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舒静君没想到事情进行地这样顺利。素心堂红火了一阵子以后灰溜溜关门,绛雪轩经此起落几乎成了京城最红火的珠宝香料店。
其实她并没有做什么复杂的事情。第一是将皇帝赏赐她的财宝拿出一部分投入经营,使绛雪轩在实力方面远远超过素心堂。
第二是命令手下用糖果和铜钱哄京城里的小孩子唱素心堂是假货店的儿歌,在全京城范围内搞舆论打击,让“赝品店”没有立足之地。
第三是大肆宣扬李家暗中做的不法之事,破坏李家维持在外的清廉名声,让风闻的御史们打了鸡血一样地弹劾。
——这三板斧还是跟前世的魏国恒王江璟与李相国学的,前世他们冤枉睿亲王和自己父兄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颠倒黑白血口喷人不知凡几。自己没有他们那么多心眼,只能照搬出几件实情,想必也够李相国受的了。
只是她本以为能让李府稍微收敛一些便是好结局,却万万没想到除此之外,梁帝竟然还下旨让皇后娘娘抚养太子。乍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她简直满头雾水,再也想不出是为什么!难道李相国竟然这样不受梁帝信任么,稍微犯了点儿错就把他家最大的依仗——小太子——划到皇后那里了?!由于这件事情的缘由太过隐秘,除了皇帝,秦大福和李妃心知肚明以外,甚至连久居皇宫的淑妃娘娘都不清楚为何。
静君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索性不想了,只觉得自己好生幸运。在她看来,只要未来的“大奸臣”李相国倒霉,对梁国、对睿亲王、对舒家来说就是好事。
她可想不到现在的局面正是由她造成的。
怎么说呢?上一世的梁帝因为蔡皇后身死深受打击,所以身体不好,既没精力也没有心情处理朝政,渐渐地就让手下几个受信任的大臣手握重权,其中尤其以李相国为最。等朝政被权臣把持的时候,皇帝的耳目也就闭塞了,再也不能得知李相国是个奸臣。而且那时皇宫之中后位空悬,李妃母凭子贵,身份之尊贵是除了梁帝、太子之后的第一人。李相国一门显赫,父女联手,在京城几乎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无人能掠其锋。
可现在梁帝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头脑清醒,于是一些恶事像被斩断根茎的枝桠,只能枯萎不能成长了。李妃为了救父亲所做的事情更是让梁帝警醒:要是这么一点儿小事她都要徇私枉法,甚至伤害亲生儿子,设计自己夫君,那么就说明她的品德根本不配教育太子,甚至不配为妃。在梁帝心中李妃和李相国的地位都下降了,所以他们自然不能再兴风作浪。
这正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除了绛雪轩的生意恢复正常、李相国和李妃相继倒霉以外,还有一件事情令静君很高兴。梁国和蛮国的战争频频传来捷报,京城喜大普奔,静君借机添火加柴命人在大小茶楼酒馆大肆宣扬睿亲王和舒家的英雄事迹,主要突出他们的忠心爱国,在舆论方面为他们造势。
在静君日日奔波忙碌的时候,每年一度的科考如期举行。八月,金榜出。汪氏十八岁的表侄汪明义在舒家苦读良久,最终的成绩是三甲十七名。
在梁国,只有二甲以上的考生才有可能进翰林院,三甲的考生就只能听从上面的安排,去某个小县城当县令之类的小官了。
汪氏听了表侄的成绩后唉声叹气,对汪明义说:“文人还是进翰林院清贵!容易得见天颜,以后升迁也容易。”她的父亲和丈夫皆是出身翰林院,仕途也算坦荡,因此得知表侄没有机会进翰林院后觉得很可惜。
