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荣耀归来
齐铭又陪着姚太后聊了一会,见时间不早了,站起来道:“祖母若是无事,孙儿就先回去了,稍后就让人将那寿宴详单拿过来。”
姚太后应了一声,道:“你且去忙吧,哀家还要让唐佩莞帮哀家清理下面肤。”
齐铭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正要离开,绿意却突然闯了进来,行了个礼道:“太后娘娘,三殿下回宫了。”
刚刚才被提起的人突然又有了消息,明明才听齐铭说是被囚禁在商国,转眼间就又回到了大齐。倒是让几人大吃了一惊。
姚太后惊讶的重复道:“晟儿回来了?”
绿意点点头道:“是啊,才传来的消息,说是三殿下刚刚回宫,现在已经在荣阳宫了。”
齐铭惊讶道:“三弟怎么就回来了?他是一个人吗?”
绿意摇头道:“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
齐铭转身对姚太后道:“祖母,孙儿去看看三弟,先走了。”
姚太后点点头道:“去吧。”
齐铭行了个礼,径直离开了。姚太后等他离开后,嘱咐绿意道:“去查查,到底怎么回事?”
绿意应了声,转身出去。一边的唐佩莞却暗自有些忐忑,如今看来齐晟应该是成功了,可没有具体的消息多少还是有些不确定。
等了一会,绿意才折返了回来。她的表情有些古怪,对姚太后道:“太后娘娘,三殿下这次可了不得了。”
姚太后见她语气有些奇怪,于是道:“究竟怎么了?”
绿意道:“刚刚奴婢去打听了下,三殿下这次不仅安全回来了,还让商国与大齐签订了友邦约定,从此百年之内,两国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唐佩莞心里提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下了,但也隐隐有些佩服起这三皇子来,她设想的结果最多是商国退兵,却没料到齐晟竟能做到这种地步。
姚太后奇道:“这可真是怪了,刚刚铭儿还说晟儿被将那商国皇帝惹怒,被囚禁了起来。后来怎么就劝服了那商国皇帝?”
绿意道:“这事倒也真是曲折离奇,奴婢刚刚听说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太后娘娘您是不知道,就在前两天,商国改朝换代了,商国的丞相以昏君误国为由,起兵成功了。如今商国已然是新一个朝代了,而三皇子所签的那个友邦约定,也是与商国最新的国君所协议的。”
事情竟会发生这般天翻地覆的变化,倒叫姚太后有些震惊了。自己的这个孙子,在宫里表现的那般懦弱无能,转眼间竟在短短时间里让那商国改朝换代了。
绿意继续道:“陛下知道了这事,龙颜大悦,正喊了三殿下去御书房,这次三殿下怕是要翻身了。”
姚太后不语,摆摆手让她出去。
绿意微微屈了膝,转身出了门。
姚太后坐在位上,突然看向唐佩莞,道:“哀家本以为你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你倒真的还有些眼力。”
唐佩莞顿时一怔,急忙跪下道:“太后娘娘是何意?莞儿不明白。”
姚太后淡淡道:“齐晟倒是让哀家小瞧了,本以为只是个无用的皇子,如今看来,倒是哀家老眼昏花了。”
唐佩莞捉摸不透她的意思,不敢多言,只低头不语。姚太后看了看她,叹了口气道:“丫头,你可知道哀家为何从不理会朝中事?”
唐佩莞摇摇头,道:“莞儿不知。”
姚太后淡淡一笑,道:“你先起来吧,哀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目前大局未定,谁输谁赢都还未知。但不管怎样,总归都是哀家的孙子,哀家也懒得去理会这些。”
姚太后显然是知道了自己插手了齐晟的事,唐佩莞原本以为她会有所表示,如今却只是这样说了下,倒是让唐佩莞有些讶异了。
姚太后的想法唐佩莞从来就没看清过,一个曾经手握重权的太后,却能在儿子成年后毅然的将权利还给了齐昭帝,且还全无留恋的意思。若是换了旁人,却是万万做不到这点的。
唐佩莞原以为她是忌讳女人插手朝政之事,可当知晓自己牵涉进了三皇子的事情里后,却又是这种反应,似是毫不在意一般。唐佩莞实在是无法猜到这总是一副和善面容的太后娘娘究竟在想什么。
姚太后见她不说话,淡淡道:“罢了,今日哀家也有些乏了,你就先回去吧。”
唐佩莞不敢多留,于是道:“那莞儿改日再来。”
姚太后应了声,右手支起微微撑住了头部,似乎真的是累到了。唐佩莞急忙喊来了绿意,让她服侍姚太后去休息,自己则出了慈宁宫。
她本想去见一下那齐晟,可被太后之前这么一说,她才知道以往自己是太过小觑这宫里的森严了。仔细想想齐晟如今定是在御书房见齐昭帝,而玉妃那初知此事想必也有自己的计划,唐佩莞想了一想,决定还是先行回唐府,等来日再找机会。
齐晟顺利劝和商国的消息传遍朝野上下,这个往日懦弱无能,甚至被人所鄙夷的三皇子,如今却成了齐昭帝最为看重的儿子,一连几日都在早朝上夸奖了几番,甚至还提出要给他正式立府。
齐昭帝这般高兴是有理由的,齐昭帝极是厌战,此前边关那场大战已然是让他急的大病了一场。如今齐晟给他解决了心头大患,百年内不再担忧商国的进犯,而匈奴人也因为之前的战争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是不能卷土再来了。
这两方犹如给齐昭帝吃了两枚定心丸,近日来的心情也好了许多,甚至还大赦了天下,以贺大齐之喜。
早先一直被齐铭困在京中的齐唯却是失望万分,他原本想趁着这次机会一举拿下大齐兵权,抑或是立下战功为自己增添功绩也是好的。如今却被沈威、齐晟连番打破,最后只得趁着这机会向齐昭帝提出告辞,想回到自己的封地。
然而齐铭岂能如他所愿,只笑着对齐昭帝道:“如今母后大寿快到,几个月后祖母的寿辰也将至。届时四弟又要来回奔波,岂不是劳累异常。正好四弟的封地又无大事,不如就在这京城住下,等祖母大寿过了再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