,连热汤、热茶不敢喝;聚在-起,说笑都不敢高声,唯恐惊吓了“蚕宝宝”。不洗澡,不换内衣,经过八天的“孵化”;把“蚕种包”小心解下,摊放在蚕箔里。
点上香烛,先给“蚕花仙子”行礼;打开“蚕种包”,“蚕花娘子”个个暗中乞福,大气都不敢喘,睁大眼睛看着蚕箔。比油菜籽略小,呈灰绿色或紫红色的蚕卵泛现出淡黄色的色彩;蚕卵“转青”了。“蚕花娘子”忘却了几天的辛劳,个个喜眉笑眼,也深深地舒了一口气。升有炭火缸的蚕室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在蚕匾中间放张棉白纸,“转青”蚕种放在棉白纸上;蚕卵渐渐变黄,眨眼间,蚕卵上现出一个黑点,黑点扭功起来,一条条蚕蚁爬了出来,不是它在蠕动,你根本不会注意它。黑点开始聚集,“蚕花娘子”们在蚕匾上盖上小红网,撒上切成丝条的嫩桑叶。蚕蚁出壳就要吃桑叶,于是纷纷爬上来,乘它们吃食时,俩个人轻轻提起红网,移放在另一只蚕匾里定下位,此时称“收蚁”。
“收蚁”是蚕的饲养开始,也是对“蚕花娘子”的告慰。别看这些天,村里人待“蚕花娘子”恭恭敬敬,呵护备至;一旦有所不测,“蚕花娘子”将会招来咒骂,更甚至一辈子生活在“白眼”之中。
六八年,三队“蚕花娘子”银珠在“孵化”时,在外地作篾匠的男人回来,住了一晚,她回家去了一趟。谁知浜里“收蚁”不发,“半年‘生计’变成水”。众人都责怪银珠与男人同了房,使蚕种“走了光”。竟管银珠当众赌咒,队里还是把她逐出蚕房;连银珠的父母也申明大义,把“招女婿”的一家四口赶了出去,银珠不得不在姐姐家租房安身。好在全县都有“收蚁”不发状况;民怨沸腾,一查是蚕种场六七年“闹革命”,“两派争夺革命大权”;没有处理好“蚕种房”,导致一批蚕种僵死。银珠蒙冤待雪,偏偏查出她“上门女婿”是个“逃亡地主崽”,事情就不了了之。但银珠心中的疙瘩永远解不开,至今未登父母家的门……
昨天,张汉春对林木森很认真地说:
“要进入育蚕期了;明后二天你去‘钱北片’看看,选三四个生产队,统计一下‘收蚁’的情况。”
领蚕种回来,张汉春真的给林木森放了“创作假”;说是“与蚕种场搞好关系,不图别的,要言而有信。”一句话,林木森在龙溪茧站休整了五六天,才让他在“蚕桑办”作些零星事。
张爱玲来了,提了二个包着鸡蛋的手帕包;说:
“张副主任好偏心!让阿拉清点防疫药品,却安排侬回家去歇‘立夏’。木森,这是莲花让阿拉带来的,这是阿拉婆婆让我给侬的;早知道侬回钱北,阿拉就晚来一步,这些全归阿拉了。”
林木森想到昨天徐桂香在浸乌饭树叶汁,原来今天“立夏”,她准备作乌糯米饭。
旧俗相传立夏为“酒仙生日”,此日城乡人家饮酒者多。亦有秤人的习俗,谓立夏秤人,可保人不疰夏。江浙农村有“立夏”日,劳动者是日歇工一天习惯,说要“跨出丝车,踏进水田”。意指即将开始翻田、插秧,作田里劳作了。立夏这天,要吃豌豆乌糯米饭,说是“吃了乌糯米饭,蚊子不叮”。头天将洗净的糯米在乌饭树汁水中浸泡一晚上,第二天糯米就变成了深蓝色,加入新鲜豌豆和笋丁,宽裕人家还会放些咸肉丁,有钱人家就放火腿丁。烧成饭,便是豌豆乌糯米饭。因为颜色好看,又特别香,最受孩子们喜欢。另外,还要吃樱桃,讨的是红红火火的彩头。农村主要是吃蚕豆(蚕豆又叫发芽豆,讨“发”的彩头)、红苋菜(红红的苋菜汤汁,讨“红运当头”的彩头)和水煮蛋,所谓“立夏吃一蛋,气力大一万。”
“你留下吧。”林木森调侃道,“正好巴结一下主任夫人;要不晚上你咕上一句,我得穿小鞋了。”
“行了!现在龙溪有谁敢说侬林主任?连老古板张副主任都把侬捧在手心里!快拿去,阿拉现在看见鸡蛋就恶心。”
张爱玲“小产”,龙溪公社也为此忙乱了-阵。林木森专程去了趟湖兴城,托姨妈买了两瓶麦乳精去探望。张爱玲表示感谢后,既无奈又炫耀地说:
“侬拿回去,这些阿拉三个月不吃早饭都喝不完。侬去厨房看看,那鸡蛋堆得……阿拉真担心哪天会钻出一群小鸡来。”
“你胖了,白了。”林木森说,“这样才象个嫂嫂的模样。”
张爱玲说:“贫嘴是不是?早知道你回钱北,让侬拿些蛋回去。”
林木森说:“留着孵小**!你等等,送你-件礼物。”
林木森取出一幅画。是一个女子的肖像;短发女子,眉黛间显示坚毅,唇齿里饱浸温柔,目含羞赧,靥面妩媚。背景衬托是厚实的桑叶间,集穗状的桑葚,紫红色,汁浓欲滴……
“是阿拉!画的就是阿拉。”张爱玲惊喜叫道;再细看,她感慨了,说,“桑葚,甜蜜的桑葚。谢谢侬!木森,阿拉明白侬的寓意。木森,这是阿拉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林木森说:“嫂嫂,也怪我当时只顾拖船,要是留一个人在船上就好了……”
张爱玲说:“行了。宏铭说侬很自责,他感到很不好意思;他说侬有情有义,再三让阿拉对你说,这事跟侬无关!好了,快走吧;半个月没回钱北,金凤该骂宏铭了!”
