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德国的实力
而德国一方呢?
一战后由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德国的军队被强制压缩到十万,禁止造潜艇,解散空军。但是德国走上了精兵道路,他们的十万陆军个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用飞行员俱乐部代替空军以掩人耳目,他们在西班牙制造高级潜艇,并把技术带回德国。当时欧洲的形式是:法国人拥有陆地,英国人拥有海洋,德国人只能在梦中拥有天空。所以表面上来看,法国陆军第一,英国海军第一,德**事实力貌似远在英法之下。
但事实上,希特勒上台后,疯狂扩军备战,原来的十万陆军一扩军,个个都成了军官;飞行员俱乐部的人换上空军军服,个个都成了优秀的飞行员;他们强大的技术迅速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海军;每一个德意志男子从小时候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并且借机在西班牙内战中进行了一次实地军事演练,此时二战尚未爆发,但是事实上德国的军事实力,尤其是陆军,绝对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二战期间,90%以上的改造型新武器来自德国;德国的26为帝国元帅个个都能独当一面,红极一时;在战争期间击落100架敌机以上的飞行员90%以上是德国人,二战时期26项划时代的武器发明中23项是德国发明的,海军战绩相对较差,但也不落后于其他国家。苏德战争爆发前,希特勒已经占领了欧洲14个国家,隆美尔元帅也在北非叱咤风云,第三帝国达到顶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德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如果不是王汉章力挽狂澜,德国必定会以失败告终,因为希特勒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没有解决英国之前就对苏联宣战,这使得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甚至是三线作战的局面。结果苏联在斯大林的高压政策下,顶住了德国的进攻,并于冬天发动反击。苏联虽然打破路德国的陆军不败神话,但是不是因为苏军比德军厉害,而是因为苏联根本不把士兵的生命当回事,死一个填两个,死两个填四个,一直拖到冬天,把德国活活拖死。那时,其他战场也跟着发生了逆转,德国开始节节败退。美国在美洲,远离欧洲大陆,所以相对安全,要不然也可能早就被希特勒灭了。
虽然德国后来被英法美苏联合打败,但是德国的损失远在那四国之下。所以二战期间的军事力毋庸置疑是最强大的,他们的士兵素质是最高的,他们的军官是最聪明的,他们的武器装备也是最好的。德国输掉战争,最大的原因就是希特勒在关键时候犯了致命错误,希特勒并非没有战略天赋,可能他太自大了,用中国话说就是小农意识太强了。如果二战爆发之时,德国的领导人换成拿破仑,那么也许我们今天都要说德语了。
关于德国在没有击败英国之前,希特勒就启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很多认为希特勒脑残,当然这也是王汉章在后世的想法。
不过到了这世之后,了解了、经历了、打了二战之后,王汉章也就不这么想了,王汉章现在对德国已经颇具了解,知道当时的情况,美国一直在暗中积极的支持英国,可以说除了没有直接宣战,派大军进攻,美国人为英国人做了一切,不但支援了大量的飞机,连很多飞行员都是美国人,虽然谁都知道,但是那却是公开的秘密,而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政府很清楚美国的实力,一战就吃亏在美国人身上,二战他们会尽力避免,因此对于美国人的行径德国人虽然极其的愤怒,但是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
而德国之所以要进攻苏联,就是看到因为错误的决策,比如戈林的意气用事等等,致使打败英国成为了短期内不肯能办到的事情,而苏德表面上十分的友好,实际上斯大林跟希特勒同样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斯大林一直想一统欧洲,而斯大林一直把德国当成他统一欧洲最大的绊脚石。
要问希特勒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其实很简单,有鉴于一战的教训,就是找了意大利、奥匈帝国、土耳其帝国这样的垃圾队友,希特勒一直想给自己找几个像样的盟友,英法是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殖民地都是他们的,德国是要重新瓜分世界,拓展生存空间,因此这两国自然不会跟德国结盟。