汪明义也觉得有些遗憾。不过自从他父亲过世家里就一贫如洗了,能勉强供他读书到现在也算是到达了极限。这段时间为了科考已经在舒家盘桓了多日,总不能再白吃白喝一年重新考一次。而且细想一下,当县令官儿虽小,毕竟也是安身立命了。
汪明义道:“侄儿愚笨,念书也就念到这儿了。这些日子多亏了姑母照看。以后侄儿要是能有一丁半点儿的成就,全赖姑母今日的栽培,姑母以后要是有用到侄儿的地方,只消说一声,侄儿必定鞍前马后竭尽全力。”
汪氏叹道“你这孩子跟姑母客套什么。姑母只盼望着你早日有出息,娶妻生子安家立业,也不枉你娘辛苦将你拉扯这么大,你爹在天有灵,也当安心了。”
汪明义听到这话心里一动,道:“多谢姑母关心。姑母,侄儿能静心读书,也多亏了舒家静君妹妹肯让出地方,她一个清贵小姐反而住到西边的小院子里了。现在侄儿过不多久就要走了,想去静君妹妹那里道谢,却又怕唐突了……”
汪氏一愣:“这倒也是。”当初她这表侄带着妹妹来,住的地方小不方便,她偶尔抱怨了几句,静君就主动让出大院子以后自个儿去小院子住了,当时自己还觉得静君有眼力劲儿。后来静君出府两个月,听说她得到贵人看重,汪氏觉得要和静君搞好关系,还想让她重新住回大院子里来,不过静君婉拒了,总算也没有给她添麻烦。
从那以后汪氏就觉得静君脾气好。之前因新春宴有点儿嫌隙,也渐渐消散了。且静君的家世也好,又得到淑妃等贵人的青睐,她表侄和静君多亲近亲近也挺好的,汪氏想到这里就拍板同意了。汪明义道谢之余心里砰砰跳,手心都冒出汗来了。
他没敢跟汪氏说他另有目的。其实在舒府住了半年多,他心里已经偷偷喜欢上娴雅美丽的静君,不过他明白自己与静君的家世悬殊,并不敢造次。而且科考也亚历山大,令他不敢分心。
但是现在即将离别,一直压抑在心底的隐秘心思忽然又都活跃起来,他不禁想抓住这次机会。红拂女不也夜奔李靖么?卓文君不也爱慕落魄小子司马相如么?也许……他可以抱有一丝妄想?也许静君妹妹像这些美丽的奇女子一样,也有一颗通透出尘的心灵呢……舒静君没想到事情进行地这样顺利。素心堂红火了一阵子以后灰溜溜关门,绛雪轩经此起落几乎成了京城最红火的珠宝香料店。
其实她并没有做什么复杂的事情。第一是将皇帝赏赐她的财宝拿出一部分投入经营,使绛雪轩在实力方面远远超过素心堂。
第二是命令手下用糖果和铜钱哄京城里的小孩子唱素心堂是假货店的儿歌,在全京城范围内搞舆论打击,让“赝品店”没有立足之地。
第三是大肆宣扬李家暗中做的不法之事,破坏李家维持在外的清廉名声,让风闻的御史们打了鸡血一样地弹劾。
——这三板斧还是跟前世的魏国恒王江璟与李相国学的,前世他们冤枉睿亲王和自己父兄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颠倒黑白血口喷人不知凡几。自己没有他们那么多心眼,只能照搬出几件实情,想必也够李相国受的了。
只是她本以为能让李府稍微收敛一些便是好结局,却万万没想到除此之外,梁帝竟然还下旨让皇后娘娘抚养太子。乍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她简直满头雾水,再也想不出是为什么!难道李相国竟然这样不受梁帝信任么,稍微犯了点儿错就把他家最大的依仗——小太子——划到皇后那里了?!由于这件事情的缘由太过隐秘,除了皇帝,秦大福和李妃心知肚明以外,甚至连久居皇宫的淑妃娘娘都不清楚为何。
静君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索性不想了,只觉得自己好生幸运。在她看来,只要未来的“大奸臣”李相国倒霉,对梁国、对睿亲王、对舒家来说就是好事。
她可想不到现在的局面正是由她造成的。
