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抗战烽火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名称:淞沪会战
地点:中国上海
时间: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
参战方:中国,日本
结果:日本获胜,上海沦陷
参战方兵力:中国75万余人
日本30万余人
伤亡情况:中国宣布伤亡30万人
日本宣布死伤7万余人
主要指挥官:蒋介石,松井石根
会战简介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企图在华北制造第二个满洲国,中国统帅部知道大战不可避免,遵照国防计划甲案,陆军为确保首都安全,先准备集中兵力歼灭上海的三千日军海军陆战队,海军准备堵塞江阴,全歼日军长江舰队,但机密泄露,日本长江舰队仓皇逃出长江口。中**队一不做,二不休,在华北已经开战的情况下,决不能容忍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的存在。况且,战争既然开始,一·二八事变后规定的中**队不能进驻上海市区的规定在中方看来自然作废。8月13日,秘密进驻虹桥机场的中**队打死前来侦察的日军大山勇夫大尉,是为“八·一三”事变。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党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8月14日,当地国民党驻军第九集团军在总司令张治中的指挥下,指挥三个德械师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15日,日本正式宣布组建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开往上海增援,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日军增援部队在中**队侧后方上陆后,中方已经无力消灭日军陆战队,蒋介石为首的中**队统帅部,这时考虑在上海作战比在遥远的北方大平原作战补给方便,且能避开机动力占优势的日军。而且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有外国租界,在这开战极有可能引起大国势力的干涉,如果打的好,可能在外国调停下赢得一个光荣的和平。进而挫败日军对华北的野心。这对相对弱小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这样中日双方在上海一地不断投入军队,
此役国民党方面先后投入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省保安团4个团,3队海军舰队,兵力总数在75万人以上。日军投入5个师团1个旅团达20万人,鏖战两个月后,日军的依靠强大的火力突破中**队防线,但此时中国虽败而不乱,10月20日,日军秘密组建第10军准备对中**队实行大包围,11月5日军第10军10万人在金山卫登陆,蒋介石因幻想九国公约签字国的干涉,拖延了撤退时机,但此时西方国家绥靖之风盛行,称中**队主动在上海非军事区挑起战争为破坏和平,对中国的要求置之不理。几天后日军包围网即将形成,前线中**队大乱,部分部队为避免被围已经自行组织撤退。此时的南京统帅部和淞沪战场各个高级指挥部已经方寸大乱,是撤是守,争执不下。蒋介石仍死抱着对国联不切实际的幻想,迟迟不肯下令后撤,他表示只要我们在上海继续顶下去,相信“九国公约”国家会出面制裁日本,此时此刻还在做梦。白崇禧告诉他,前方将士听到日军登陆消息后人心惶惶,有的部队已经出现混乱,大有控制不住之趋势,再不撤退70万人只有白白等死了。于是蒋介石不再坚持,不得不同意撤退,在撤退过程前,又没有讲明各部队撤退顺序。三四十万中国将士挤在几条公路上,被日军空军轰炸,为此也付出了惨痛代价。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逃,数十万将士在撤往南京时分散,为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埋下伏笔。12万守军各自为战,无法统一作战,数天南京就告陷。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