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聚亲人再得良才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初冬,扶苏攻占咸阳,杀胡亥,诛赵高,尽得大秦旧地与大河以北,坐拥函、崤、大河天险,拥兵百十万,声势大振。西南诸蛮夷畏惧扶苏兵势,相继来朝臣服。
扶苏治下,有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雁门、云中、九原、广阳、恒山、太原、上郡、北地、巨鹿、邯郸、上党、河东、河内、三川、内史、陇西、汉中、蜀郡、巴郡、白马羌、西南夷二十七郡。大秦帝国四十八郡,扶苏独占大半,已成雄霸天下之资。
冬日的华夏,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各诸侯不得不偃旗息戈,停止了用兵,华夏大地终于暂得一时喘息,安静了下来。
秦出中原之要地,武关。
秦国大将章邯得闻扶苏攻占咸阳,并封其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倍感君恩,当即率董翳、司马欣等数名副将进京,表其忠诚。扶苏喜出望外,身披狂风暴雪,亲出咸阳二十里相迎,厚赏其与众将。
漫天飞雪寒窟中,章邯感激涕零,与众将哗啦啦跪于冰原,誓死效忠。
话说,章邯五十万大军乃昔日事急,权宜用刑徒为军而成。故是,其军人员杂多,战力良莠不齐,并日耗甚巨。俗话说:兵贵精而不贵多。扶苏尽去章邯军中老弱病员,分发土地与钱粮,免其税赋,安置于关中与北地。择其精锐,又得大军三十余万。
与众臣商讨过后,此三十万精锐又被分作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章邯为上将军,董翳为中将军,司马欣为下将军,领兵十五万,为国防军编制,继续屯守武关。这路兵马虽为国防军,亦可伺机出关击贼。
第二部分,为六万水陆具佳者。由冯罡、夫锐率领,胥睿为军师,统归水军大将司马疾麾下,合十五万众,成蛟龙军团。蛟龙军团为帝国远征军编制,乃水陆两栖军团,水战、陆战皆可。其中五万为控船士,负责操控船只与水上作战;九万为陆战锐士:一万铁壁军、二万狼骑军、三万陷阵军、三万长风军;余一万设六大营:器械营、侦查营、铁卫营、砲兵营、工兵营、医辽营。此军长于水中格斗厮杀,亦善于岸上攻城拔寨,出水入陆,如神鬼潜行,行踪诡异强悍无双。
除了扶苏,谁也不会想到,蛟龙军团日后将成为海上霸主,为大秦帝国征服四方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蛟龙军团目前的任务却不是称霸海上,也不是扼守黄河,更不是征服世界……而是在大将司马疾的率领下,悄悄开往瀛洲,厉兵秣马,准备攻伐江南吴越之地——项氏的老根所在!
第三部分,乃最为精锐之九万人,其等皆被融入了青龙、白虎、玄武三大军团,将三大帝国远征军团各扩至十五万人。
至此,扶苏设想的帝国五大远征军团,除朱雀军团外,皆已成型。
三十万人加入秦军,据扶苏颁布的《兵役法》,其等皆有拥有各项特权与分得土地的权利,并能免去税赋。但是,这些将士中,有不少人乃是六国旧民。于是,在扶苏各项利好政策的吸引下,新来兵卒之亲人皆受新政的诱惑,不顾冬日酷寒,踩着厚厚的积雪,举家万里迁入了关中与河北。不可避免的,中国大地又一次大迁徙开始了,不到半月,扶苏治下又涌入了近百万百姓!而领地百姓流失,国力大减的群雄们愤怒异常,又没有丝毫办法……失心之民,岂能强留?取乱之道也。
扶苏很高兴,他万万没想到,无意间的一次军事调动,竟又给他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这种削弱敌手,增强已方势力的事,以后得多干,想到开心处,扶苏心中不由得乐开了花。
鉴于人口大增,于国防军方面,每郡增设一师,一郡二师,治下二十七郡,共五十四师八十一万人。
此八十一万人分布情况为:王离、杨端和、楚解、李厷率二十万屯守长城;章邯、董翳、司马欣率十五万屯守武关;李信、冯劫率十万屯守函谷关、荥阳;余二十四师三十六万人屯守各郡城要塞。
各郡十八至二十三岁男子,有才能者皆考取了县文武学院,渴望有朝一日报效国家,光耀门楣。其余大部分人则加入了预备役军团,为帝国屯守乡里,并协助国防军守备各地。大秦预备役人数可谓庞大无比,几近二百万,其装备与训练程度皆等同于国防军。可以这么说:扶苏麾下最基础的预备役部队,战力亦丝毫不逊色其余各诸侯的军队,甚有过之。
由于帝国《兵役法》已经实施了将近一年,两年后,国防军与预备役部队将有数十万士卒退役,融入平民百姓中。这些退役士卒将根据其功爵,或成为帝国基础官员,或成为预备役军官,或于武堂教导孩童,或退隐于寻常百姓中正常生活。这些尚武的老兵对大秦的忠诚不可撼动,他们将成为帝国坚实的根基与后盾,他们的一举一动,将影响他们的兄弟与子孙后代。他们,是帝国武魂之真正所在。
