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大秦之铁血帝国 > 第二十三章 万世之策

第二十三章 万世之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暂时放下项羽与虞姬的浪漫事迹不表。

且说扶苏被始皇帝封为北地王,令其全权治理北地九郡,防御匈奴与东胡残余诸部,守卫帝国北疆。此九郡由南至北分别为上党郡、河东郡、上郡、北地郡、太原郡、代郡、雁门郡、云中郡、九原郡。

经吴芮统计,自扶苏颁行优厚的政策并给予土地将原长城劳役举家迁徙于北地后,北地九郡总户数约为一百三十五万三千户,加上虏自东胡的十余万人,总人口约六百五十余万人。其中,十八至四十岁的青壮约一百八十万。再加上四十万北军,故扶苏治下北地九郡总人口近七百万,占大秦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扶苏现在跺一跺脚,便可震动大秦天下。

河套之地,原野千里,土地膏沃,虽然扶苏迁来了大量的人口填充,但还是有无数闲置的沃土无人耕种,有些地区甚至百里不见人烟。对于此节,扶苏感到万分地可惜,却又只能徒叹奈何。扶苏呆立北地王府侧厅,对着大秦地图愁眉苦脸。感叹大秦地大物博,人口却仅仅不到三千万,基数还是太少了啊……一旦天下动荡、战争爆发,人口将会成倍锐减,这是雄心勃勃地扶苏不愿意看到的。

就在这时,萧何却是哼着小曲儿、心情愉悦地走了进来。近日如果要找最开心的人,恐怕非萧何莫属了,本来总督军械粮草的他对四十万大军粮草之事发愁不已,军屯也只能勉强供应大军,如遇战事,军粮便会捉襟见肘了。谁知始皇帝突然间犹如绝世大善人般送来金银粮食无数!如此,再加上原有军屯之粮,北军粮草足足可供大军数年之用,萧何顿时便幸福得像花儿一样,满面的姹紫嫣红!但见扶苏对着地图呆呆发愁,踱步上前便问道:“主公方临大喜,何事乃愁乎?”

“唉!我大秦人口甚是少了些,你且看,如此肥美之地竟百里无人烟!”扶苏看了看萧何,指点着地图上的河套空地叹息道。

“哦……?吾有一计,主公看可行否?”萧何思忖片刻,沉吟道。

“有何妙计,速速讲来!”扶苏顿时笑颜逐开。

“河套既有肥沃空地千里无人耕种,主公又嫌人口太少,我等不如划出良田十万顷,以土地为奖励,鼓励生育。凡生第三胎子女者,勿论男女,皆奖励土地十亩,依次类推,多生多奖,奖完即止。如此,短日内虽不会有太大成效,但十数年之后,我北地将可拥有青壮数百万!”萧何摇头晃脑,侃侃道来。

“哈哈,如此土地不会荒芜,人口亦会增多,帝国根基将坚实无匹!真乃妙策,先生大才也!”听完萧何长策,扶苏心情大好。此策与后世商家促销之策何其相像!那么,很多方面我可借鉴后世的策略啊!

顿时,扶苏如醍醐灌顶,一切豁然开朗,河套之地似乎也迎向了勃勃生机。

生育奖励之策被扶苏雷厉风行地贯彻了,民间得闻扶苏此政,尽皆狂喜,北地九郡欢腾了。于是,在国府的激励下,年长的人们如打了鸡血般纷纷迎向了第二春,年轻地夫妻们则日夜辛勤劳作,不让年长的人专美于前,一切为了土地……奋起吧……

同时,扶苏参照后世预备役制定了适合于大秦的《兵役法》,对北地军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将北地军队分为:预备役、国防军、远征军三大部分。

《兵役法》规定:

年满18岁以上男子皆需加入预备役。其主要职责为屯田,并负责地方治安以及协助国防军守备地方,士卒粮饷为一年一千钱,按当时物价一石米为二十钱算,即预备役普通士卒年俸为五十石。加入预备役者,其个人可为大秦帝国公民身份,享有获得土地的基本权益(即,俘虏的东胡人参加预备役,可免除奴籍,为大秦公民,立功后便可拥有土地)。同时,参军士卒本为公民身份者,服役期内其家庭税赋减半。役期为三年,三年后择优秀者加入国防军,余者退役。

