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大明杀破狼 > 第016章 三义百货(一)

第016章 三义百货(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016章 三义百货(一)

虽然都是叔叔婶婶辈,却也都是实实在在人,所以当张振岳说的道理他们觉得实在之后,他们就立刻去做了。大家第二天就开始行动,当木匠的当木匠,当泥瓦工的当泥瓦工,管做饭的做饭,二十多个劳动力很快就把占地二亩的十二间铺子进行大规模的拆建改造。

三角眼的章驿丞留着双鼠须背着小手很有兴趣的绕着工地溜达了二圈,什么都没说就微笑的走了,心里却暗自偷着乐了。三年之后这铺子就收回了,现在大兴土木翻新改建带来的好处,到时候的便宜还不都是自己。一想到这里,章驿丞立刻做出了十分重要的决定,对于张振岳他们私自改建驿站名下商铺的错误行为不予计较,就当看不见听不见了。

一个月后,木制结构、被取名为三义的百货栈落成了,这是一个圆形结构,类似于福建的土楼,出入三个门。一般客人从紧靠着驿路官道的二米八宽的正门进来,直接就是三义百货栈的美食坊和赵大婶的豆腐坊,这两间铺子是双门的。走过这里,中间是个直径三十米的空地,正中是个漂亮的园亭,四周种有花草。通向园亭的四条小路边均设置二个供人休息的长椅,紧挨空地的是九十米长的圆形长廊,长廊的宽度则是二米。而沿着长廊对着空地依次是美食坊、品茶坊、饰玩坊、鞋帽坊、成衣坊、布料坊、木器坊、铁器坊、南北特产坊、肉食坊、蔬果坊、豆腐坊十二个柜坊。每个柜坊都是二层的层高,七米的门宽,四米的径深,单单从外面看那也很是大气了。

这样的格局,引用开业当日一位当地有名的秀才的话说就是:“如此布局,如此设计,平生仅见”。

开张的日子定在大明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十五日,对了,就是后世的消费者保护日。

张振岳同学对于消费者权益还是很重视的,重点落实在蔬菜水果和肉品上。

“肖掌柜、吴掌柜,这个蔬菜水果和肉咱们必须对客人们负责,质量必须要有保障。咱们的货都是十里八乡收来的,所以规矩一定要定好,要讲清楚,明确的告诉送货的乡亲,送货之前先挑好的,否则不好的送来咱们宁可今后宁可不和他们往来也绝对不会收。另外就是损耗的问题,你们铺子的下头我可都是挖了冰窖的,所以你们要注意对库存的清理和掌控,不要冰窖里一放就不管了。对于冰窖过了一夜的东西,第二天卖不完的就折价给顾客甚至是免费送乞丐,只当是做个口碑,千万不要放烂了再接着卖,自己没赚到钱不说还没得到什么好口碑。你们二位买东西就记住四个字:成色要好。”

肖掌柜之前是驿站旁边开小粮铺卖米卖油的,吴掌柜就是原来驿站边上开猪肉铺买猪肉的吴屠夫。现在掌柜的名头给他们一按,每月二两银子不说。下头还许他们各带两个不发薪水的学徒,于是整个人立刻精神抖擞起来了,很有领导干部的觉悟,听完张振岳吩咐就像模像样的拱手道:“请大老板放心,我们一定注意这点。反正是不能把不好的玩意给客人瞧见了卖了去,砸咱们自家招牌的事情咱们不做。”

“嗯,对了,还忘了和你们说一句,你们这两个坊和美食豆腐坊一样,都是起引客作用的,所以价格无须太高,有赚就行,毛利大致控制在一成即可。哦,对了,毛利现在会算了吧?”

“记得记得,就是用赚到的钱去算咱们一共买的钱,看看占几成。”说到这里,肖掌柜和吴掌柜那是佩服的不行,同样是不读书,怎么张振岳这个孩子般的大老板就知道这么多呢?又是毛利,又是销售额的,以前听都没听过。虽然不怎么懂,但总归是感觉得这个年纪轻轻的大老板很有些本事,跟着干似乎也踏实,当然最终如何,还是要看买卖的结果。

万事开头难,所以在开业这天张振岳是下了许多功夫的,他先是通过乞丐、街边耍闹的孩子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把“三义”百货栈开业,物美价廉的消息给传了出去,张振岳还玩了一个小套路,就是在三月十五日这天,百货栈免费给每位光临三义百货栈的顾客提供早餐一份,米面、米粥、豆腐花免费送,特别注明一人一份,送完为止。

此外还特别邀请李知县为百货栈的招牌题字,邀请章驿丞前来剪彩,当然,这些都是要把银子送出去才能办到的。

从装修到采买,二百多两银子就如同流水一般花出去了,以至于不少货品都是以赊账的方式摆进来的。

不过开业这天,三义百货栈就在这小小的襄城县打出了名头。这一天,几乎大半个县城的人都涌了过来,有看热闹的,有尝鲜的,有图便宜的,反正这小小的三义百货是立时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而且客人的反应非常不错,都说这地方好,吃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便利的很。

第一天下来,负责管账的宋小鲁就屁颠屁颠的过来报告道:“大哥,大哥,咱们发达了,第一天下来,咱们光是销售额就达到了六百两,毛利差不多七八十两。幸好你早就安排了补货,不然明个开张都不知道该拿什么出来继续做这个买卖了。。。”

张振岳谦虚的摆摆手:“别得意,咱们不过是从后世借鉴了些许经营罢了,做成功不稀奇,做不成反而不正常,大家继续用心,日子肯定会慢慢好起来。”

此后整个三义百货栈一天的销售额稳定在每日三百两作用,毛利则在三四十两。这是个什么概念了,整个襄城最赚钱的地方据说是醉仙楼和城北王记当铺差不多是日进斗金了。不到二十天,张振岳他们就成功实现回本了,而襄城大街许多档口的生意也因此少了一大半。

张振岳是懂事的,他主动找到了李知县,表示从即日起,每月给县衙交银三百两,以弥补县衙的损失。李知县在本地已经当了七年多知县了,既然张振岳这么懂味道,他自然也就不好再拿这个事情说事了。而且往常是衙役们从街面搜刮,然后交银子给自己,这里头上下其手后到自己手头也不过七八十两,现在好了,银子绕过衙役直接到自己手头了。读过圣贤书的李知县干脆来个名利兼收,下令从即日起免去对县城主道小摊贩各种捐税的征收,衙役们的薪水由自己直接发下去。这下两头都保住了,只是苦了中间的衙役们,丢了捞钱机会收入锐减的衙役们自然是把三义百货栈恨得牙痒痒了。不过没关系,很快他们也拿到了我们张老板给的好处费,虽然比起自己之前少了些许,但是这钱拿的踏实,起码不担心再被乡亲们戳脊梁骨了,于是这些衙役们也就乐得再说什么了。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除开给县里的三百两,给驿站章驿丞追加的每月二十两的好处费,以及驿站自身的开支分红外,张振岳他们三兄弟每月差不多一百五十两到二百两银子入手是没问题的。

于是用萧严的话说就是:“哎呀、妈呀,大哥,我们发了,这次是真发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