春末夏初,阳光明媚,满目生机;“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林木森沿主干道来到钱南大队。薛支书正在大队部里训斥一个头发蓬长的年青人,听到林木森来了,厌恶地冲年青人挥挥手,让他走。青年人昂着桀骜不驯的头走出大队部,与林木森擦肩而过;林木森不由一楞,是陈革明。
薛支书等人对林木森恭敬有加,简直把他视为“救蚕种的英雄”!
“林主任,蚕通人性;今年的蚕种特别好,‘蚕蚁’比往年都旺!”薛支书满脸是笑,说,“林主任,你先歇一下,喝杯茶,我让会计把全大队的统计表给你一份。吃了中饭再到各队去看看。”
林木森说:“中饭不吃了,还有四个大队要走。”
薛支书很为难,说:“林主任,到了钱南不吃饭,别说我过意不去;志勇、阿良两家会怪我的。”
林木森说:“下次吧!对了,他们两人怎样?”
薛支书说:“都夸你的宽宏大量,两家老人一直唠叨要上钱北登门请罪。”
林木森说:“我走了。薛支书,千万不要让他们上钱北。拜托!”
不由分说,林木森拿上统计表,离开了钱南大队。转到上田港堤,看见陈革明徘徊在桑林间。便下了自行车,走了过去。
“你进大队部我就看见你了。”陈革明说,“来,抽支烟。”
陈革明掏出包“丰收”烟,在烟盒里面寻出一支递过来。
林木森接过烟,一看是支“雄狮”烟,心里一阵酸楚。这是位含着“金钥匙”来到人间的“少爷”。此时他头发蓬乱,一件军棉衣扣子没二个,用根布带一扎,敞出肮脏的的确良衬衣,蓝的确卡裤挂了三五个洞,赤脚趿双解放球鞋。
林木森说:“还好吗?钱南大队是不是为难你……”
“没什么,习惯了。”陈革明四下一看,说,“木森,我本来就顶着‘坏头头’帽子下来的,沾了‘知青’的光,没把我列入‘四类份子’堆里。现在更是夹着尾巴作人,老老实实地劳动。可是恶名在外,村里只要丢了什么,头一个都会想到我。这些‘二哥’真他姆妈的蠢!兔子不吃窝边草,老子会在家门口动手吗?想想当年真他妈的傻!一颗忠心,满腔热血,还他妈的领着人抄自己的家;‘文攻武卫’,提着脑袋替别人‘打天下’,革命成功被一脚踢到了乡下!现在,唉――没饭吃,没菜吃,没柴烧。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林木森有些替他担忧了。想到龙溪茧站的二十一天,“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劝慰道:“革明,人生有坎,迈过就好了。”
陈革明一笑,说:“我还好,二老都去了‘五.七干校’,工资按百分之六十发;兄妹四个,全作了‘知青’,每人由家里‘补助’二十五元钱。二十二三岁,还靠父母养。真丢人!按理说,也够了;只是我去年没出多少工,口粮根本不够吃,又没有粮票,只好买‘黑市米’……麻烦你一件事。这里有二十斤米,帮我带给她……”
“我都四五个月没见到钱红英了。”林木森感叹道,“这样,你把米留下,我上舅舅家弄些米给她。”
陈革明说:“不用了。‘春粮’就要开镰了。当时听她一句,也不会落泊到这地步。她也因为我吃了不少苦,多少也是我的心意。”
林木森问:“肖俊文呢?他怎样?”
陈革明说:“他在作‘菜贩子’;人是辛苦,一天还能赚上二三块。我试了二天,早上二三点起来进菜,卖得快,中午十一点前收摊;俊文他阿爸现在作了县招待所的库房主任,有些单位食堂的主任要从他手上周转紧俏物质,我们可以批发一些菜给单位食堂。干得好好地,我家老爷子回来了一趟,不许我干。要我痛定思痛,认真学习‘毛著’;要老老实实劳动,脱胎换骨重新作人。人都成了‘另类’,还满口革命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