国防军为常备军,一郡暂设一师,一师人数为一万五千人,扶苏将王离目前统领的十数万屯田军改编为国防军,由王离继续担任国防军统帅。国防军职责为守备地方与屯田,并为远征军征伐各地提供后勤保障与守备远征军攻下之领土。士卒粮饷为一年二千钱,加入国防军者,士卒及其家人皆获得公民身份,其家庭可获政府奖励土地五亩并享受公民权益(即,俘虏的东胡人加入国防军,其家人亦可免除奴籍,为大秦公民,享有拥有土地的权益),服役期内家庭免除税赋。服役期限为三年,三年后择优秀者加入远征军,余者退役。

远征军为帝国常备精锐部队,目前有青龙、白虎、玄武三大军团,每军团暂定九万人,除目前各军团现有编制外,后续士卒将从国防军中择优录入。职责为开疆扩土,征伐叛逆,士卒粮饷为一年五千钱。加入远征军者,其家庭可获得政府奖励土地十亩,士卒及家人皆获得贵族身份,拥有各项贵族特权。同时,作战中士卒个人缴获之战利品将归个人所有。远征军将士服役期限不同于预备役和国防军,乃为五年。服役期满后可选择担任国防军、预备役之初、中级军官,或于各武院、武堂任教官,或选择退役。于帝国远征军退役者,帝国将一次性给予一万钱作为补偿。

军令调整:凡调动二百人以上兵力皆需北地王虎符,调动一千人以上兵力则同时需要虎符与王旨。无虎符擅自出兵者,依律斩之;虎符至而不出兵者,殊三族。战役进行时,将领可根据实际情况调兵遣将,但,王旨至而不听号令者,殊三族。虎符副面掌握在各领军将领手中,正面则持于北地王扶苏之手,正副面齐集则可据令调兵遣将。这番军令调整,一切以王权至上,扶苏牢牢地将北地兵权控制在了自己手中。也就是说,北地的军队,只有他扶苏能调得动,其他人等,包括始皇帝想染指北地军权,都是不行。

同时,大秦的优良传统:二十级军功爵体系继续沿袭,对杀敌立功的士卒予以重奖。

为弘扬士卒荣誉感,增加铜星、银星、金星三类军功章。杀敌十人以上者,获铜星军功章;杀敌二十人以上或杀敌千人将以上军官者,获银星军功章;杀敌四十人以上或杀敌万人将以上军官者,获金星军功章。军功章统一佩戴于左胸,铜星军功章享有高等“士”级爵位礼遇,银星军功章享有“大夫”级爵位礼遇,金星军功章拥有者,可享“卿”级爵位礼遇。爵位细分依据律法,不在此一一细表。

设士卒兵籍牌,牌正面篆刻士卒个人基本信息,反面刻《士兵操典》。士卒个人信息用于士卒战死时抚恤其亲人以及遗物归家之用。士卒战死,其家人将获得土地二十亩的抚恤,伤残士卒获地十亩。《士兵操典》内容极其简洁:“效忠君主,为家而战,为国而战,为民族而战;遇敌不前者,杀;不听号令者,杀;袭扰平民者,杀;临阵溃逃者,杀,没地削籍;同袍相残者,杀,没地削籍;通敌者,杀,没地削籍。”

没地削籍之意:没收土地,家人削除公民身份,为奴为婢。

更有律令:

其一,作战中,为将者当严于律已,身先士卒,主将阵亡由副将接任指挥,副将阵亡由军爵最高者指挥。基层部队中,主官阵亡由副官接任指挥,副官阵亡由军功章最高者指挥,未得军令,就算战至一人,亦不得擅自撤离战场。擅自撤离者,视为临阵溃逃。

其二,身为大秦军人,保护百姓、守卫国家乃军人天职,军人待百姓应如待自己亲人一般。任何一个平民都可能是自己袍泽的亲人,而袍泽乃自己的生死弟兄,是生死搏杀时可以放心将自己的后背托付之人,是可以将生命交付之人!所以,任何一个平民都是自己亲人,身为大秦军人袭扰平民者,众军皆可杀之。

《兵役法》问世,北地百姓们群情激昂,兴奋得热泪满面,奔走相告!高兴的是以前当兵要杀人立功才有奖励,现在不仅当兵就有钱拿,还可以获得土地和各种奖励!并且,从未听闻有哪支军队骚扰平民便依军法处置的,这铁定是一支纪律严明的仁义之师!

