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大爆炸(五)
第082章 大爆炸(五)
郭建邦这个顺天府尹算是当到头了,这么大的灾祸,朝廷必然是要有人出来顶缸的。按照往常的规矩,无论谁倒霉,自己这个正三品的顺天府尹都会名列其中、紧随其后。但是现在能做点事情抵消一部分罪过也是好的,所以郭建邦立刻授权张振岳处理救灾事宜,而他自己则是急忙进宫面圣去了。因为根据可靠消息,乾清宫塌了,而除了当时在乾清宫用膳的皇帝陛下一人逃脱外,其余人等全部歇菜了。郭建邦要不及时去请罪,估计他要不光是顺天府尹做到头了,而是官做到头了。
张振岳也不客气,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顺天府有正堂、后堂各五间,中堂三间。前面大门三重,每重三间,加上东西配房等共五十八间。正统十四年兴工,景泰三年落成,共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正儿八经在这里当值的人不多,但是下头五州十县可以调动的人却是很多的。于是张振岳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爆炸范围五里地里所有活着的人必须立刻离开,该地域一概不许进入,由衙门设卡设防。同时挑选了一大批年纪较大的男性组成清尸队,进入爆炸区域,对所有尸体进行清理。这是自己能做的,接下来按照张振岳的设想,就是动员迁都,不过这想来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自己找不到这样做的理由。所以张振岳只能请郭府尹面见皇上的时候下个诏书,全城百姓三个月内减少户外活动,非要外出时时一律长衫口罩伺候。京城附近二十里的庄子生产的蔬果一律不得食用,这个时候张振岳到真的希望碘盐可以抗辐射了,那自己就可以命令各家各户使用碘盐。
而这个时候,黄得功十分气愤的过来了:“张参将,真是气死老黄了,这些地痞流氓居然不少是挂着咱们京营兵籍的,你看这抓了放也不是,杀也不行,该如何是好?”
张振岳冷着脸道:“凡是没兵籍的,一律送到爆炸区域去收拾,让他们光着身子进去,完事你带人把他们全部杀了,记着着凡是爆炸区内的东西一概不许带出来,就是尸体也让他们集中掩埋在爆炸区内。至于有兵籍的,直接杀了立威,这是再简单不过了。”
黄得功听到这里忍不住打个哆嗦,这未免也太狠了,保不齐就得罪了京城的权贵老爷们了。可他一寻思,反正上头有人扛,那自己还怕什么?杀就对了。
张振岳休息了一会儿,汤若望和萧严他们都被带到顺天府了。张振岳看了大家一眼后道:“大家快点洗个澡,完了别怕热,一律长衫。”
萧严很是惊讶的看着张振岳:“大哥,你的意思那爆炸有辐射?这个时代怎么可能?”
张振岳也不好说什么,点点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现在我暂时受顺天府郭府尹安排处理善后事宜,你们帮着我些,今日起出入爆炸区域的都必须用热水洗沐才能离开。”
整个北京陷入到了一种空前的状态,一方面,数万人死于这场诡异的大爆炸,城里谣言四起,有天谴说的,有妖孽说的。而另一方面,顺天府的动作也是十分大,这个禁止,那个命令,不服从就有京营的丘八一顿板子伺候,虽然天气渐渐炎热起来,但在板子的威胁下,大家还是着长衫出行。
一连五天,顺天府都在组织人手清理废墟,黄得功带人在五天内足足杀了四百多人,抓了千余人,这北京城的治安顿时好了大半,也没什么人敢趁乱打劫了。
而张振岳看到的各类报告也是触目惊心,在爆炸中心范围内,走在街上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吴中伟的大轿被打坏,伤者甚众,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折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震死,两家老小覆入土中。值得一提的是,昨夜还在自己隔壁院子中摆酒庆贺的宣府新任总兵一行连人带马并长班共7人当时正在各府拜谢,爆炸发生后直接没了踪影”。承恩寺街上行走的女轿,事后只见轿子都被打坏在街心,女客和轿夫都不见了。
王恭厂之变,地内有声入霹雳不绝,火药**,烟尘蔽空,椽瓦飘地,白昼晦冥,西北一带相连四、五里许房舍尽碎。时厂中火药匠役三十余人尽烧死,止存一名吴二。上命西城御史李灿然查报,据奏:塌房一万九百三十余间,压死男妇五百三十七名口。
就算是来自后世,张振岳和萧严也傻眼了,这都是什么情况啊?
原子弹爆炸?陨石降落?火药爆炸?张振岳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最终放弃了继续调查下去的念头,他跟汤若望商量了一下,还是把尸体的处理工作放在第一位,这天气已经炎热起来,尸体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引发大规模的瘟疫。
一忙就是七八日,这段日子,张振岳在顺天府衙门已经成了名人,谁都知道是个边军的参将在主持灾后的善后。而天启帝在郭建邦奏报此事之后,也补发了任命,任命张振岳为署理顺天府府尹,而郭建邦也因为处理善后及时,并没有被免职罢官,而是担任了工部侍郎。
对于张振岳这个代理的顺天府尹,各方势力也不眼红,一来人心慌慌的,大家顾不上;二来谁都知道现下的顺天府是个烂摊子,聪明点的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面接手。
张振岳并不计较那么多,和萧严、汤若望这几日一直在讨论灾后防疫的工作。并拟定了十条规定,汤若望看了后也是十分佩服的表示:“张将军,你在这方面确实是有特别的才能,值得我好生佩服,你是怎么知道。。。”
二天之后,也就是六月十二日,天启帝下了“罪己诏”。
张振岳看了全文,也知道是没什么新意,这明朝的皇帝着实是不好当,动不动就要下罪己诏。要是按照清朝的规矩,那只有下级给上级被黑锅的份,可到了明朝就反了,变成上级给下级背黑锅了,没规矩。
正看着邸报,一个小厮进来禀报:“府尹大人,公里头来人了,说是皇上要召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