怎么说呢?上一世的梁帝因为蔡皇后身死深受打击,所以身体不好,既没精力也没有心情处理朝政,渐渐地就让手下几个受信任的大臣手握重权,其中尤其以李相国为最。等朝政被权臣把持的时候,皇帝的耳目也就闭塞了,再也不能得知李相国是个奸臣。而且那时皇宫之中后位空悬,李妃母凭子贵,身份之尊贵是除了梁帝、太子之后的第一人。李相国一门显赫,父女联手,在京城几乎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无人能掠其锋。
可现在梁帝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头脑清醒,于是一些恶事像被斩断根茎的枝桠,只能枯萎不能成长了。李妃为了救父亲所做的事情更是让梁帝警醒:要是这么一点儿小事她都要徇私枉法,甚至伤害亲生儿子,设计自己夫君,那么就说明她的品德根本不配教育太子,甚至不配为妃。在梁帝心中李妃和李相国的地位都下降了,所以他们自然不能再兴风作浪。
这正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
除了绛雪轩的生意恢复正常、李相国和李妃相继倒霉以外,还有一件事情令静君很高兴。梁国和蛮国的战争频频传来捷报,京城喜大普奔,静君借机添火加柴命人在大小茶楼酒馆大肆宣扬睿亲王和舒家的英雄事迹,主要突出他们的忠心爱国,在舆论方面为他们造势。
在静君日日奔波忙碌的时候,每年一度的科考如期举行。八月,金榜出。汪氏十八岁的表侄汪明义在舒家苦读良久,最终的成绩是三甲十七名。
在梁国,只有二甲以上的考生才有可能进翰林院,三甲的考生就只能听从上面的安排,去某个小县城当县令之类的小官了。
汪氏听了表侄的成绩后唉声叹气,对汪明义说:“文人还是进翰林院清贵!容易得见天颜,以后升迁也容易。”她的父亲和丈夫皆是出身翰林院,仕途也算坦荡,因此得知表侄没有机会进翰林院后觉得很可惜。
汪明义也觉得有些遗憾。不过自从他父亲过世家里就一贫如洗了,能勉强供他读书到现在也算是到达了极限。这段时间为了科考已经在舒家盘桓了多日,总不能再白吃白喝一年重新考一次。而且细想一下,当县令官儿虽小,毕竟也是安身立命了。
汪明义道:“侄儿愚笨,念书也就念到这儿了。这些日子多亏了姑母照看。以后侄儿要是能有一丁半点儿的成就,全赖姑母今日的栽培,姑母以后要是有用到侄儿的地方,只消说一声,侄儿必定鞍前马后竭尽全力。”
汪氏叹道“你这孩子跟姑母客套什么。姑母只盼望着你早日有出息,娶妻生子安家立业,也不枉你娘辛苦将你拉扯这么大,你爹在天有灵,也当安心了。”
汪明义听到这话心里一动,道:“多谢姑母关心。姑母,侄儿能静心读书,也多亏了舒家静君妹妹肯让出地方,她一个清贵小姐反而住到西边的小院子里了。现在侄儿过不多久就要走了,想去静君妹妹那里道谢,却又怕唐突了……”
汪氏一愣:“这倒也是。”当初她这表侄带着妹妹来,住的地方小不方便,她偶尔抱怨了几句,静君就主动让出大院子以后自个儿去小院子住了,当时自己还觉得静君有眼力劲儿。后来静君出府两个月,听说她得到贵人看重,汪氏觉得要和静君搞好关系,还想让她重新住回大院子里来,不过静君婉拒了,总算也没有给她添麻烦。
从那以后汪氏就觉得静君脾气好。之前因新春宴有点儿嫌隙,也渐渐消散了。且静君的家世也好,又得到淑妃等贵人的青睐,她表侄和静君多亲近亲近也挺好的,汪氏想到这里就拍板同意了。汪明义道谢之余心里砰砰跳,手心都冒出汗来了。
他没敢跟汪氏说他另有目的。其实在舒府住了半年多,他心里已经偷偷喜欢上娴雅美丽的静君,不过他明白自己与静君的家世悬殊,并不敢造次。而且科考也亚历山大,令他不敢分心。
但是现在即将离别,一直压抑在心底的隐秘心思忽然又都活跃起来,他不禁想抓住这次机会。红拂女不也夜奔李靖么?卓文君不也爱慕落魄小子司马相如么?也许……他可以抱有一丝妄想?也许静君妹妹像这些美丽的奇女子一样,也有一颗通透出尘的心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