更重要的是,那位神灵一般的人给了他们土地,给了他们一片富足与稳定的家园,他们要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他们要拥护那位神灵般的人。哪怕要付出自己或者亲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一时间,北地九郡大地上刮起了一股股疯狂的参军热潮。

《兵役法》于颁布之日起便得到了文武众人的一致支持,蒙恬与韩信更是大赞北地王扶苏乃大秦继商君之后又一法家大才!《兵役法》问世,令大秦北地军粮自给自足,减轻黔首负担,得到百姓的一致拥护。令帝国根基牢固,精锐士卒源源不断,令北地军队成为帝国征服四方之绝世利器!

继军制改革后,扶苏又制定了流传千古的人才教育与选拔之策——《办学令》。

《办学令》的核心思想是:“从孩童抓起,吸取百家之精髓,尚武,强国,治家,平天下。”学术方面即:“法以治国,儒以修德,道以养性,墨以强工,商以福国,百家以强国,兵以开疆守土。”

具体实施如下:

于各乡各亭设文武堂。亭文武堂为启蒙教育,有文武两课,文课为最基础的识字与学习简单的法、儒、墨、农、算术等各家学说,由各乡亭选取学识之人授课。武课则由军中退役老兵担任教官,令大秦孩童自幼便可学习武艺,强健身体,扬大秦尚武之风。年满九岁的孩童,无论男女,需在亭文武堂学习,每日上午习文,下午习武,女童可选择不修武学,周期为六年。亭文武堂学习期满后至乡文武堂学习三年,亦为文武兼修。此九年为强制教育,所需学习费用由国府承担,学生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开销即可。

乡文武堂学习期满后,成绩优异者可考入县文院或县武院,未能考入县文武院的男子将加入预备役部队,于乡里屯田并负责地方治安与守备,女子则终止学业,返回家中。县文武院学生,文、武仅能选修一门。修文者可在法、儒、墨、道德、阴阳、农、商、名、纵横、医、小说、算术等各门学术中主修一门或兼修各家,可根据喜好自行选择;修武者除学习武艺与各类兵器外,还须修习兵家学说、排兵布阵等等。学习周期为三年,所需费用自行承担。

县文武院学习期满后,成绩优异者进入郡文学院或者郡武学院,未能考入者可选择回乡亭任教或者任预备役初级军官。考入者在郡文学院或郡武学院深造所学,周期为三年,所需费用自行承担。同时,于军中获银星军章的将士拥有在郡武学院深造的权益。

郡文武学院学习期满后,成绩优异者将进入北地九郡最高学府——帝国文院与帝国武院,未能进入者将担任北地九郡地方官员或预备役中级军官。帝国文院与帝国武院学生将接受帝国最具名望之人的教育,学习周期亦为三年,所需费用由帝国承担,此三年除了在学院学习之外,还需到地方或军中历练。学习期满将担任北地九郡文武要职,可谓一步登天。

帝国文武学院除了从郡文武学院考入外,尚提供给为帝国作出卓越贡献之人来此深造学习:如地方政绩超卓之官员、如纳税有大功者、如军中立下大功之将士、如获金星奖章之将士等等。

此《办学令》一出,除蒙恬已经习惯了扶苏的惊天创举外,范增、萧何、陈平、吴芮、韩信、王离等大臣皆被深深地震撼了,大家都能想象,如此一来,大秦数十年后将是何等强盛之景象!

众人都傻傻地呆立当场,身心不可抑制地颤抖着,他们恨不能晚生数十年,恨不能见识数百万人求学之盛世豪景,恨不能亲眼目睹百年之后强盛地大秦帝国在世界大放异彩!不过,作为此令即将的实施者们,他们双目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他们似乎看见了大秦的未来!他们相信,有《办学令》在,大秦帝国将辉煌千秋,万世不朽!他们虽然不是大秦辉煌的创造者,但他们一定是大秦万世基业的奠基者!

《办学令》由于工程太过浩大,所需教学人员、教学场所以及各项事务繁多,扶苏与众人商讨后,议定先行筹备一年,将于始皇帝三十八年初春(即公元前209年春)正式实施。

《兵役法》与《办学令》乃扶苏之千古创举,此两项政策被后世一直沿用着。

因为扶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治武德,这一事件被后世称为“文武之治”,传颂万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