时光荏苒,转眼已至深冬,从黄河以北到齐国临淄、张楚的陈城,再到楚国都城会稽,都在大雪中静静沉睡。轻柔的雪花在咸阳和渭水纷纷扬扬地飘落,笼罩着整个关中平原,偶有几束坚韧的嫩绿突破厚厚的积雪,顽强而出,为这沉睡的土地带来苏醒的希望。
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在咸阳以北数十里处等候着,当先一人,面目英俊,身躯挺拔,屹立在风雪中不停地翘首张望着,焦急的神色也掩不住那无意间散发的帝王气息。
茫茫雪原中,遥见一道影影约约的队伍顶着漫天风雪,蜿蜒而来。那人再也按捺不住,一策座下骏马当先驰出。其身后众人紧跟而上,卷起阵阵雪花,两支人马越来越近,扶苏眼睛越来越亮,渐渐已能看清对面艳丽的人影。
相隔一载,终于又能见着亲人儿女了,扶苏禁不住满心喜悦,嘴角不断上扬。
一位身披锦裘,略显苍老的妇人手驻拐杖,伫立在风雪中,微笑地注视着疾奔而来的扶苏。
扶苏快步上前,扶住那妇人,就欲下跪,道:“母亲可曾安好?儿出迎来迟了,还请母亲责罚。”
那老妇人一双慈目上下打量着扶苏,轻斥道:“都已是秦王,不可轻跪,快快起来。”
“父王!”两名小脸冻得通红的孩童快步迎了上来,紧紧地抱住扶苏,将小脑袋埋在扶苏温暖的怀里,不愿再撒手。
“夫君……”
两道娇柔的身影抱着一名婴儿,出现在扶苏面前,美目含情,巧笑倩兮,犹如雪中仙子,。扶苏大步上前,双臂一张便连同婴儿一起紧紧地拥住了二女,久久不曾分开。
三道身影伴随着漫天纷飞的雪花,似乎已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而另一道孑然伫立的倩影静悄悄地站在三人一侧,清澈的眼眸中,满是柔意。
“拜见王上!”旁边,响起了整齐的呼喊声。
“哈哈……抱歉……久不见亲人,扶苏失态了,诸位爱卿快快请起!”听到整齐的参拜声,扶苏才恍然意识到吴芮与萧何等众人还在旁边,尴尬的大笑出声,急步扶起其等。
“王上至情至孝,仁之所在,我等拜服!”吴芮施礼道。
“此处天寒地冻,诸位还请随吾速速归城。”扶苏朗声道,说罢便将众女与孩童扶上了早已准备好的豪华暖车。
“王上,近日有三位大才来投,还请王上容臣为其等引见!”萧何紧步跟上,兴奋道。
“哦?能得萧卿称为大才者应为当世俊杰,请速引来一见!”扶苏高兴道。
不等回到咸阳,萧何便迫不急待的为扶苏引荐人才,能让萧何都如此兴奋者,应当是有真才实料之人。乱世最可贵的就是人才,对扶苏来说,人才,那可是多多亦善也。
萧何欢天喜地的离开,不一刻,有三人随着萧何快步前来。
“此兄弟二位,乃高阳名士,郦食其、郦商先生,其二人满腹韬略,熟知兵法,乃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萧何手示其中二人,神采飞扬地赞道。
扶苏顺萧何手势望去,但见有两名相貌有些许相似者,一名六旬精矍老者,鹤发白须,神采奕奕。其身侧,钉立着一位气势沉稳的五旬壮汉。二人施礼道:“高阳山野之人,见过秦王。”
扶苏大喜,连忙还礼道:“扶苏久闻二位大名,求贤之心甘之若渴,久寻不得,不想今日却有幸遇得二位!”史上郦食其为刘邦说武关守将,不费一兵一卒使刘邦进武关,得关中。而后凭一舌之利,降齐国田氏,为刘邦一统中国立下不世之功。其弟郦商亦战功赫赫,汉初功臣榜上更是高居第六,兄弟二人皆当世良才。得二人前来相投,扶苏欣喜万分!
“我兄弟二人久闻秦王信人用才,不拘一格,乃一代明君。今日一见,更胜闻名,我等兄弟愿效忠秦王,还望秦王不弃。”郦食其正色施礼道。
“得二位相助,实乃扶苏大幸!”扶苏扶住二人大喜。
“这位乃名士公输子之后,当代匠作宗师,公输羊先生!”萧何手示另外一人,微微笑道。
扶苏大喜过望:“久仰公输先祖之大名,扶苏见过大师!”
公输子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但说到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称呼,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如雷贯耳:公输子,鲁班是也!一代匠作宗师!《墨子》一书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大秦兵器工艺本就犀利无匹,如若能再有些许提升,那便当真是无敌于天下了!扶苏紧紧地握住公输羊的双手,面色激动得有些潮红了。
“秦王谬赞了,大师不敢当,早闻秦军兵器之利,得知军中霹雳车、井阑等神物皆秦王改造之功,造纸、印刷之术更是福泽万世也,实令吾等匠人汗颜,公输羊愿追随秦王,习得秦王万一已是心愿足矣!”公输羊深深一躬,谦虚道。
“哈哈,公输大师不必如此谦逊!日后,秦国之军工器械,便要多多仰仗大师了。”扶苏畅怀大笑。
皑皑雪原中,扶苏与几人畅谈甚欢,不知不觉间,已是回到咸阳城。
数月不得与爱妻娇妾相见,当夜,自是免不了一番软玉温香,巫山**,非数百万字难以细数其中之乐,便不再赘述。
(喜欢本书的请加群:23343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