美国的市场本身就极为的庞大,跟英国又有血缘上的关系,加上整个美洲都是他的势力范围,因此也算是世界老牌的帝国主义了,英美法绝对是一丘之貉,他们一定会相互帮助打压新兴国家的。
世界上除了英美法之外,有点力量的就剩中日苏了,中德关系一直比较好,德国在积极的拉拢,日本也是个备胎,不过德国对于日本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甚至有传言是日本人向加入轴心国,德国人不要,后来日本人贿赂了意大利人,意大利人才把日本人拉了进来,至于意大利人为什么那么有面子。
这个话说墨索里尼可是法西斯的创始人,1922年进军罗马夺取了意大利的统治权,希特勒一度十分的崇拜墨索里尼,后来在1925年的啤酒吧暴动就是效仿墨索里尼的,可惜失败了。
在希特勒上台很久之前,希特勒看墨索里尼都是仰视的高看一眼,当然二战开打之后,他就鄙视墨索里尼了,但那个时候日本已经加入了轴心国。
扯远了,说除了中日之外,希特勒最看重的就是苏联了,当年愚昧的沙俄将拿破仑一百多万远征军打的只有几万人逃回了法国,一战中他们虽然总体上跟德国交战不占上风,但是德军也没有奈他们何。
一战结束后,两国关系友好,德国因为经济不振,海外殖民地全部丧失,因此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英法肯定不会给德国,中美太远了,因此近在咫尺的苏联是最好的选择。
苏联领土庞大,资源丰富,且这个红色国家受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挤,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成为了合作的基础。
自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就一直为西方各国所敌视,在经济上严密封锁,防止任何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流向苏联。对苏联而言,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它的现代工业仍很落后,不但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汽车、飞机制造、化学合成、大型机器设备制造等大工业更是一片空白。有关数据显示,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只有不到3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人畜来完成。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苏联还极度缺乏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劳动者的素质也不高。
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苏联自然不会甘愿坐着等死,经济不发展就算这个时候打败了敌人,等敌人休养生息之后一定还会来的,所以快速工业化成为了必然。
纵观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有实力的也就德国能被苏联看得上,这自然是因为德国的遭遇了,所以那个时候德国非常需要别人的同情,就这样,苏联和德国走到了一起。
后来苏德在各个方面都有合作,双方一起研究坦克,飞机等。
希特勒上台之后,两国的关系也不错,一起瓜分了波兰。此时希特勒就已经跟斯大林商讨结盟之事,但是随着了解的越来越深,希特勒发现斯大林的野心实在太大了。
苏德没有结盟完全是因为斯大林的野心太巨大了,大的严重会颠覆德国,所以他们没有结盟。
之后二战爆发,德国轻易的完爆了西欧国家,英国则因为有英吉利海峡保护,在戈林错误的瞎参合之下,最终错过了良机使得消灭英国的计划落空。
苏联随时都会进攻德国,加之苏联的人口、经济规模,等方面都要比德国强很多,为世界第二,在世界经济实力第一和战有世界最庞大殖民地的美国和英国还在时,要是还被苏联进攻,德国败亡将是段时间上的问题。
在闪电战被证明了无数次之后,希特勒打算趁着苏联还没准备好,发动突然进攻,给苏联致命的一击,打垮苏联,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意大利人在北非打一下被盟国打的屁股尿流,墨索里尼求援希特勒,希特勒不得不出兵,后来又跟希腊较上劲了,又被轮了一遍,希特勒不得不再一次派兵支援意大利人。
再后来没有在严冬到来之前占领莫斯科,打败苏联。之后德国就走下坡路了,最后战争的主动权就被苏联人夺了过去,要不是王汉章到来,希特勒已经在地堡里面自杀了,德国也投降,并且德国被分成了两个德国了。
当然苏联人死不要命几次三番的消灭大量的德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英美对德国包括其控制区的战略性轰炸,摧毁了德国发动战争的军事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