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大叛乱(一)
第012章 大叛乱(一)
就在云南烽烟四起的时候,在新华洲,掌握新华五省大权的宋小鲁刚刚镇压了一次小规模的叛乱,一帮子移民中的野心家发动了一场十分可笑的叛乱。
拢共不到八百人的山东逃卒,为了过上好日子,居然在新洛城发动了叛乱,直接进攻威海侯府。结果宋小鲁都不用亲自出马,下头的一个连队轻轻松松的击败了这支叛军。
这引起了宋小鲁的高度重视,一直以来,他和大哥对于这些移民都过于数字化了。这些移民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报表上的数字,今年又增加了多少多少。根据惯性思维,给了你们活路,感恩都来不及,怎么会造反呢?现在看来,大家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
镇压叛乱之后,宋小鲁一改之前的怀柔做法,首先是把参加叛乱的六百活口全部斩首,以震慑宵小。然后是恢复保甲制度,重新把移民按社会单位组织起来,增加他们造反的难度。其次就是恢复设立各级衙门,对移民进行管理。至于搞什么民主制度,还是算了,能实现部分制度民主化已经是不错了,超越生产力而存在的制度是不存在的,更不要谈什么优越性了,那纯属是不要脸的说法。
宋小鲁没有那么不要脸,所以他选择违背了张振岳最初的设想,按照移民的习惯设立了官府衙门负责地方行政,总不能一直靠自己手上那六千把枪来治理五省这么辽阔的地盘吧?
而在接到张振岳的信之后,宋小鲁意识自己的做法其实并没有和大哥最新的思路冲突哦。
按照张振岳最初的思路,自然是以新华大陆和南洋作为反攻的跳板了。但是很快张振岳就发现了一个让他头痛的问题,那就是移民真的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投资实在是太大了。你可以算一下,以户为单位,你要给移民提供住处,虽然土地没有成本,但是你得提供种子和农具,还有耕牛,这个时代可没有机械化作业一说。
仅仅是从山东移民三十万人,就花了一年的时间,张振岳手里这些年攒下来的四千万两就花了五百万两。张振岳算完账后立刻选择了叫停,开什么玩笑,这么大的窟窿谁填的起?而且这样移民速度慢不说,见效也慢,张振岳不敢再玩这个套路了。
可是算算大明的气数也就剩下不到十几年了,可自己居然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想想也是让人着急。
好在老天有眼,在这个时候居然把西南给张振岳送来了。
毕竟是个大事,张振岳一时半会也没那么容易拿主意。等到了云南,看了这里的地形,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加上和自己一起会同进剿的好兄弟萧严居然还把李岩、李定国、李来亨都抓在手里了,加上自己手里的施琅、郑成功,哇塞,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就是云南这个宝地了!
所以张振岳给宋小鲁写了一封长信,让他把自己的军工局收拾一下,全部移到这个四季如春的昆明来,自己要建设云南了。
至于南洋和新华,就维持现状好了,张振岳暂时不打算往里面砸钱了,最近这几年欧洲人都因为三十年战争打穷了,这个海外贸易收入并不是很稳定,钱还是省着点花好。
至于大明的死活,张振岳已经不打算去想了,自己就算把这四千万两银子投入大明也无济于事,估计就跟扔在水里一样,连个泡都不会起一下。那个体制实在是太烂了,已经无可救药!
而云南的土司联军可不知道张振岳的算盘,他们还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千万不要以为沙定洲这些人有一统天下的想法,实际上放眼明末,其实是一个没有真英雄的时代。即使是覆灭大明的李自成,他也没有一统天下当皇帝的想法。当时李自成带着四十万各种势力合成的农民军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干得第一件事不是攻城,而是求抚。搞笑吧,李自成就是这么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他的要求很简单,求封王,然后带兵去打建奴。
可惜明朝的大臣们还在讨论的时候,守卫北京的军队自己就扛不住投降了,李自成是不得不进北京,不得不推翻明朝当皇帝了。
历史就是这么好笑,多尔衮带着八旗入关的时候根本就没打算说取明而代之。人家就是打着捞一把就走的主意,看看满清在入关初期的表现就知道了,抢一阵子就回收,根本就没有占住不走的打算。实在是南明的表现太不给力了,降将如云,降官如潮,如此盛情挽留,人家想走都不好意思走了。后来郑成功一度兵锋直指南京,唬得满清差点集体外逃关外,结果还是一帮汉奸把郑成功打败的,什么情况啊这!
但这就是明末,这就是事实,也许除了第一代闯王高迎祥外,还真没有人敢想着当皇帝的。看来时势造英雄这话真的是一点不假,真正得登大位的,往往一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往这个方向想过。
沙定洲的想法很实际的,人家也就是希望成为云南的老大,具体来说,取代黔国公的地位就可以了。至于当皇帝什么的,人家要是真有这个想法也不会等到南明之后才敢动手了。
云南玉溪,这个几百年后出了一个著名国企的地方,参加造反的云南土司们在这里会盟。
大家歃血为盟,结为生死兄弟,并且共推威望最高的吾必奎为总盟主。
虽然沙定洲很想当这个总盟主,但是奈何自己现在名声不好(夺兄位霸兄嫂),而且资历威望不足,虽然势力很强,却也只能屈居人下。
一共八十二位土司参与会盟,整个叛军的总人数也多达十五万人,不过好在吾必奎还不算太傻,没敢打出反明的旗帜,只是单独讨伐张振岳这个人,所以黔国公府也因此不在土司们的进攻范围内。
因为叛乱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奢安之乱,云南地方不得不快马急件上报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